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2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3章 番外下
◎感情线少(认真脸),订阅需谨慎。◎
光天化日, 朗朗乾坤,穿上衣服的时候,陶竹就是个正经的小姑娘, 她耳朵都红了。
陶竹反思了一下,她为什么这么喜欢这件事, 主要原因还是要归结到, 蒋俞白太有服务意识了。
他每一次, 都会把事做到极致, 他越是服务到位,陶竹就越是喜欢,但是也因此蒋俞白就更累,两个人就开始恶性循环。
陶竹也想过, 他是不是故意这样逗孩子。
但是吧, 这个事儿就属于, 就算他是故意的, 陶竹也不吃亏。既然得了便宜, 她就没卖过乖。
“俞白哥……”
“抬头。”
两个人几乎是异口同声,陶竹顺着蒋俞白的目光抬起头,在山巅, 她看到了让永生难忘的一幕。
晚霞的余晖照在山峰上, 山体在金色光线下,壮阔辉煌。
山脉和山川连绵不断, 渐渐淡入晚霞中, 勾勒出壮美的轮廓,美不胜收。
太阳即将落山, 满山都是这样绚烂的景色, 缓缓行驶的车, 像途径了一副波澜壮阔的画。
蒋俞白有意把车开得很慢,时光在脚下,无声流淌。
日暮西垂时分,车忽然停下了车。
拐弯处,一块巨大的石头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狭窄的山路,被这快大石头几乎占据了整条路,绕不过去。山间荒凉无人,蒋俞白只能自己下车去看。
他推开车门的时候,陶竹还没有想什么,但是等他下车的时候,陶竹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还不等她开口,四面八方已经有很多小孩子冒出头来。他们看起来大概也就十一二岁,高矮不一,脸庞看起来都还很稚嫩,唯一相同的是,他们看起来都脏兮兮的。
从头发,到脸蛋,再到他们的衣服。
尽管都是孩子,做不了什么,但是陶竹还是不放心,跟着下了车。
孩子们盯着她,听着她关车门的声音,响彻幽静的山谷。
为首的孩子幸灾乐祸地吹着口哨,脸上是与年龄不符的痞气:“别看了,你们根本就过不去。”
蒋俞白皱了皱眉,眼睛还在一瞬不眨地盯着这些孩子,微微颔首,在陶竹耳畔低声道:“看来,来者不善啊。”
陶竹测了下身子,低声回问道:“那个,咱们……才是来者吧?”
蒋俞白轻拍她后脑勺一下。
这里是上山的唯一一条路,以前陶竹听外公外婆他们提起过,有些孩子会守在这里,拦住过往车辆。不想害命,只是想要钱,只不过陶竹也只是听说,从来没见过。
果不其然,等到蒋俞白问他们想干什么的时候,为首的孩子说:“你们只有两个人,根本就不可能把这个大石头搬开,只要你们把钱给我们,我们就会帮你们把这个的东西拿走。”
半大的孩子,在别人无忧无虑读书的时候,他们竟然干上了抢劫的勾当。
蒋俞白和陶竹对视了一眼,在彼此的眼中都看出了一丝惊愕。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蒋俞白不逞一时之快,他不屑于与这帮毛头小孩儿谈判,只扬了扬下巴,问道:“你们想要多少钱?”
本是他们先提出来的要求,却没想到为首的小孩愣了下,说:“等一会儿。“
他们没有想到他真的会给。
这里来往的车不多,常年奔波的小巴车根本不搭理他们,他们长期蛰伏在这里,每次遇到人就会故技重施,但是很少会遇到真的给钱的人,听蒋俞白问的这么爽快,他们反而不会了。
几个孩子围成一团,窃窃私语的商量了一会儿,又由刚才的那个孩子站出来,说:“五十。”
陶竹知道他们是在勒索,但是这个数还是让她愣了一下。
这些孩子好像完全意识不到,如果他们现在报警的话,他们很有可能会因为这五十块钱而留下案底。
五十块,足可以让几个大山里的孩子,一生不再清白。
稚嫩得还未完全发育好的骨骼,还没他们身旁老树的一半高,瘦削单薄。
他们张望着往下看,小小的脸蛋绷的紧紧的。
视线恍惚间,那些孩子成了点缀在无尽荒山上,一个又一个黑点。
天地浩荡,犹听山风呜咽声。
租车的时候,蒋俞白多取了一百块现金,他不屑和这些孩子们多废话,直接拿给他们。
这些孩子没见过这样的人,不仅给钱爽快,甚至还多给,他们纷纷胆怯,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错的,都不敢往前,担心是里面有炸。
互相推搡了一会儿,最后,只有一个最瘦弱的小孩从土堆后面颤颤巍地走出来,左顾右盼地到蒋俞白面前,颤抖着手,战战兢兢地拿了手上的钱。
是真的钱。没有陷阱。
在蒋俞白松手的那一刻,那个孩子,笑了。
他们遵守诺言,帮他们把这一块大石头搬开。
在他们抬石头的时候,陶竹注意到,几个孩子手上都是新旧不一的疤。
石头搬开后,两人重新上车,等陶竹坐好后,蒋俞白温声问:“吓到了没有?”
陶竹摇了摇头,说自己没事,让蒋俞白坐好。
其实相比于蒋俞白,陶竹反而能更快的接受这样的事情。
因为她听说过这样的事情,知道还有这样的小孩,没有父母管教,野蛮成长。
他们的父母只觉得他们能够把钱拿回来就是好的,而从不过问钱的来源。
而孩子们没有赚钱的能力,这样的做法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纵容甚至怂恿。
在北京的时候,陶竹总能够听到他们说农村人淳朴,农村人和蔼,陶竹不否认农村人确实有那一面。
可是陶竹还知道另外一句话,穷山恶水出刁民。
车再往里开,是还没开发过的小土路,连小巴车都开不进来了,也就快到陶竹的外公外婆家了。
一路上两个人都沉默着,因为蒋俞白也在想刚才发生的事。
他知道有些地方还很落后,但也没想过,还有地方可以落后到这个程度。
“想什么呢?”他问车上同样沉默的另一个人。
这次回来,本意是看爷爷奶奶,但是在看到那些孩子后,陶竹心底倏地萌生了一个念头。
她收回始终看向车窗外的视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说:“我想让这些孩子都能够上学。"
蒋俞白很淡地笑了下,手搭在方向盘上,淡声问:“这个地方应该是有希望小学的吧?”
“有。”陶竹头倚着车窗,“那是俞白哥,你知道他们都为什么不去上学吗?”
因为哪怕一分钱不花,读书付出的成本对于他们来说,也太高了。
留在家里,他们可以做农活,也可以早早地出去赚钱,分担家用。
在不赚钱就等于要花钱的观念下,他们本就很难考出去,不过晚早一两年出去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