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1
的,大家伙分肉了。”
周师傅惋惜道:“就那么白吃了,倒是可惜了。”说到这里顿了顿道:“外头猪肉七、八文一斤,收毛猪五文钱一斤,这头野猪毛猪就按照七文算吧,可惜了,要是活的十来文也值得。”
虽说不能留着活口卖到十文钱,张大与桂春都觉得肉疼,不过两人也都晓得七文不算低了。野猪肉的口感到底比不上家猪,七文钱毛猪,核净肉就要一斤十一、二文了。
“就这样算,野猪又不是常有的,我还占了便宜先截下来了!”周师傅巴掌一挥,道。
张大与桂春还有不好意思。乡下人质朴,生怕占了便宜,影响到桂秋。
桂重阳人虽小,却是看得明白,道:“这是秋二哥的师傅,又不是别人家。”
师徒如父子,可不是说着玩的,在读书与手艺传承行业更是如此。
张大与桂春这才去抬野猪,桂重阳也要上前搭把手,被周师傅推开:“你这孩子边上去,别压着。”
周丁香已经端了几盘卤菜出来,站在门口招呼桂重阳:“小三儿,快来。”
桂重阳走过去:“周姐姐,别叫我小三儿,叫我重阳吧。”
周丁香“哈哈”笑道:“难道你兄弟排行不是第三?”
这还是上次桂二爷爷家请客,有些村民嫌“重阳”拗口,便直接叫桂重阳“小三子”。桂家两房小一辈只有三个,桂重阳堂兄弟排行第三,叫桂重阳“小三儿”倒也不错。
桂二爷爷、桂五默许了桂重阳“小三儿”的称呼,也是告诉外人,两房虽分房,却是一家人,也是在庇护桂重阳。
桂重阳不是傻子,自然是领情,只是对于这“小三儿”的称呼,实在是莫名酸爽。
旁人不知这“小三儿”有歧义,桂重阳却是听“老爸”提过,这“小三儿”不拘男女,都不是好东西,素来以挑拨别人两口子感情为要,是招猫逗狗那等轻浮人,德行不好。
眼见着桂重阳小脸挤着一团,周丁香方道:“好了,晓得你不爱人叫你小三儿,以后姐姐不叫了,也不叫别人这样叫你可好?”
桂重阳立时眉开眼笑道:“那就谢谢周姐姐了。”
两人说话的功夫,周师傅几个已经将野猪抬到后厨。
夏日天热,野猪肉要尽快处置,周师傅便自己动手,拆分了一头野猪。
野猪毛重一百九十六斤,一斤七文钱便是一千三百七十二文。一贯钱重六斤四两,这些就有八九斤重。
张大与桂春虽是尽量克制,也周身喜气亦是收也收不住。张大要均分,桂春怎么肯?最后师徒两个六四分了。
这一折腾,就到了下午未正(下午四点)。
周师傅与桂秋都开口让着,张大、桂春、桂重阳几个便没客气,便坐下了简单吃了些。
“我想要去买些素油,再买上几斤大米。”大家要返程,桂重阳对桂春道。
周丁香提着个布口袋出来道:“作甚外头买去?铺子里都有,知道你茹素,给你预备下了,这里有两斤素油,十斤大米,还有两斤香干,馋了的时候煎一块吃解馋。”
桂重阳来了西集镇上几次,也知现在物价,大米一斤两文半,素油一斤十五文,上等香干并不比猪肉便宜多少。
眼下这些是六、七十文的东西,桂重阳如何肯白收?只是要是一样一样的算价格又伤了周丁香的热心,便痛快得接了,道:“谢谢周姐姐,我那边有本南边的食谱,我不下厨,下次让秋二哥捎给你。”
周丁香听了,倒是丝毫不客气,立时欢喜道:“那感情好,我就等着了。”
桂秋嗤笑道:“一本寻常的书就几百文,更不要说是食谱这样的好东西,你怎么恁地脸大?”
周丁香掐腰道:“哼,这是我兄弟,他送我的,我作甚不能接着?”
两人竟是小孩子们般斗口。
桂春怕周师傅不快,训斥桂秋道:“怎么说话呢?重阳不是也收了周家妹子的东西?莫要说怪话!”
桂秋摸了摸鼻子,满脸讪讪。
桂春去看周师傅,就见周师傅笑眯眯与张大说话,仿佛没有听到闺女与徒弟在旁斗嘴。
周丁香得意地桂桂秋道:“没大没小,按照入门先后,你当叫我师姐呢,以后你再不听我话,我就跟桂大哥说去。”
桂秋翻了个白眼,却也没有再招惹周丁香,只对桂重阳道:“你就那十来箱子书,今儿送了一本,明儿送出一本,都给折腾没了。你抽空给你周姐姐抄几个食谱就行,原书自己个儿留着,那都是传家的东西,可不能败家。”
周丁香也道:“不用原本,好书放我这里也油了,抄几个方子就行。我别的不爱,就爱琢磨这些。”
桂重阳应了一声,既然桂秋说食谱可以传家,那就等他们两个成亲时再送好了,要是没有记错,那本食谱是元人的,至今确实有些年份了。
车上有钱,大家要没有在镇子上继续逗留,直接去茶楼接桂五夫妇,结果桂五夫妇不在这边,说是出去会友去了,大家便赶着牛车回木家村了。
第65章 的 五百钱的威力(上)
夏日天黑的晚,牛车到木家村时天色还大亮。张大绕了一下路,将桂重阳先送回去,才与桂春去后街。
梅氏正喂鸡,看到桂重阳提着口袋进来,忙上前接着。
桂重阳道:“姑姑,这些分两份,我给二爷爷、二奶奶送一份去。”
梅氏点头道:“是当孝敬二老一份,毕竟中午还得了这么大块猪肉呢。”
桂二爷爷、桂二奶奶是梅氏的亲舅舅、亲舅母,也是桂重阳血缘最近的长辈,不管桂二奶奶态度如何,桂重阳这个小辈还是当示好,梅氏自是希望他们能相处的好好的。“
待看清楚口袋里的东西,梅氏一愣:“这些不止五十钱了吧?”
桂重阳将钱袋递了过去:“一文也没花,都是周姐姐给准备的,我下次炒几个菜谱过去答谢她。”
乡下参加红白喜事走礼也不过二三十文,这平白无故就给这些东西,不好收。
梅氏不由皱眉道:“这人情也太重了。”
梅氏是知书识字的,自然不会觉得这些比食谱贵重,可是听桂重阳的意思,明显是周丁香先预备下这些给桂重阳。
“倒也没什么,只是想的不周全,分一半给二爷爷那边,省的二伯娘以后听说不痛快。”桂重阳小声道。
杨氏是桂秋的亲娘,说不得是周丁香以后的婆婆。不管内情如何,周丁香只给桂家长房东西却没二房的事,这就容易挑理。
梅氏不接钱袋,道:“你留在手中做零花。”说罢,去分米去了。
平均分成了两份,桂重阳提着五斤大米,一斤油,一斤香干去桂二爷爷家去了。
桂二爷爷刚摆上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