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5
你去升帆,我来掌舵。”
“你还会驶这种带帆的船?”她眨眨眼睛。
“不太会。”他承认,又笑道,“我试试?”
她纵上船篷,扯起风帆,又跳下来,看他试着掌舵。
起初,他的操作不太熟练,一板一眼的,仿佛是在循着记忆学习。尝试了几番后,他很快掌握了窍门,有模有样地掌起舵来,动作轻快又灵活。
小船在河上兜兜转转,终于翩翩悠悠,顺流而下,迎着天光前行。
远处群山抱雪,两岸花树连绵,纷纷的细雪落满河岸,沙鸥与白鹤在岸边小憩。偶尔飞起一片水鸟,低低掠过粼粼的水面。
两人并肩立在船首,他操舵而行,她静立一侧。
她看了一阵,忽然提出:“你教我掌舵吧?”
“这样的话,”她解释,“你累的时候,可以换我来。”
“好啊。”他示意她站在船舵前,自己站在她的身后。
旋即,他从后面伸出双手,绕过她的腰肢,扣住她的手指,手把手教了起来。
他的动作温和又有力,她的手指拢在他的掌心,握紧了船舵,操纵着小船稳稳当当地行进着。
两个人离得很近,近乎彼此拥抱。她悄悄回头,他低垂眼眸,神情专注而认真。风吹起他的发,蹭到她的颊边,携着积雪和白梅的香气。
她刚回头了一瞬,就被他轻轻按着脑袋转向前方,耳边一道少年声音响起,温和而严肃,“江小满,专心点。”
“我很专心。”她收了收神,目视前方,“似乎不难。”
“那我松手了。”他放开双手。
他的力道刚一卸,她的手指猛一滑,船舵骨碌打起转。
“咚”的一声!整只船剧烈地颠簸起来,在河面上急急打了一个横。
船身极为猛烈地摇晃着。她被晃得整个人往下跌,他下意识地去接她。紧接着,小船犹如长蛇摆尾,甩得两人无法站稳,一齐倒在船上。
她跌进他的怀里,他伸手抱住了她。
一捧水花泼在船上,溅在交织的衣袂间。
他抬起眸,她低下头,安静地对视。
第89章 心跳
◎你的心跳声好吵。◎
小船在河面上忽忽悠悠打着旋。
远处沙洲上一对白鹭飞起, 掠过积雪的岸边。
两人在寂静中对望,从彼此的眼瞳里照见自己。
“你的心跳声好吵。”她小声说。
“抱歉。”他小声答。
她忍不住笑了,“你为这种事情道歉干什么?”
他卡了一下, 更小声了, “……抱歉。”
“笨蛋祝子安。”
她低头笑了一下, 从他身上坐起来,“你害得我湿透了。”
“分明是你不专心学。”他小声反驳。
“那是怪你教得不好。”她低哼一声。
“好吧。”他无奈地说,“怪我。”
他也坐了起来,两个人面对着面, 都是浑身湿透, 发丝滴答地坠水, 好似两只落魄相依的猫。头顶上方天空晴朗,几只沙鸥在天地间盘旋,投下数点粼粼光影。
他抬眸望向她,“你没有摔到哪里吧?”
“我没事。”她回望他, “你还好吗?”
“不太好。”他按了按心口, “我也觉得心跳声好吵。”
他顿了下, 立即解释, “是方才被你吓的。”
她扫了眼他微红的耳廓,懒得揭穿他,伸手碰了下他湿透的头发, “你湿漉漉的, 快换衣服,别生病了。”
“你先去。”他固执地说。
她只好答应,抓来搁在船边的白麻布包裹, 发觉里面的衣物洇湿了一片。他探身过去, 看了一眼, 有些无奈,“这样看来,得找个镇子停一日,烘干了衣物再走。”
“迟一日的话,还赶得上渭水的船吗?”她问。
“赶得上。”他笑了下,“那船本就是等我的。”
她的衣角还在滴着水。他抵着下颌,有些迟疑,“船篷里有干净衣袍。”
“不过是我的衣袍。”他犹豫不决,“你穿不太合适。……但是天气寒冷,不换下湿衣的话,我怕你着凉。”
“我不介意的。”她撇过脸,“……穿你的衣袍。”
顿了下,小声补充:“反正都是洗过的。”
“也是。”他抓了抓头发。
她撩开布帘子,钻进船篷里,找到了他的包裹。她解开包裹的系带,翻出一件他的宽袍,飞快地换上。
他的衣袍宽大,几乎把她整个人都裹住。柔软的布料若有若无地贴在她身上,微微带着一股暖烘烘的热意,以及他怀里的清冽气味。
她埋着头在船篷里坐了一会儿,双手捧着绯红的脸颊。等到发烧的感觉渐渐褪去了,她状似漫不经心地掀开帘子走出去。
他站在船首掌舵,听见她的脚步声,转过头看她。她穿进他的衣袍里,袖子和衣摆都耷拉下来,衬得她的身量越发小巧,好似一个小小的瓷娃娃,肌肤雪白,乌发迤逦。
他笑道:“江小满,你好像偷穿大人衣服。”
她有些恼火,正要反驳,忽地被人轻轻拉住了衣领。
他走到她面前,微微低下头,认真地替她打理衣袍。他的手指经过她的领口,紧了紧宽大的衣襟,再一路滑落下去,束紧她腰间的帛带,仔细折起过长的袖口,露出她的一截白藕似的指尖。
她垂着双手,任他摆弄,好似一个乖巧的小孩。他倾身过来,离得她很近,她的眼眸微低,看见他的神情专注,鼻梁挺拔,睫羽的弧度清晰分明。
“好了。”他满意地拍了拍手,拎起她的领子,拉着她往船舵走,“你来掌舵,我也去换件衣服。”
接着他抬起一根食指,点在她的额头上,“江小满,专心一点。这船经不住你再折腾。”
她被摁得稍微后仰,忿忿撇了下嘴,“我知道啦。不会有下次。”
黄昏时分,小船在河上飘飘悠悠,停在了一座小镇旁。
说是一座小镇,其实只是个安静的小山村。山村围绕一方明亮的池塘而建,只有零零落落几户人家,其中一间茅屋上袅袅地升起炊烟,映着天边的斑斓云霞。
笃笃的叩门声响起,伴着一道温和的少年声音,“请问屋里的主人,可否借路过的旅人寄宿一晚?”
其实门根本没关,叩门只是个形式。
这一带土地丰饶富庶,民风淳朴和善,百姓安居乐业,家家夜不闭户,也不见盗贼出没。偶尔有旅人路过,常会被热情的主人请进屋,吃顿饭住一宿,再继续赶路。
片刻后,一位瘦小佝偻的老妇人从屋里颤巍巍走出。
这位老人一身质朴干净的麻布衫搭碎花披袄,一把花白的头发用木簪子拢着,掌心里捏一串熏香的檀木珠,大约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