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5
被儿子给拦着了。
那儿子还说是江胜英偷了老太太的钱,这才把老太太给气死了!
放言要把江胜英送进警局,罪名就是谋杀!
不但如此,那儿子还请了好几个人,不知道是真警察还是假警察,要来抓江胜英。
江胜英在国外不到一年,又不会外语,当然也就分不清警察的真假了,吓得连自己的行李都顾不上了,从后窗子就逃走了。
江胜英起先是逃到了辰国城,找到了那边的辰国老乡,帮人家洗碗打黑工暂且谋生。
然后她就见着了印着她画像的通缉令。
有同乡就说了,她要是坐了牢,自己要倒大霉不说,没准也会连累在国内的儿子和亲爹。
江胜英当时吓慌了,就跟着一个蛇头偷渡去了南卡国。
但其实当时她应该是被老太太的儿子一步步给哄骗逃到南卡国的。
通缉令多半就是假的,故意让江胜英看见,一番吓唬,可不就自动地逃去了穷乱差的南卡国?
去了南卡国,江胜英怕连累儿子和亲爹,又怕被抓去坐牢,就连信都不敢往回寄了。
当然了,南卡国人都在拼命想往骁国偷渡,可想而知那得有多穷差乱了。
本地人都过不好,辰国去的黑工,那日子更是过不好了。
江胜英刚开始那两年,也就能混个温饱而已。
什么□□火并,军阀政变,劫匪大盗,全都见识了一番。
哪怕江胜英十一二岁的时候,当过小民兵,亲手打过靶的也遭不住啊。
好不容易在南卡国辰人街熟悉了,拿到了正式的身份,也算是有点人脉,回想起从前莫名其妙被诬陷的事情来,也能回过味来了。
她就试着往辰国老家寄信,可她哪知道大江村行政划分,打从五年前起就成了沁城市郊区了。
信上的字又是外文的,邮局那边的会外文的没两个,就算会也是半吊子水平,这不,有一点不对的地方,就算是废弃信了。江易能收到才是有鬼呢!
就在她琢磨着是不是得想办法回国的时候,报纸上登了寻人启事了。
看那个人名,那个地名,不是她儿子又是谁呢?
激动的江胜英立马就写了信,按照报纸上的地址给寄了过来!
原来是这样啊!
江易叹息一声。
作者有话说:
第136章 八零年代(45)
看完了这三封信, 江易开始写回信。
他先写给莫文他们的回信,首先是一番感谢,又把从南卡国收到江胜英来信的事情提了一下, 请他们代为感谢黛丝。
江胜英都不在骁国和芙国, 那江易当然也就没什么去这两个地方的必要了。
婉拒了这二位的好意,江易又礼貌性地欢迎他们放假有空了来大江村玩耍。
给莫文他们的信好写,给江胜英的就得好好琢磨了。
花了两个小时,江易才算是把这封回信给写完。
至于白教授那里,江易打算去云河县一趟, 看看这个没准跟自己大有关系的磐朝遗迹。
第二天江易就早早地坐车去了城里,寄出了那两封信,也顺势去市内运输车站买了张去往山河县的车票……
江易足足在红掌山河谷呆了有一个星期,这才又回到大江村。
一回村他就积极地开始村里城里来回跑。
先找一处离好几个大的家属区挺近的店面,月租二十块,他直接租了一年。
又想办法买了一辆食品厂淘汰下来的小破卡车。
这破卡车几乎已经在报废的边缘了。
不过是从市里到村里这一段路, 就趴路边上三回, 漏油还带冒黑烟,也得亏江易会一点修车,不然非得崩溃不可。
花了三天时间,江易把这破车子的零件换了个遍, 刷上新油漆,再开出去,倒也有焕然一新的拉风感。
江易就开着车在附近各个村子里收购起了古旧家具。
每天早出晚归的, 现在江家小院里,几乎被各种刷漆上色的二手家具给摆满了。
江易在村子里收的旧家具, 其实都是些好木料的箱子柜子桌椅什么的。
因为年代久远, 有的是漆掉光了, 有的是有了破损了。
如今是新时代,结婚的大件是三转一响,家里的家具讲究的是新样式,这些老东西可不就没人想要了?
江易其实收这些倒不是为了囤起来好将来挣钱,还是为了掩人耳目而已。
他把可回收库里的各种木器,就拿出来掺杂在这些家具里头。
改色改款,清理修补啥的,忙活了足足两个星期。
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国庆节。
国庆节头一天傍晚,村民们还是跟往常一样,早早地就做好了饭,要不就端着碗过来小学校,要不就赶紧吃过了再去跑去占位置。
小学校的办公室的窗户外头,已经是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了。
就连围墙和院里的大树上,都爬满了人。
今天来的人比起前两天来,还要更多些,一个个都两眼放光,伸长了脖子等着新闻结束。
“昨儿就预报了,今天有国庆特别节目!就从七点半开始!”
“呀,不知道是什么特别节目?是不是要把所有的歌唱家都请来表演呀!”
“没准是开个联欢会?”
“兴许是多放两集电视剧?”
“也说不定是一部电影呢?”
正好播到国际新闻,有几个老汉和大娘对国际大事不感兴趣,眼神就东张西望。
可不就看到了有两个小伙子也正进小学校?
如果是普通的小伙子,他们可能就看两眼就不关心了。
可这来的居然是江易和二刚啊!
江易这小伙能耐了,去了趟欣城就发了财。
这电视,就是江易捐的!
要是人家不舍得捐,村民们哪能一吃了饭就雷打不动地有这么个好地方看节目啊?
好些个皮孩子,先前放了学吃了饭就满村瞎跑的,如今也都跟被勾了魂一样,天天挤在人堆里看电视,压根不用怕在外头淘气,磕了碰了啥的。
但村里人这么痴迷,人家江易却基本上没来看过。
要来也是电视收台不清了,大家喊他来修才会来咔咔两下就修好。
大伙闲了就打趣,说江易一定是在家里忙着干活挣钱呢!
江易买车又收家具的事儿,村里人当然不可能不知道了。
如今江易却跟二刚一起,在远远的外圈儿寻了个位置,就坐在了台阶上,也跟着大伙看起了电视,这就有些稀奇了。
“江易快过来坐!”
老汉们互相一挤,就给江易挪出了个空位。
他们可不傻,这叫吃水不忘打井人!
“快去吧!”
二刚推了他一把,江易也没谦让,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