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6
他怕她为难有所顾忌,从始至终半分都不曾在她面前提起。那些纵横交错许愿牌掩盖住了他放在心底的秘密。
时光如梭,万事皆过,如梦似幻的回忆,连同过往种种都化作一缕青烟,随风吹过时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他们之间,仅此而已。
后来她不顾一切执意跟随谢礽返京,傅沉舟得知消息连发三封长信劝解她不要冲动行事。如今想来他那会儿定是被李昌烨困在京中出入困难,否则凭他的性格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他面前。
“我知道你心里一直都忘不了他,但他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无权无势的皇子,他贵为天子日后妻妾成群,你想要的幸福他给不了你。谢姑娘,你听我一句劝皇城黑暗,后宫吃人,你一旦回去就要和其他数不胜数的女人分享你丈夫的爱,忍耐他为了顾全大局而牺牲你,到那时你会觉得自己孤注一掷是对的吗?”
傅沉舟的母亲是皇帝亲封的郡主,自幼在宫里长大,他在很小的时候也见识过许多后宫女人的女人的惨淡的结局,他不是危言耸听,他的善意让她萌生了退却之心。
可那时的她满心里都装着李昌烨,再也顾不得其他,
“我知道那不是个好的选择,但在外的这三年身如浮萍的漂泊感无时无刻都在包围着我,使我感到不安。我想不论前路如何,我都要去闯一闯,因为离他近的地方才是我的归途。”
傅沉舟得到了她的回信后许久再也没有寄信过来,在她动身前他派人替他传信给她,
“无论何时何地,我会一直站在你身后,只要你愿意我会随时带你离开。”
谢禾宁拿着手中薄薄的信纸,觉得仿佛有千斤重。
有些情分,此生是注定无法偿还。
谢禾宁抬起头有些释怀的看向乐阳公主,“我不会后悔的,因为在我心里他仍旧是当初的那个他,从未变过。”
乐阳公主同她相视一笑,门外有宫人轻声过来传话,见谢禾宁坐在里面没有贸然打扰。
乐阳公主看向门前的人,探头问道,“什么事?”
“回公主殿下,太后接进宫的那位言家姑娘言云衿想求见公主,此刻正站在宫门前。”
乐阳公主疑惑地问道,“见我?她可说了有什么事?”
“言姑娘说,听闻谢姑娘今日也在长乐宫,她特意过来拜访。”
作者有话说:
不知道为什么这一章发了好几遍都没发出来,一直显示58章不存在,全文字数倒是增加了。大家要是能看见这一章的话评论我一下,看不见我就再改改,呜呜呜
第59章 恍悟
长乐宫的大门开了, 言云衿在宫人的指引下缓步走入殿中。
乐阳公主和谢禾宁见她只身前来,身边连一位相跟着的侍女都没有,一时间皆有些错愕。
言云衿今日穿着一身嫩绿色的宫装, 袖口处绣着精致的云鹤图。听闻她出生那日有仙鹤停留在家中后花园,人们视其为祥瑞, 更是认为此女将来贵不可言。
言云衿迈入殿中, 向乐阳公主行了礼,“公主万安, 近来天气炎热太后娘娘挂念宫里各位王爷公主,特意赏赐些解暑酸梅用来煮水喝, 云衿今日得空便将公主的那份送来。”
她扭过头看向一边的谢禾宁, 笑吟吟的开口道,“谢姑娘也安好。”
乐阳对这位突然来访的太后侄女心怀疑虑,酸梅熬煮甜汤最开始是当初谢禾宁在熬药材时无意间发现的,因为味道极好这种喝法便被保留了下来, 成为她和谢禾宁姐妹之间的小秘密。
显然这种事太后娘娘并不会知晓,言云衿是如何知道的她不清楚, 但听下人说言云衿早早就知道谢禾宁在此, 显然是冲着谢禾宁有备而来。
“如此, 那便有劳言姑娘亲自跑一趟了,芸汐快将这酸梅带下去煮碗梅子汤来给言姑娘尝一尝。”
支走了屋内的宫人,谢禾宁顺着乐阳公主的目光望去,眼看着门缝收拢,站起身迎了上去,“听闻言姑娘是特意过来寻我, 想来是有要是想谈, 此刻屋内只有我们三人, 姑娘有事但说无妨。”
言云衿看向谢禾宁,她对这位谢姑娘并不感到陌生,但实际上却还是第一次见到真人。从前她一直在想将谢朝云比下去,能与元敬皇后比肩的究竟是怎样的人物,此时站在她面前才恍然悟出滋味。
眉目清寂,白如瓷器,整个人像是一张水墨画,底色虽然是白的,却从中透着仙气。
“久闻谢姑娘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如我想的那般,姑娘当真容貌昳丽,比起元敬皇后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类似的话这些年谢禾宁听过太多了,她不排斥自己的皇后姑姑,只是不想外人总拿自己同长辈想比,她暗自叹了口气开口道,“言姑娘你今日前来......”
“谢姑娘,”言云衿打断了她的话突然正色的看着她,在她错愕的目光中缓缓跪下俯身道,“云衿今日前来和太后娘娘并无半分关系,是我自己有事相求于谢姑娘你。”
谢禾宁慌忙后退了几步,乐阳公主显然也没有料到被眼前变故惊的站起身,开口问道,“这可不是和规矩的礼数,你究竟是有什么事要说?”
言云衿抬起头,“我想求谢姑娘帮我救一个人。”
“求我救人,是什么人?”
“翰林院的编修谢延卿。”
谢禾宁思索了一下,觉得自己好像并不认识这号人物,正犹豫是不是谢家什么远方亲戚时又听言云衿说道。
“谢姑娘大可放心,谢延卿家远在永州不是什么高门大户,也并非出自陈郡谢氏一脉,他与姑娘你毫无干系。”
谢禾宁不自地搅缠住腰上的束带,轻道:“那你为何求我救他,他出了什么事?”
言云衿抬起头,“他拒绝了太后娘娘赐的婚得罪了皇上,被赐廷杖之刑。”
“赐婚?既然是太后娘娘选他做你的夫婿,他拒婚三哥哥也是在替太后娘娘出气,你为何不去求太后娘娘反倒来找禾宁姐姐?”乐阳公主疑惑地问道。
“公主您有所不知,谢延卿他是钟太傅生前提携的最后一位学生......”
乐阳公主顿了顿,回想起的确是有这么一号人物。钟太傅出自寒门,从政多年仍旧心系寒门子弟,总是每每会试过后总会亲自过去挑选优秀的学生加以提携,免得使真正的人才埋没在世家林立的官场里。
而这谢延卿便是受此恩惠由太傅亲选入翰林院,隆德十七年冬,麓安惨案,由太傅提携教育过的数十名官员学士死于这场灾祸之中,此事过后没多久钟太傅于朝堂之上撞柱身亡,以死明志。
侥幸逃过这一劫的除了受刑养伤的薛时卿,就只有这位当时被派遣去往顺天府的谢翰林。
钟太傅勤勉一生,虽只有一位关门弟子薛时卿,但多年来受他教诲的人愿跟随他为国效力的人不计其数,也算是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