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8


需早日送遗骸回滁州安葬。外甥想要先走一步,回头再来与同舅舅、舅母请安……”

柳氏女子心性,本就听不得生死。

想起这大半月的变故,她也不由红了眼圈:“好孩子,难为你能想着这个……逝者为大,理该如此!”

徒三面上带了不舍,心下却有些恍惚。

先前听了一耳朵,水进那边也带了战死兵卒遗骸。

银将军那边,有一车的骨灰坛子。

江平先前还似玩笑话,说起这两人,如此作态,邀买人心。

这样的邀买人心,能做到的又有几人?

姐夫的格局,比自己知道的还大。

没等霍宝从柳氏这里出来,韩夫人就打发人过来传话,要见见霍宝。

徒三、柳氏夫妻对视一眼,陪着霍宝过去。

……

韩夫人年岁与丈夫相仿,知天命的年纪,可头发花白,脸上枯干都是皱纹,瞧着像六十来岁的人。

眼圈红肿,面上透着几分灰心。

老来丧子,人生中最悲苦之事。

柳元帅都深受打击,更不要说韩夫人这个生身之母。

只是柳大行事太过,害得柳元帅丢了亳州基业。

如今除了父母妻儿伤怀,别人压根都不提柳大,更不要说身后之事。

见了霍宝,老太太却是颇为亲近,给了一挂金镶玉的腰带做见面礼。

“这小宝长得俊,这东西合该他用!”

霍宝看了舅舅一眼,见他点头,才双手接了。

入手温润,竟是一块一块的暖玉。

这见面礼太重了!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韩夫人辈分、年岁都在这里,有什么求到自己身上的?

霍宝心下有些忐忑。

“今年多大了?读书呢?还是其他营生?”

“十三,在读书,也在习武。”

“单薄了些……”

老太太摸着霍宝的胳膊,带了几分慈爱道:“多吃些,长得壮壮的,跟你舅舅似的。”

霍宝察觉到老人家的善意,心下稍定,老实点点头。

柳氏在旁,看着嫡母白发,用帕子捂住嘴,才让自己不至于哭出来。

昨日还是鬓角染霜,今日就白了一半头发。

徒三显然也惊住,面上带了几分不忍。

不过是慈母心肠罢了。

老太太已经望向徒三,道:“三儿呀,你今年也二十五,奔三十的人……要是成亲早,孩儿也快跟小宝这么大了!”

徒三点点头,望向外甥的目光越发慈爱。

要是祖宗保佑,生个小宝这样的儿子,那他也就别无所求。

柳氏在旁,脸色泛白,眼中多了几分惶惶不安。

老太太继续道:“即便你与秀兰生子,站住也要几年……如何阖家又是朝不保夕的日子,何不收小宝为养子?骨肉至亲,你姐姐已经走了,你这娘舅也当尽抚养之责,也让下头的将士心安。你岳父,就是前车之鉴,当以此为戒……”最后一句,已是带了哽咽。

提起柳元帅,徒三与柳氏哪里好继续坐着,都站了起来。

柳氏不敢抬头,低头无声垂泪。

徒三却是双眼放光,望向外甥眼神带了炙热。

是啊!

他何不收小宝为养子?

他之前说视小宝为子,这不就是个机会么?

霍宝强忍着,才没有跳脚。

自己有亲亲老爹,谁喜欢做什么养子?

徒三心粗,只当老人家说的都是良言,可他旁观者清,却是发现柳氏神色有异。

“谢老夫人好意,只是舅舅与舅母成亲不足三月,麟儿可期,哪里需抚养螟蛉子?就算舅舅想要收养子为继,也当以表兄为先。”霍宝开口道。

重点在“螟蛉子”上。

自己姓霍,不是徒家人。

还有自己不稀罕做徒三的“临时继承人”。

这个位置,留给真正的徒家子孙好了。

历史上岐阳王被收为养子改了姓,建国前又恢复李姓,想想都尴尬。

自己好好的滁州少主当着,为什么让自己落入这种境地。

霍宝说着,也在留神柳氏与徒三神色。

待说到“麟儿可期”时,柳氏果然变了脸色。

这女子成了亲,生孩子是早晚之事,有什么不对的?

除非……生不出来……

老太太提议养子时,柳氏神色那么复杂,似喜似悲模样。

难道是生育艰难?

至于徒三,听到“养子为继,也当以表兄为先”时,面上就带了迟疑。

看来老爹所料不差,自己这舅舅嘴上说的再亲近,可真有了比较的时候,自己这个只见过几面的外甥,是比不过他亲眼看着长大的亲侄儿。

霍宝心中一晒。

这不是正常么?

不说共同生活的情分,就说世人眼中,这本家侄儿是自家人,外甥也只是外甥。

即便表哥不知在哪儿,压根还没影儿呢,也让徒三犹豫。

这个舅舅,还是那个靠不住的舅舅。

如此,也好!

第141章 存在的天道

一具具遗骸,覆了随身白色布带,添了几分肃穆。

众童兵们直视死亡,才从大胜的喜悦中落地。

这就是死亡……

走着出滁州,躺着回去……

等着他们的是一抔黄土。

再没有哪个时候,大家像眼前这样期盼世上真有佛祖,西方有极乐。

我的战友……我的伙伴……

走好……

柳元帅、徒三带了手下众人相送。

见了此情此景,亦是带了肃穆。

这些滁州兵死在亳州,死在援助亳州中。

亳州上下如何能不触动?

陵水那边没动,安定县伤亡过重是因自保。

对比之前,就越发显得霍五这次出兵的高义。

七千滁州兵,并不是北上虚晃一枪,而是实打实的尽力。

嘉山县那里,要不是银将军、水进带四千兵卒来,只凭着的柳元帅与徒三麾下一万六千人,想要围剿八千官兵谈何容易?

安定县这里更是,大家早已从俘虏的副将口中知晓童兵剿灭的官兵,不只是攻城之夜那一千来号,还有之前的一千人。

五千官兵,杀死杀伤两千,只凭借两千人!

这样的勇气,这样的战力,如何能不让人钦佩?

更不要说,这只队伍的头领,只是十三岁的少年。

之前听闻童军战损,对于这援军是否真正出力有怀疑的人,此刻都觉得羞愧。

尤其是知晓百日伏击,歼敌七百只死六人,震惊之余,这种羞愧就更深。

就连徒三身后的众乡勇,也开始正视这个少年。

是啊,他们怎么忘了?

这不仅仅是霍五之子、徒三的外甥,还是祖传神力、勇武不亚于水进的少年英豪!

只是之前相处的不多,霍家父子又一直避让,他们疏忽了这点。

所以说,在黑蟒山上他们占了便宜?

在曲阳,也是占了大便宜?

之前受江平影响,对于霍家父子生怨的众乡勇,也终于明白过来。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