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7
军旗下的滁州部,也没有引起重视。
不过就算是重视,朝廷暂时也没有办法在江南道平叛。
毕竟河南道、淮南道糜烂,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大部分州府不是在滁州军治下,就是在蕲春军治下,朝廷驻守兵马能保住杭州府、苏州府不失已经容易,哪里还有兵力调兵平叛?
至于闽地与广东驻军,一时路途遥远,北上不容易;而是南边各地本就是诸苗混居,地方不太平,朝廷驻军也无暇他顾。
如今滁州军面临最大的机遇,泰州军与蕲春军将完全被牵制。
先泰州军一步拿下苏州府,拿下江南东道守军,滁州军才真正的高枕无忧。
邓健二月初回来,就是为了“东征”备战。
等到正月末,军校的训导课上的差不多,就剩下各种考核评级。
成绩上等的,则升级重用。
成绩中平的,则用其所长的。
成绩下等的,则是降级听用。
能得到军校名额的生员,都有各有所长处,中平的有些,下等的只有两、三人,也不是能力不足,而且违反校规条例或私下行事不端的,漏了底细,上了监察部黑名单。
这行事不端,自然不是什么无足轻重的小毛病,而是查实有据的大问题。
这些人,则是被监察部按错追责。
至于“降级听用”,则是婉转的说法。
毕竟两个月的军校生涯,众帅教下去的都是实打实的本事。
要是直接将这些“不端学员”除名,让他们转投了其他白衫军,就是滁州白衫的损失。
有了“降级听用”这一条,对外的交代有了。
实际上那被考评为下等的三位军校生,去处就是“苦役营”,挂个什长、屯长听用。
至于他们满不满意、跳不挑剔,那就没有他们说话的余地了。
童军出身的几个学员,考评成绩都不错,最差的也是“中上”,像霍豹、李远、朱强三个都是“上中”,侯晓明与石三两人更是得了“上上”的考评。
要知道,每个班“上上”考评的学员不过三、五人。
童军小将军们这样年岁,与父兄辈同窗,还能脱颖而出,可见其资质与努力。
考评下来,与其他按成绩听调不同,童军小头目依旧回归童兵,开始备战。
“调用”没有不说,“升级”也暂缓,只是会例如他们的人事册子。
毕竟他们如今最差的都是千户级别,不乏五千人副将级别,已经不好再升。
等到日后童兵部扩军,他们再立功勋时,会加上这一笔。
“爹,真让儿子跟着去打苏州?”
霍宝听到这个消息,有些不敢相信,急匆匆寻老爹求证。
要知道老爹之前可是舍不得放他出去。
毕竟如今征伐,与之前打和州、庐州时又不同,风险更大了。
“如今能带兵打仗的就是你表叔、水进、冯和尚三人,同西边两地相比,还是东边更稳妥些,跟着你表叔拿下常州府、苏州府、松江府三地……”
霍五仔细交代道。
至于杜老八部人马,已经转为守军,负责金陵治安。
马驹子所率旧部,一半重归马寨主麾下,转为后勤辅兵;一半归在霍虎名下,成为水进部的偏军。
眼下滁州军打苏州府,不用担心泰州军过江捣乱,又是实力最强的邓健率兵,霍宝带着童兵部随之出战,最是稳妥不过。
霍宝也有几分期待,道:“苏州且不说,拿下几万驻军,滁州军除了后患不说,还能补充兵力;主要是松江府那边,海边盐场并不比江北盐场少,拿下松江府,日后军需也多了一方供给!”
“九爷”送他的两个盐场,就在松江府辖下。
滁州军去年十月在金陵府、镇江府、太平府征兵十来万,早已经是入不敷出。
为了解决这个燃眉之急,陵水金矿那边在年前增派了一千壮卒过去,日夜开采。
根据陵水那边传回的消息,金矿主矿脉已经被开采得差不多,只剩下零星的支脉。
再过一、两个月的时间,零星的矿脉也会被开采的差不多,陵水金矿就会成为废矿。
早日开源,也成为滁州军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常州有铁矿,松江府有盐场,苏州是粮仓,早日拿下这三地,滁州军的后勤供给也会从容许多。
就算是平叛军没有南下牵制泰州军,滁州军年后也要开始备战“东征”……
第291章 剑指五州
“左右去长长见识没有坏处,再说除了你表叔,还有你九叔在那边……”
霍五说着,面上带了怀念之色。
霍宝带了几分好奇:“听说海外有不少无主之地,九叔就没想到占领一块大地方……”
霍五没有仔细说过早年生活,可按照霍宝已经知晓的消息,那个“老头子”一共收留教导了九人,霍五霍栋行五、马寨主马魁行六、杜老八杜肥行八,薛彪行七,豪气大方的“九爷”行九。
薛彪这个老七也惨了水份,不是最早的老七,而是老头子手下老账房的孙子,在第一代老七位置出缺后补的老七,因此即便与众人叙了排行,可感情差许多。
前面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好像是因为第一代老七的背叛,结局惨烈,所以最后留守海岛的是最小的“九爷”。
早在霍五等人没有离岛前,九爷为了给前面的几位义兄报仇,亲手处置了叛徒老七。
那次变故,应该也是霍五几个把兄弟离开海上,回乡隐居的前因。
算一下时间,霍五等人分开的时间,应该是在马驹子记事后,霍五回乡成亲前,大概就是前十五、六年前的时候。
霍五的几位把兄弟中,霍五、马寨主、薛彪年岁相仿,都是四十出头,杜老八要小七、八岁,三十几岁,“九爷”的排行更靠后,只会比杜老八更年岁。
根据霍五与马寨主之前的说法,他们当初认识的时候与霍宝年岁相仿,就是十三、四岁的年纪,次年襁褓中的“九爷”上了海岛,过了三、四年,八、九岁的杜老八才最后一个登岛。
如此推算,“九爷”的年纪比霍五、马寨主小十三、四岁,比杜老八小五、六岁,就是三十来岁,与邓健差不多年岁。
那十五、六年前,“九爷”剐了仇人的时候还是少年,没有成丁。
报得了血仇,执掌得了家业,霍宝对这个“九爷”甚是好奇。
之前霍宝猜测“九爷”的老巢是舟山群岛附近,可是想起去年杜老八、朱强带回来十几车的见面礼,还有给马驹子的添箱,又觉得“九爷”所在之地,不会是只有天险的偏僻地界,倒像是哪处富贵乡,海商汇集之地,才能置办下那些稀罕物件。
霍五撇撇嘴,不以为然道:“地方在大有何什么用,不过是蛮夷之地,土人们说着蛮夷话,叽里咕噜的,叫人听不明白,拘来做奴仆都不好使唤,不过是做个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