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
还敢管这个闲事!”
“你认识他?”同窗听到吏部尚书几个字收回了刚要伸出去的手。
“我哪认识尚书公子,不过是见识过这位的脾气。我劝你还是少招惹得好。咱们是来国子监进学的,这些世家子弟能离多远就离多远吧。”
提醒他的人与陈熙称不上认识,但同在鹿鸣书院学习过,对陈熙的了解比其他人要多。
虽然班里其他人从他们两人的对话和张扬的态度中,多少能判断出这两人不是什么好惹的,但总有那自认清高的。
江逸右手边同样坐在最后一排的就是这么一个人。
他似是对这些世家子弟颇看不惯,听到江逸两人的对话后,低声说了一句:“不学无术!不以为耻竟还沾沾自喜!”
他的声音不大,奈何与江逸位子靠得近,即使江逸没注意到他,耳朵还是捕捉到了这句话。
江逸自己可以调侃自己差生文具多,在家里也可以被长辈兄长们说教,但不代表他允许其他人随意笑话他。
他转过头,脸色不悦地朝对方质问道:“你刚刚说什么?再说一遍!”
说罢冷笑一声,“小爷第一天不想惹事竟还有人送上门来。”
正在拿东西的陈熙并没有听到对方的那句话,他见江逸突然发起脾气来,还不知就里,疑惑地抬起头,冲他问道:“这是怎么了?”
江逸还没回答他,刚刚嘀咕的那人就已经自投罗网。
他站起身来,理直气壮地说:“我说的有错吗?方才不是你自己承认是差生的。”
见他站起身成了居高临下的姿势,江逸也站了起来,驳斥道:“我那是自嘲,你懂不懂!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敢这样说我?你要是觉得没错刚刚怎么不敢大声说,只敢背地里嚼舌根?”
陈熙这时听明白了江逸生气的原因,他脸色顿时也阴沉起来,“同他说这么多做什么,这种人就是欠收拾。”
说完竟是要越过江逸,直接过去动手的样子。
就在这时,不知道是谁,突然喊了一声:“助教来了!”
看热闹的众人才全部坐回了各自的位子。但讨论的声音还在。
昨天被迫换房的小胖子心有戚戚焉,“这人竟如此野蛮,幸好我昨日没有与他起争执。”
江逸看了眼走进来的助教,立刻拉着陈熙坐下,小声说:“你怎么脾气比我还暴,要动手哪能在课堂上,算账也该下学后再算,现在不是明摆着会被逮住。”
“你说得也对,待我搞清楚他住哪里,今晚就去他院里揍他一顿。”陈熙一想也是,于是点头赞同。
这一切的发生在助教到来之前就结束了。
******
国子监博士厅有博士和助教等,博士们是各科高级教师,不过杀鸡焉用牛刀,像广业堂这种还在学四书基础的,主要是助教负责讲学。
今日来的这位助教姓王,大家便称呼他为王助教。
王助教约四十多岁,留着八字胡,看上去就是一个典型的老学究。
他先是同大家讲解了一些课程安排之类的。
国子学课程由博士助教制定,分为晨课和午课。晨课主要是讲学,午课则是背书、温习、或是抽查复述讲学的内容等。
除了文化课还有一些类似生理教育课,法律课,算数课,骑射课,书画和琴艺这类江逸统归为兴趣课的课程。
今日讲的是《论语》,助教的讲课水平如何江逸不好评价,他光顾着注意他的戒尺去了。
因为他只要一与陈熙偷偷搞小动作或是讲话,就会被王助教拿着戒尺过来敲桌子提醒,一堂课下来,江逸感觉自己桌子都要被他的戒尺敲烂了。
最后他实在忍不住,在王助教摇头晃脑拿着戒尺再次走到他桌前敲桌子时,提醒道:“助教,您该不会是敲出手抖的毛病了吧,我们这不是没说话了吗?我劝您下课后还是瞧瞧大夫吧。”
他说得真诚无比,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他是多关心这位助教。
王助教被气得八字胡一扇一扇,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什么是吹胡子瞪眼。
“胡言乱语!把手伸出来!”他是师长,手里还拿着戒尺,岂容江逸在这抖机灵,当场就是两戒尺手掌心。
挨完打的江逸这才后悔起来,忘了这不比在家里,不该这么嚣张的。
好在打两手板并没有多重,他龇牙咧嘴地对着手掌心吹了两下后,又撇撇嘴,对暗笑的陈熙隔空踢了一脚,气愤地小声说道:“你还笑!明日就跟你换个位置!”
上课也不兴中途休息一下,要上厕所什么的还需要举手请示,领了牌方可去。
枯坐了一个上午,已经上过三回厕所的江逸感到无聊至极。按这发展,今天下午他就要酝酿逃课计划了。
又不知过了多久,王助教才讲完上午的课程。
不过讲完课还没有结束,王助教又说起要任命斋长。
“国子监不仅要教导学识,更要引导和培养学子的德行、品性,为了监督与约束监生的言行,每一斋需设一名斋长。”
江逸总结了一下他的话,这个斋长上课维持秩序,课后监督学生言行,也就是说选了一个学子中的眼线。
重点这眼线还不需要选,直接就由学正们推举任命了。
学正们推举出来的一斋斋长是——赵去非。
这回江逸相信陈熙在食堂说的话了。
不用说,他肯定是靠着举报的业绩得到了学正的认可。
第23章
虽然到了国子监,课业比起以前多了不少。
但难得遇到这么多同龄人,尤其是认识了陈熙和章季青两人,江逸觉得这种搞事有人帮着出主意,打架有人递砖头的集体生活还是挺有趣的。
所以在国子学的头几天他过得还挺开心,偶尔想起他哥都觉得没有那么讨厌了。
在一斋这种学渣居多的班级,基本上大家对学业都没什么追求,他身边唯一有追求的章季青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
因此这帮人的精力基本全花在了应付助教布置的作业上。
在一起吐槽了助教学正们布置的作业过多,以及迫于膳堂难吃至极的膳食,而分享了一些各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弄来的吃食以后,大家立刻拉近了不少距离。
江逸更夸张,他甚至公然在院子里搞起了烧烤趴。
烧烤架和木炭这些是陈熙用钱开路买通仆役偷运进来的,主食生羊肉,蔬菜串以及调料等则是江逸走的梅园那条路,翻墙出去找酒楼送来的。
为了把这条路开拓成一条长期线路,他干脆花了每月五两银子的价钱,找了国子监后门一户人家专门替他送食材。
负责在墙头接应的不二人选自然就是上墙最轻松的章季青了。
东西全部弄进来后,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