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1


代人都能受到帝王的全部宠爱。”

谢禾宁笑了笑,“我们谢家人…不都几乎被你赶尽杀绝了吗。 ”

言太后微微合眸,“高处不胜寒....谢家稳坐世家之首这么多年,也该下来尝尝受制于人的滋味了......”

谢禾宁看着言太后,道:“你在元敬姑母平日使用的熏香中动手脚,导致她接连失去两个孩子,自己也因身体亏空玉减香消。

而后煽动齐永春将病马送至常州,又借我之手传假消息给我父亲,导致西北兵败,众将士以身殉国。

你原打算将自己侄女嫁于李昌烨为正妻,将来扶持她为一国皇后,却未曾想半路杀出个谢朝云坏了你的好事,所以你同言阁老一起,一个在前朝对永宁侯施压,一个在后宫屡次对谢朝云下杀手。

太后您身居高位,本可以享受数不尽的荣华富贵颐养天年,可你执意于陛下夺权,偏帮兄长,提携家中小辈在朝中做尸位素餐之臣,落得今日下场,是你咎由自取。”

言太后深深叹息道:“若非哀家谋划至此,言氏一族又怎么有今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你也是出身于世家,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又你何尝不懂?”

“世人提起谢家最先想到的便是谢家出了一位备受恩宠的元敬皇后...可他们忘了谢氏一族能有今日是我家中祖辈一刀一刀从枯骨上拼出来的,而并非依靠元敬姑母的裙带所得!”

谢禾宁重新看向太后,眸中泛着星星泪花,一字一句接着说道:“我家中祖辈世代替大周守卫疆土,一腔碧血,两代忠骨。他们是名将,是英雄...英雄当战死沙场而非死于宵小之手!”

言太后合眸似乎是不忍再听:“一子落错,满盘皆输。成王败寇哀家无话可说,你同皇帝想如何处置哀家,下手便是了…”

谢禾宁转过身,绣着金凤的衣裙随着她得动作摆动。

“陛下下令大赦天下,您这会儿薨逝有损他的名声……自今日起您殿外会有人把守,不会叫您死于非命……”

说着她从衣袖里掏出一袋子香料倒入香炉中:“您就日日闻着这香,直到神志不清折磨致死为止……”

说完,她将装着香料的袋子扔进火炉中,看着它燃烧成灰烬后转身离去。

*

在钦天监和众礼部官员夜以继日的讨论下,此次立后大典迅速敲定了日期,定于十月十六,此日乃是公认的黄道吉日。

此次立后大典可以说是大周开国以来最为快速的一次,却丝毫不影响朝中文武百官乃至整个天下对于此次大典的重视程度。

李昌烨定在立后大典当日大赦天下,如今四境安稳,海晏河清许多先前因为各种原因致仕或者离京的老臣,以及处江湖之远的隐士都纷纷赶回京城。

此次咸宁帝的立后大典乃是自隆德年以后朝中为数不多的能够真正普天同庆的一大喜事。

经历了先前那段动荡不安的时光,朝野上下终于迎来了短暂的平静。

虽然咸宁帝在做东宫太子时早有婚配,但立后大典却是第一次举办。明眼人都知道先孝仁皇后谢朝云并非皇帝良配,做不得数。虽坐在后位却空有其名,连皇后金印和象征着身份的坤宁宫都不曾许她居住。

而如今宫里头即将行册封之礼的这位,却是早早的搬入坤宁宫。

皇城众人最是会察言观色,本次立后大典的意义非凡,上至满朝文武大小官员下至宫人内侍都对其无比重视。

自立后大典开始筹备以来,每日进出未央宫的人几乎快要把门槛踩破。

大到朝服的定制,小到礼仪的练习,这些统统都需要内廷司和礼部亲自指点,一一过问。

而谢禾宁本人更是被折腾的脚不离地,她想一切从简,李昌烨本人却是不答应,无奈只能盼着这折磨人的大典快些进行。

按理说继后的礼仪是不能高于先皇后在时的排场的,但李昌烨难得任性一次,言官劝说了几次无果后,也就只好依着他的性子来。

谢禾宁早早的就被内廷带着搬进了坤宁宫,这座宫殿地势开阔,透过敞开的窗能看见皇城一座座宫殿的屋檐,位置极好。

转眼到了册封之日,谢禾宁一早就被嬷嬷拉起来妆扮梳头。

她端坐在坤宁宫主殿的铜镜前,看着身后的嬷嬷一边念着吉祥语,一边缓缓给她梳头。

“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

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

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

再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

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

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

有头又有尾,此生共富贵......”

采薇看着那些繁琐的步骤一脸好奇的问:“嬷嬷,这给宫里的娘娘梳头发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吗?”

嬷嬷笑了笑缓缓道:“其实宫里给娘娘们梳头的讲究也都是从民间传过来的,梳头的顺序是在新娘的后脑勺,从上至下地进行梳理。要注意节奏,不要忽快忽慢。梳三下的话,可以一次比一次快;或者开始快一点,后面到底了慢下来。

且梳头时,也要注意力道。梳头的人千万不要太用力,否则这样会弄疼了娘娘。要由轻到重,然后慢慢地梳理头发。”

“原来如此,我竟不知还有这么多奇奇怪怪的讲究!”

采薇侍奉在身侧看着谢禾宁柔顺的头发从木梳间滑过,脸上的笑更灿烂了些,赞美道:“我们家姑娘啊人生的美,连着头发都长的格外漂亮。”

嬷嬷在身后点点头道:“娘娘是有福之人,奴婢在这宫里替这么多位娘娘梳头,娘娘您是奴婢见过面相最好的。”她盯着谢禾宁的眉眼看了一会儿,又叹息道:“娘娘从前经历太多苦难,今后定然能安稳富贵一生。”

谢禾宁淡然的笑了笑,

从今往后,都是安稳的好日子......

她从梳妆台中拿出几颗金瓜子赏赐给嬷嬷 ,嬷嬷连忙行礼致谢,说:“娘娘,吉时已到,您该出门了。”

谢禾宁点点头,迈出门时抬头看了看坤宁宫上瓦蓝的天。

宫门处站着一道熟悉地身影,她的母亲身着一品诰命夫人袍服站在銮驾边笑着看向她。

谢禾宁心口猛地一缩,几乎是一瞬间眼眶就红了起来。

自她父亲谢洵去世后,母亲就搬离了永宁侯府,搬离了京城,除了她被谢礽寻回宫的那次,她母亲一步也不愿再踏入这个令她愤恨伤心的地方。

她从来没有想过,母亲还会亲自来宫里看望她。

采薇细心地察觉到谢禾宁情绪变化,她握紧了谢禾宁的手安抚道:“姑娘你别怕,奴婢会一直跟在您身旁陪着您。”

谢禾宁在采薇的搀扶下缓步上前,她握住母亲的手,看着母亲慈爱的面容,泪水一直在眼眶中打转。

徐氏温柔的拂过谢禾宁的鬓角,安抚道:“我的阿宁就快要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