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
不然。”
……是的。
“疏影横斜水清浅”,后面那句其实是“暗香浮动月黄昏”……并不是“众芳摇落独暄妍”。
“那一句里只有三个适宜入名的字,排到我这里都不剩了,是以只好翻回前面找。”
他又听到幺女补充道。
“啊……”她的丫头似有些语塞,“那……那小姐不喜欢这样么?”
宋澹心中一动,身子更侧向门边,屋里静默了好半晌,随后才听到幺女有些模糊地答:“没有不喜欢……只是间或会想父亲是不是也当我是个多余的女儿。”
她的声音实在浅,以至于连其中的情绪都变淡了,飘渺的愁绪萦萦绕绕,就像冬日枝头的寒气一般若隐若现。
“小姐……”她的丫头还在劝慰她,“……您可是有些怨恨主君了?”
这又是一个他想知晓答案的问题,而幺女的回答也来得很快。
“我从未怨恨父亲……只是不知应当如何在他身边做一个女儿。”
她像是在苦笑。
“我盼父亲怜我爱我,也盼能好生在他身旁尽孝。”
“只是也许一切都不巧……父母子女之间也要讲一个缘分罢了。”
宋澹一僵,为幺女这过分通透的话,也为她从未在他面前展露过的伤怀委屈——他之前竟忘了,她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半大孩子,也会怕人不爱她,也会盼能在父母膝下承欢。
恍惚间又忆起亡妻,倘若她还在大概也会怨他对他们唯一的女儿不够好,一阵悲哀汹汹袭来、正和歉疚一般强烈,明明只有一门之隔罢了,却让他不敢踏进去再直面幺女那双与亡妻极其肖似的眼睛。
他踌躇良久,终于还是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彼时坐在房内的宋疏妍却不着痕迹地透过窗子向外看了一眼,平静的眼底透着漠然与冷清,并没有半分方才说话时的优柔伤情。
——她早知道父亲今日会来,因为就连此前二哥到他面前说的那几句话也是她央的,过午之后她便将院子里那两个粗使丫头支了出去,更一句一句教坠儿问方才那几句话;她要父亲知晓她的委屈、却不愿亲自去他面前声泪俱下地陈情,并非因为放不下身段抹不开脸面,只因笃定人心本多疑,自己偶然听来的总比求告到门上的更可信。
她早就不是五岁前那个迫切需要父亲疼爱关照的孩子了,身在钱塘这些年也早已看清人情冷暖,一切奢望都已放下,现在的她只需要在这个疏离的异乡勉力活下去——这并不需要多少真心,甚至真心越多越会误事。
……不是么?
第20章
时入腊月,长安又下过一场大雪,天霁之后宫中传来旨意,说今岁冬狩便定在腊月初八。
当今陛下少时酷爱巡狩,軷于国门而祭所过山川,至邦国州郡而问乡风人情,盖非独为自娱,更有安民厉兵以昭武德之用;只是天子出行必然仪仗如云,大狩频仍毕竟劳民伤财,不久后便多有言官屡屡上书遮道跪谏,劝诫皇帝减少出猎。
如今陛下上了年纪,自没力气跑出长安到河南、剑南两道折腾,可也终归是不服老,每年仍是要去骊山猎场舒活一番筋骨,朝中文武也当此是一大盛事,礼部年年都要在腊月里操办大祭,待群臣随陛下祭过了天地宗庙方才能转至骊山。
宋家的男子大多在朝任要职,譬如宋澹宋泊等人自是要随皇帝卤簿出行,宋明卓宋明真两兄弟则要慢行一步护送家中女眷,同其余王公贵胄的车驾一道也稳妥些。
当日天气虽冷却难得出了太阳,正适宜穿前段日子母亲新叫人做的那件粉缎斗篷,宋疏浅的心情本是十分愉悦,只是临到出门才瞧见她那死了娘的四妹妹竟跟着二哥哥一道登了马车,一问才知道是父亲改了主意、要带她一并去骊山了。
“父亲怎能这般出尔反尔!不是说要禁她的足么!”
宋三小姐恼得很,一上车便忍不住同她母亲撒泼;万氏心中其实也十分介怀,更不知那小蹄子在她没盯住的地方使了什么泼皮手段,又骂乔氏真是阴魂不散,人都死了还非要留一个眼钉肉刺给人添堵。
“她终归也是你父亲的女儿,面上总不好闹得太难看……”万氏压着火气安慰女儿道,“可她既没了生母、身边又没个兄弟扶持,到头来焉能越过你去?”
“你便安心去赴会……莫要为了这些不相干的人分神。”
宋疏妍的确是个与她不相干的人,真要说起来,更是与这整座长安城都不相干的人。
她其实并非一定要去什么冬狩,只是盼父亲能待她公正些,但去终归有去的好处、起码能让宋家上下都知晓父亲并非对她毫不上心,只是继母和姐姐必然因此对她更为记恨,也说不清究竟值不值了。
她坐在车内叹了一口气,偏被车外骑马随行的二哥听了去,便隔着窗同她说:“让我去父亲跟前递话的是你,如今唉声叹气的也是你——小丫头,你便这么难伺候?”
宋二公子一向偏疼他这四妹妹,宋疏妍自不会没良心地同他耍心眼,之前托他去父亲跟前送话也是明来明往,没有半点遮掩;如今听了这番调侃她淡淡一笑,只答:“哪就是唉声叹气了……”
她二哥嗤笑一声、伸手敲了一下她的车窗,便像直接敲在她额上一样亲昵,又道:“父亲既带了你出来,便说明心里还是惦记你,依我看你也不妨多拿出几分真心,若换得这世上多一个人疼你爱你,终归是好的。”
“真心”。
她有十分真心,十分给了外祖父母和二哥,五分给了吴氏和二姐姐——给父亲的能有多少?一分?两分?
倘若当真给得多些呢?
父亲……会也“真心”来爱她么?
长安距冬狩场约有七十里之遥,官眷们的车驾花去大半日工夫方才驶至骊山脚下,宋疏妍被她二哥哥亲自扶下车时正见天边云霞如烧,威严而不失秀致的山间行宫已可隐约窥见几点檐角。
那时她还不知多年后这里将被战火焚毁,更不知下一次她看到它时会变成怎样的身份,浮生际遇总是玄妙,有太多不可知与不可想;远眺之际忽闻骏马嘶鸣,隐约竟有几分熟悉之感,一扭头,果然见是那位尊贵显赫的晋国公世子高踞马上自远处而来,一身玄甲束以金冠,身后跟着许多宫中禁卫,英武威严更胜往昔。
宋明真眼前一亮,当即便朝远处招手,朗声叫人:“三哥——”
方献亭闻声回头,鸷鸟般的眼总会显出几分冷硬,见来者是宋家人才缓了几分脸色,一拉缰绳便使那脾气甚大的名驹濯缨顺从地向宋明真的方向行来。
“子邱。”
他下马后颇为和煦地对宋明真点了点头。
宋疏妍就跟在她二哥身后,此刻看着方献亭竟有几分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