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6


玉枝笑了笑,“我听说你在家附近“种”了幼苗,就来看一看。”

江易点点头,“我发现这附近的土地还不错,空着也是空着,就种了些小苗试试看。大巫请随便看……”

这个时代的人,只要不是上了点年纪的老人,眼睛被烟熏过的那种,视力都很不错。

毕竟,不管是男是女,都要采集打猎,要是眼神不行,那找不到食物,可不就要饿死了?

玉枝刚刚站在那儿,就已经把这些小块的田地里种的幼苗都看过了一遍了。

这会儿就趁机问出了几个问题。

“这种长得很快的幼苗,是可以吃么?”

她身为大巫,祖上传下来的不少利用丛林里的动物和草药的法子。

有的时候,她也会从山里挖几棵药材回来,一时用不完,就埋在自家屋子后。

这些种下的药材,死活各半。

她也是花了好久,才摸清几种药材的习性。

有的要晒到太阳,有的要五天浇一次水,还有的绝不能暴晒……

在附近种药材,虽然用的时候是方便了些,可成活的数量太少,长势也不太好,有时候还不如直接跟着采集队进丛林里采挖还要更方便。

而且种下的药材,不也是得先挖回来么?这么算算,好像还亏了!

玉枝是从来没想到过,用一颗小小的种子,就能慢慢培育,直到长成能结出美味果子的大树……

“这个幼苗和叶子,尖角鼠能吃……”

虽然对方没说话,江易也能猜到,她心里定是十分不以为然。

毕竟,尖角鼠是杂食小兽,许多杂草嫩枝叶和虫子都吃的。

如今天气转暖,野地里的杂草虫子多的是,哪里需要这么麻烦地去种呢?

“等成熟了结出果实,可以用来熬粥,味道比面果更好。”

现如今石林村里,用来熬粥的果实,就是采集队在丛里采来的一种果子,鸡蛋大小,外有硬壳,里头的果肉煮熟后吃起来有些面面的,倒是没有别的味道。

石林村里和肉一起熬的,多半就是这种。

江易觉得这面果以后估计还是会退出石林村人的食谱。

因为面果子是一种攀藤上结出来的,这种攀藤又只能寄生在某一类参天大树上……

这条件就有些苛刻了,一时半会儿的,江易也想不到栽种的办法。

玉枝眸光一闪,惊喜地问。

“这种草好种么?”

“好种倒是好种,就是这个果实太小了,费的劳力很多,可得到的果实却很少……我想多种一些,选出品种最好,果实最大的,一代一代地接着种。”

“多种一些,选出……品种最好,果实最大……”

玉枝重复着江易的话,似乎在喃喃自语,可眼神却越来越亮。

“还能,还可以这样?”

如果所有的采集来的果子,都能这样种出来,那还用担心采集队的收获越来越少么?

只要把村子周边所有的荒地,都种上那些果树和藤蔓,不就能解决了村子里最大的难题了?

身为村中大巫,她早就为此担忧了。

她担心像玉花的女人,像土虎的男人越来越多,整个村子会发生可怕的改变。

看到玉枝似乎明白了种田的巨大好处,江易点点头。

“对,可以这样,如果能自己种,就不用跑那么远进丛林里采集,还要冒着性命风险了。”

玉枝看了江易一眼,“就和养尖角鼠一样,如果有足够的肉,也就不用去打猎了?”

采集打猎都得进丛林,每年都有折损的村民。

所以石林村的人口,一直都增不上去。

如果能避免风险,那他们石林村,岂不是也有可能越发兴盛,最后变成像华城那般的大城?

想到这儿,玉枝把所有的幼苗都看了一遍,又问了不少的问题,就对江易道谢,匆匆离开了。

江易猜着,没准这位大巫是去找村长商量,让村民们也学着江易开垦种植了呢。

对这种变化,江易十分乐见其成。

果然第二天,村长石阳,大巫玉枝,就和村中的几位族老一道来参观江家的“田地”了。

参观过后,村长就将各家人都召集到了一处。

村长宣布,村子里各家附近的荒地都归各家,村外的荒地,每家都有份,先种先得,种不种田地,都随各家的自由,但绝对不能去破坏别家种好的田地。

第75章 木神时代(26)

当着村长大巫, 还有各位族老的面儿,说的还是分给大伙地的事儿。

村民们就算心里不以为然,也没有当场出来唱反调的。

不过等到私下里, 可就议论纷纷, 什么话都有了。

石雾家里,因为石梨和石坎常往江家走,学着江家一起种地这事儿,就十分积极。

“阿妈,奶奶, 我都看好了,咱家房子后头,到石柱那块,就有一大片空地。咱们就可以收拾出来,种上一些狗尾巴草,江二都告诉我了, 这个草, 尖角鼠能吃,等结了果实,也能收集起来煮汤粥,而且江大哥一直在种着, 说是要挑出果粒最大,味道最好的出来做种哩!”

石雾和石家老阿妈虽然都是家里主事的,但她们对种地这方面, 知道的就远远比不上年轻儿女了。

石家老阿妈点点头,“既然村长都召集大伙儿说了, 那咱家就种上一些, 反正也不费什么事儿, 我在家里,带着石果和石桃两个小的,就能顺手照管了。”

不就是把种子撒进地里,除掉别的草苗,看到叶子要枯干的时候,就浇些水么?

石家现在有石坎和石雾两个壮劳力,石梨也十四了,没两年就成年了。

他们家的食物是不缺的。

尤其是去年冬天,养了尖角鼠,种了蘑菇,冬天里存的肉,雪都化了肉都要消冻了还没吃完,最后赶紧拿去玉梭家换了麻布,又去土家武器铺子里换了些骨器。

他们家过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富足冬季。

老阿妈的眼睛好转了,腿脚有劲儿了,孩子们也长高了,还不都是跟江家学了新法子的缘故?

石坎也点点头,“我打猎回来也能照看田地。我看咱们家附近的空地并不多,再开垦就到了别人家门口了,这样怕是不好,不如去村子边上开一大块地,不管以后怎么样,咱们先占下再说!”

老阿妈看向石雾,石雾想了想,就道,“这也行,正巧我们采集队这段时候也还没开始采集,有很多空闲,我和石梨带着石果石桃开采上几天,应该就够了。”

石坎说得对,干什么事儿都得早做打算,早起的鸟儿有食吃。

去年冬季,养了尖角鼠的人家过得都不错。

她家不光养尖角鼠,还种了蘑菇,吃着鲜肉炖蘑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