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1


阳祖母信佛的,从不杀生,性子也好,鲜少与人红脸……”梅氏一边说着,一边陷入回忆,可是除了“偷银子”这件事,能想到的都是桂远的好处,实想不出什么劣迹。

“当年的事,发生的太快,自从他走后,就没有人见过他,也不知他怎么就走到那一步……以他的性子,晓得可能有这样后果,绝对不会这样做的,他向来孝顺,与几位哥哥感情也好……这些年,不知他是怎么过来的。”梅氏叹气道。

一个村里的少年,背井离乡时只有十五岁,不知要吃多少辛苦才能在外立足。

虽说桂重阳拿回来的户帖,上面的户主是桂远,可是因为他入籍的地方,桂家人都猜测他是做了招婿,虽说不用入赘,却也跟入赘差不多,要依靠岳家过日子。

这也是梅氏退后一步不争名分,桂二爷爷老两口也没有坚持为梅氏做主的主要原因。

不管吴氏因为什么要招婿,只凭她收留了桂远,就是桂家的恩人;更不要说她还拼死生下了桂重阳,给桂家长房留下了血脉。

“重阳他娘,当是个出色的女子。”梅氏叹道。

桂重阳带回来的那些书,有不少孤本古籍,那不是外头书铺可以买到的,明显是传家的东西。

梅氏是识字的,见了这些书就误会了,以为是桂重阳生母的嫁妆,压根就没有想到表哥桂远身上。

梅朵的看法,却与姑姑并不相同,道:“可是重阳他娘早死了,重阳是四表叔教养大的。重阳也说了,四表叔送他在外头开蒙,可是也教导他许多,还说四表叔是个有大才的人,只是因为身体有疾才没有出仕。”

梅氏摇头道:“重阳说的是真话,也是不真。”

“咦?重阳作甚骗咱们?”梅朵皱眉道。

就算之前桂重阳刚回来时,梅朵有些提防的小心思,可后来却是真的将他是家人,当亲弟弟待的。

梅氏道:“不是骗……每个孩子心中,父母都是最强大的,就比如你姥爷,虽只是个考不上秀才的老童生,可是在姑姑心中却是天下最有才华的人之一,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重阳是他爹带大的,父子相依为命,他心中自然他爹是最强、最有才华的人……”

“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四表叔有什么奇遇,成了大才,才会教导出重阳这样的孩子。”梅朵放下对桂远的好奇,道:“说不得重阳是被他那位蒙师教导出来的,可惜离得远,要不然当好好谢谢他。”

夜已深,姑侄两个安置不提。

*

东厢房外,桂重阳驻足,听到里面平稳细碎的呼噜声,才放心的离开。

*

东厢房内,梅小八眼泪已干,沉沉睡去。

第99章 过继后续(上)

一夜无话,次日清晨,桂家老宅四人相继起来。

梅小八的眼睛肿成了烂杏,自己不好意思起来。梅朵拿了热毛巾给他敷了好一会儿,才略好些。

明明昨晚说好了让梅小八自己想开,现在见他这个模样,梅朵又不忍起来,却是不知如何开解。

倒是梅小八,见梅朵如此,道:“姐姐,俺没想家,俺就是想俺爹,心里有点难受。”

这不是假话,只是那“有点难受”的“点”比想象中的多。

梅朵笑了笑道:“人心肉长,难受就难受吧,只是不许难受太久。”

“嗯,就难受两天。”梅小八重重点头,应道。

今天早饭是大米小米两掺的二米子饭,半盘腌蛋,炒扁豆丝,白菜拌豆腐丝。

即便早就晓得桂家伙食好,梅小八依旧是带了惊喜,看着切好的流油的咸鸡蛋,直咽口水。

“咱们家吃饭,可不兴只吃饭,你与你重阳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许挑食。”梅氏摆碗筷,对梅小八说。

梅小八接了碗筷,道:“姑姑,俺以后干啥活哩?可不能吃白饭。”

梅氏不想要将梅小八养成抄手大爷,道:“家里零散的活儿,看见了就上把手。”

“那俺以后去挑水,不要再劳烦春大哥!”梅小八立时道。

家里最重的活就是挑水,厨房水缸有四尺高,之前因梅氏姑侄都是女子,这水缸里的水就是桂春三日过来挑一回;后来桂重阳回来,看着瘦小病弱,就算他想要提水,桂春也不让,因此现在老宅的水依旧是桂春在提。

梅氏正在考虑梅小八的提议,村里的孩子十来岁帮着家中挑水是常事,只是每次半桶装不满罢了。

桂重阳在旁,拍了下脑门,之前总觉得老宅子盖完好像落下了什么,现在反应过来,还差一口水井。

“姑姑,咱们打井,现在都入秋了,以后冬天吃水更不方便。”桂重阳道。

“打井?”梅氏有些迟疑。

打井抛费的可不是小钱,虽比不得盖房子那样是大头,可是却要大几贯钱。村里八十多户人家,家中有井的只有杜家、林家、宋家还有梅家与隔壁的李家。李家宅子的井,还是当年桂家起完房子打的;梅家的井,自然是梅氏父母在时候打的,倒是白便宜了梅童生一家。

“会不会太费钱?”梅氏皱眉道。

之前桂家老宅重新起宅子,花了二、三十两银子,村民不是没有人猜测是不是桂重阳带了银子回来,结果后来有话出去,这起宅子的钱是梅氏出的,木头与砖是桂五买的,大家的猜测才平息下来。

倒是之前打听梅氏是不是“再嫁”的人家,就此熄了声。梅氏将名下的田给了侄女,银子给了桂家盖房子,没什么油水,自然也就没人惦记。

“虽花些钱,可到底是一劳永逸的事,以后姑姑与表姐用水也便宜些。还有就是二爷爷、二奶奶那边,咱们长房受二老看顾颇多,侄儿一直想着怎么孝顺二老一回,打井正好。二房那边正要开始修缮屋子,有了水井也便宜些。“桂重阳道。

这可比吃穿孝敬有用,也能让桂春省些力气,毕竟二房那边一大小子的用水,也就只能靠桂春一个人。

梅氏只是不愿意出风头,并不是手头上小气的人。不与其他地方的富贵千金相比,只同村子里长大的闺女相比,梅氏少年时家境富足,算是娇养大的。后来到了桂家,过了十几年穷苦日子,梅氏也没有添了穷酸小气。

桂重阳回来两个多月,确实受二房看顾颇多,梅氏想了想便点头道:“那就选一日,打两口井!”

梅朵在旁,看似端碗吃饭,却是留心姑侄对话,听到最后敲定要打井也跟着欢喜。

桂五马上就要搬回镇上,两房只有桂春一个青壮,不打井的话挑水都是桂春的活儿。农闲还好,农忙的时候委实辛苦。

此事有了定夺,梅小八在旁听得咋舌。

现在大家吃水用的是村口的水井,有几家自己有的?桂家不仅要打井,一次还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