分卷阅读117
,谁能拒绝呢?只是,谁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后果,“东桂”也亏心,怕“西桂”这边翻后账。
因此,他们对着桂五都心虚不已,生怕桂五为了当年的事情报复。
等到桂五毫无动静,只盖房子、修房子,操心几个侄子的事,银钱一把一把的洒出去,“东桂”又蠢蠢欲动起来。
“东桂”有意有与桂五和解,几个同辈的从堂兄弟、族兄弟也凑上前过,桂五却没有搭理。
如今男人不行,就来女眷了?
“无需理会!”桂五冷笑道:“之前腾不出手来与他们计较,他们倒是蹬鼻子上脸。十三年前的那笔账,总要算一算!”
桂重阳小脸也沉了下来。
十三年前的事情,知晓的细节越多,就越能发现其中的蹊跷之处。那一环一环的,都是针对桂家来的。杜里正是罪魁祸首,那这与“西桂”血脉同源的“东桂”就是帮凶。
九条人命,无辜的遗属要补偿,也有黑心的人当得到报应。
叔侄两个没当回事,东屋里却是热闹。
*
东屋。
来的是东桂老太爷的四媳妇,与桂二奶奶一个辈分,五十来岁,倒是极富态,嗓门也大。
“哎呀,二嫂子这是富贵了,瞧不起咱们这些穷亲戚,怎地不上甜茶?”桂四奶奶抹了一把汗,看着眼前空空的,连个上茶的意思都没有,撇嘴不满道。
如今将到中秋,正是秋老虎肆虐之事,桂四奶奶拖着肥硕的身体穿过半个村子,自是走的浑身是汗。
“灌你娘的甜茶!有屁快放,老婆子这庙小,可装不下你那张大脸!”桂二奶奶冷笑道。
“西桂”与“东桂”早已不相往来,要不是桂五在,怕有什么慢待族人的闲话传出去,桂二奶奶连屋子都不会让桂四奶奶进。
桂四奶奶讪讪道:“二嫂子还是这样直爽,一笔写不出两个桂字,都是一个祖宗哩!”
桂二奶奶唾了一口,立时红了眼睛,却不是伤心,而是气的:“哈?一个祖宗?当年坑我们西桂长房时,怎么不记得是一个祖宗?当年我们春儿为啥落水?外人还没欺负呢,你们这些一个祖宗的就先欺负上了。”
当年为了桂春落水的事,桂二奶奶拿着菜刀去的“东桂”算账。
“东桂”却仗着人多不认账,只说是桂春自己调皮,最后说看在血脉同源面上给桂二奶奶十文钱。
十文钱,就是他们对桂春生命垂危的补偿。
桂二奶奶当时是真的要疯了,要不是桂二爷爷随后到了,说不得老太太真要剁人了。
就是为了桂春那场病,桂五自己做主去江家做了童养婿。
长孙、幼子,每每想起,桂二奶奶心尖尖都跟着颤。
桂四奶奶叹气道:“当年的事,我都看着,说到底都是穷闹的。老太爷早就悔了,就是拉不下脸来……”
第104章 操心的“东桂”(下)
“东桂”为村老的那位老太爷,今年年过八旬,论起来与“西桂”血脉真不远。他是桂里正的堂叔,就因为这堂亲关系与辈分,当年没少倚老卖老占“西桂”便宜。
却是“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西桂”两代青壮差点死尽,这“东桂”老太爷依旧活的好好的,四个儿子、十来个孙子、三十来个重孙,如今连玄孙都有了,堪称枝繁叶茂。
“东桂”除了老太爷这一支,还有几支,也都是老太爷的堂亲晚辈。
就算是杜里正,再看桂家人不顺眼,对“东桂”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因“东桂“人丁繁茂,系出同源,对外抱团。
桂五之所以还没有出首报复“东桂”,也是因这个理由。
人丁多有人丁多好处,却也有弊端。
“东桂”老太爷本就不是什么有出息的,否则也不会当年总想占堂侄子的便宜,老人家操劳一辈子,攒下几十亩地,委实不算少,可架不住儿子辈就四个,这一分家,每一个房头只分到十几亩地。
等到每一房的小一辈成亲,又有了儿子,那些田糊口就更加困难了。
如今“东桂”有人佃了杜家、林家的地,有人去镇上做零工,日子过得也艰难,这才眼红“西桂”的日子起来。
桂二奶奶恨恨道:“悔有个屁用?几条人命,一句悔就抹了?”
“东桂”越是枝繁叶茂,就越是映衬着“西桂”的人丁单薄。
要是没有“东桂”吃里扒外,“西桂”的壮丁没有伤亡殆尽,那桂五那一辈兄弟五个,一家两个也是十来个孙子,哪里像现在只有桂春、桂秋、桂重阳三个。
还有桂三爷爷那边,当时夫妻两个都是壮年,要是不出事,也会给桂五添两个堂弟,那样孙一辈就不止十个。
桂四奶奶叹气道:“二嫂子怎么还提那时候的事?这要算账,前院那小崽子岂不是该掐死了?这要问罪,不是当问桂远那坏小子?”
桂二奶奶不愿与她继续磨牙,道:“少瞎**,有话说,没话滚!”
桂二奶奶的爆炭性子,桂四奶奶早年也领教过,晓得她是真能撵人的,倒是不废话了,只神秘兮兮地看看门口,往桂二奶奶身边凑了凑,小声道:“二嫂子,老五那边,二嫂子有什么打算没有?这老五成亲可快十年了。”
桂二奶奶嫌弃地往后推了身子,不耐烦道:“什么打算不打算?轮得着你操心这个?”
桂四奶奶道:“怎地不操心?老五当年同我们三小子最好,如今我们老三都三儿两女五个娃了,老五还没有一男半女。”
桂二奶奶不屑轻哼道:“好饭不怕晚,老五才二十三,急个毛?”
“啧啧!老五年轻,他媳妇可快三十了。要是开过怀,哪怕先添个小闺女,也不至于叫人忧心啊。”桂四奶奶摇头道。
这亦是桂二奶奶心病,不免烦躁,不耐烦道:“咸吃萝卜淡操心,那是我家的事,不用你废话!”
“怎是废话?二嫂子不心疼儿子,我这做婶子的还不忍心。今儿过来,就是为了给老五保媒,不是别人,就是李家的槐花丫头,男人没了回了娘家,如今想要再走一家。她才十八,正水嫩年岁,肚子也争气,之前生了个儿子,留在了前面那一家,是个益子孙的。二嫂子看,是不是正适合咱们老五?”桂四奶奶不敢再啰嗦,竹筒倒豆子似的说了一通。
要说桂二奶奶一点不动心,那是假话。
这个李槐花,论起来是李发财的堂妹,不过两家没有往来。虽说没有在婆家守着,可十八岁的年纪,也情有可原。之前桂二奶奶还曾悄悄留心过。
桂四奶奶说这李槐花只说了一半,那就是村人里不止说她肚子争气,是块肥田,嫁了个病秧子男人,还能生个白胖儿子;还说她命硬克服,才会不足一年就将男人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