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7
这样的亲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吴墨就在水进麾下……先头在和州,他已经见了史从……”霍五道。
史今点点头,再次谢过。
亲事不变,对于堂妹来说,就是幸事。
只是在孝期,嫁娶还要两年后。
这会儿功夫,薛彪到了。
“哈哈,恭喜五哥,咱们终于得了金陵!”
薛彪是真欢喜了,见了霍五,直接抱拳恭贺。
霍五笑道:“同喜,同喜!”
等城墙修缮好,外有东西水关为水上屏障,陆地这坚城,就算朝廷十万大军过来,滁州军亦是不惧。
总算是能睡个安稳觉了。
堂上,除了霍五高居上位,左手依次邓健、马驹子、霍宝、于大海,右手是贾演、史今、贾源、苗千。
薛彪一进来,除了邓健不动,马驹子、霍宝、于大海都跟着起身,让出一个座位。
“七叔!”
“七叔!”
“七爷!”
薛彪对几人点点头,走向邓健的下首。
贾家兄弟等人也不好再坐着,也都起身见礼。
“薛兄!”
“薛七爷!”
“……”
之前霍五最后才提及薛彪,且不是让儿子去接人,而是让牛清去接,与对邓健态度有异,使得贾家兄弟也心下嘀咕。
还真是如他们所料,薛彪在滁州军里位次虽高,却有些名不副实。
不过眼前见了,他们兄弟也是明白过来。
薛彪固然比不得邓健,可也是滁州军元老,不是能轻视忽略之人。
史今倒是有些羡慕好友。
不染军权有不染军权的好处。
滁州军如今的格局,还是以霍五为中心的私军。
诸位将领都是独立领兵,天长日久,谁晓得是生了野心还是犯了忌惮。
薛彪这样,凭着与霍五的交清,与最早入伙的情分,倒是能善始善终。
贾家与薛家的这门亲事,倒是极好了。
至于苗千,大仇得报,如今倒是超脱物外,有些冷眼旁观的意思。
薛彪在邓健下首坐了,望向对面座次。
这贾家兄弟倒是乖觉,这是得了消息,第一时间来投诚?
虽说投的都是滁州军,可想着这兄弟两人之前对自己的搪塞,他心里就不舒坦,忍不住刺了两句道:“我在城外,消息晓得晚,两位贤弟在城中,这消息倒是灵通啊!”
贾演讪讪的说不出话,贾源笑道:“再没想到今日就能见到五爷……原本是要清理了四个城郊千户所后,再与薛哥商议迎接五爷进城之事……”
薛彪就算不满贾氏兄弟两个越过自己攀上霍五,却也晓得他们日后是自家助力,没有必要撕破脸,轻哼一声,算是揭过此事。
“五哥,是不是叫人接六哥与老八过来?”
薛彪带了几分故意道。
总要让贾氏兄弟知晓自家的分量。
自己与霍五可是异姓兄弟,序了排行的。
贾家兄弟还是当尾附自己,莫要耍什么小聪明。
霍五点头道:“是当接过来,还有林先生、宋大人那边……”
薛彪却是一怔。
这些人都来金陵?
滁州、和州、庐州府、太平府,金陵府。
金陵府不算,剩下四地,都要分兵镇守。
如今就庐州都尉敲定了是朱千户,其他几处都是临时指人暂代。
除了武官,还有文官。
现下想想,那些留守的人,不是马寨主的手下,就是邓健的手下,就连唐光的手下都得了含山县,自己却什么都没有。
薛孝打小跟着自己学的是做买卖那一套,文不成武不就,就算自己不压着他,也立不起来。
自己这边,倒是想安排人手,都无人选。
是不是,该收几个义子?
薛彪看了旁边的牛清一眼。
牛清是孤儿。
随即,他撇开这个念头。
那,水进?
薛彪心中明白,这同牛清一样,都是霍五嫡系,不是自己能碰的。
仇威!
薛彪心中总算是找到合适人选。
第195章 仁慈的滁州军
次日,金陵城里很是安静。
金陵守军大营、布政使衙门、知府衙门、东门,这五处砍打砍杀,并没有避人。
更不要说,巢湖水师的楼船、战舰横穿秦淮河,也落入不少人的眼睛。
薛彪得到的消息,是大军从北城入城,不知番号。
可不少士绅人家,在秦淮河附近有产业耳目的,却是都看到楼船上的战旗,还有上面的“滁”字。
滁州军来了!
滁州军的地盘与金陵一江之隔,关注滁州军的不是一户两户。
滁州军行事,很是让人看不懂。
并不像传说中的大庆军那样招摇,地方动荡。
可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滁州军的扩张速度也令人惊叹。
只是因淮南道糜烂许久,关注的人不多,使得他们成长起来。
乱世出英雄,有人生出野望来,也有人生出离意。
金陵四个城门,包括那断坍塌的城墙处,都多了不少人影。
四门不开,城墙处,也有密密麻麻的兵卒驻守。
金陵城,已经闭城。
“这是什么意思?”
“全城戒严?”
“衙门里怎么说?”
“哪里还有衙门?”
“……”
等到中午,就有更详细的消息传出来。
领滁州军攻打金陵东门的是金陵守军副指挥使史今。
领滁州军攻打金陵大营的是金陵守军副指挥使苗千。
后又有千户所千户贾演、贾源兄弟二人,乘机作乱夺权,投了滁州军。
史今?
苗千?
贾演兄弟?
多少人咒骂他们引狼入室,又有多少人看到指望,匆匆前往史家、贾家。
这两家都是金陵老姓,姻亲故旧不知几多。
世人很习惯、最乐意之事,莫过于共富贵、均贫富。
鸡犬升天,就是大家心里藏着的最美好的愿景。
就是苗千这里,在金陵任职小二十年,也有几个旧友。
只是苗千游宦半生,早生离意。
之所以咬牙留在金陵,就是为了儿女之仇。
大仇已报,老人家昨晚直接就与霍五辞别。
霍五挽留数次,见老人家不改初衷,就叫人预备了一份丰厚的仪程。
今早天色将亮,苗千就带了几个长随出城。
同僚一场,史今亲自送出城去,很是不解:“大人作甚要走?滁州军上下清明,有可为之处……”
苗千回望金陵城,叹道:“若是老夫年轻二十岁,哪怕是年轻十岁,老夫也会拼一把……只是老夫已是知天命的年岁,如今只盼着早日归乡,儿孙绕膝……”
史今不在多言,送了一份仪程。
苗千骑在马上,想着自己大仇得报,固然是机缘巧合,可到底有史今的缘故,开口道:“霍五爷是咱们武人性子,干脆利索,不喜阴谋……史兄弟是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