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3
么些年,你们算一算经营一年的本钱是多少,剩下的,咱平均分。
你们愿意咱把事就捂在家里,你若不愿意,也好办,我们张扬出去,钱你们还是得给爹娘,你在村里就别想抬起头做人。”
王东智生怕王东林再反悔,老二有钱不差钱,他不一样,他要钱,不要公道。
“对,我听大哥的,我也是这个意思。”王东辉急忙附和着。
王桂花王大河夫妻俩面面相觑。
老大,谁再说老大没头脑耳根子软被一个婆娘骑在头上拉屎拉尿,人家那是真心的宠张大红!
看看这话说的天衣无缝。
威胁又恐吓,先礼后兵,妥妥的应了那句——会咬人的狗不叫。
“老四,你别看我,我也听大哥的,你说你回来的时候多可怜,是不是?日子都过来了,你贪爹娘的,爹娘亏待过你吗?
二哥对你多好,他给你出钱看好腿,不就是指望你回来在爹娘身边伺候吗?要不然,二哥帮你,他图啥?他能图你啥?”
王桂花看着王东胜那恨老四不成钢的样子,一个比一个说话好听。
“老四,娘今天做个坏人,这事就按你大哥说的来。娘知道你们辛苦,把你媳妇叫进来,除去本钱给你们的工钱,你应该给我和你爹多少钱,你当着你兄弟们的面,给了!这事也就了了。”
玉琳严斐回来,正屋的灯还亮着,加入几个女人尖锐撕扯的声音后,想不知道都难,还好自家离大庄有点距离。
“我看,这事还有的磨。”钱装到兜里掏出来可要费些功夫,严斐亲亲玉琳的脑袋,说:“你快点睡。”
王东林半夜回来,范亚娟睡的正香。
第二天,全院人就范亚娟正常起床,生火做早饭,收拾锅,烧了一大锅水,起面里揉了碱面,再醒发。
玉琳跟着严斐进山砍柴,顺便扫树叶。
等他们回来,范亚娟已经蒸了一壮翻卷馍馍。
“妈妈,我老远就闻到馍馍香了,等我,我不去山上了,我帮你蒸馍馍。中午蒸洋芋砸搅团。晚上吃洋芋包子。”玉琳背着大背篼小跑着去后院倒树叶,回来。
“好。都给你做着吃,你看你头上的汗,怎么这么爱出汗,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范亚娟面手在玉琳额头上试了试。
没发烧。
“你坐着剥蒜,我准备熟油辣椒,等会儿,我去厨房舀一盆酸菜。”公公婆婆才刚刚起来,厨房里吃早饭,现在去不是个时候。
“你把洋芋洗了,你奶奶拿来的半袋子大的留着,把你买的洗几个。”
“妈,几个咋够吃呢!最少三十个。”
小丫头一直就记了个吃,别说大人了,玉花和大娟今天都不说话了,范亚娟一笑说:“就是说说,你爱洗几个洗几个,怎么把你要吃饱呢。妈妈以前也没让你饿肚子,你现在天天惦记着吃呢?”
“那我怎么知道呢!”玉琳笑眯眯的说:“明天晚上就要放电影了,我们问问大爷爷看让不让大太婆也去趁个热闹,放的电影五几年的地道战有,六几年的一部,7几年和八零年的各一部,大家看看这二十年我们国家电影的变化。”
“你和严斐比你爸爸想的都周到。行,我去舀酸菜,给你奶奶先问问。”刚好有个话题老两口就没工夫生气了。
范亚娟一说,王大河王桂花果然转移了注意力,一心想着明天晚上放电影让老人也趁热闹的事,就把自家的事先放一边了。
“亚娟,谢谢玉琳和严斐,年轻人就是比我们老人有出息。”王大河端着碗起来,拿一块馍馍,端着就去村里找老大王大海说话了。
王桂花吃过早饭,来帮忙范亚娟蒸馍馍,他们两口子年纪大了,已经不走亲戚儿孙们走,自然不用做馍馍,现在家家日子好了,过年亲戚们拿来的馍馍都吃不完。
“我和你爸爸的意思,今年大年初一一定要先走你婆娘家,你婆昨晚都不吃饭了。”
“好,我给东林说。”
“奶奶,我有好酒,给舅爷们提上,他们现在够吃了吗?”玉琳听了问道。
“够了,玉米面够的,他们那边修路,交通好了,挣了钱可以买粮食吃。麦黄的时候,出去给人家割麦也能挣几块钱。你知道那地方背阴,麦割的迟些。”
“地里上上化肥,庄稼收成有保障。”范亚娟这几年一直自己种地,笑着说:
“牛牛和卷卷,两个小家伙一听下地挖土,拿上他们的背篼小锄头跑得比谁都快,你爸爸都追不上。
娘,大毛今年带着媳妇孩子去大疆看岳父了,自从来C省贺玉兰四五年没回过家了。”
“女人就是命苦,嫁到哪里家就在那里。”王桂花深表理解,“等牛牛和卷卷再大些,都能自己回家来了。
时间一转眼就二十年过了。也不知道那时候,我和你爸还不知道在不在——你婆说没受罪,现在人都不认了,可不也是受罪。”
“等中午了,给我婆做个酸菜拌汤端过去,我记得她喜欢吃拌汤。”
“放点点酸菜,做的清水一样,稀稀的,看她吃不吃!”真正是受罪呢。
玉琳默默无闻后院抱柴加火。
中午吃上心心念念的洋芋搅团,玉琳抱着被子睡了个短短的午觉,起来,跟着妈妈做洋芋猪肉豆腐木耳粉条包,三个人包了四扇笼屉,90几个包子。
王大河王东林吃过饭,给大太婆端了一碗,去守着人,现在每晚上他们都轮换着炕边守着。
古话说,老人去世的时候身边没有人的话,下辈子会没孩子。村里这时候家家人丁兴旺,从老人到年轻人都讲究得很。
太婆两个儿子,几十口的大家儿,对子孙仁厚,不用说大家也都愿意遵循着规矩。
王东林伺候着老人喝了点水,喂她吃了半个没放辣椒的包子,抱着她炕上坐了一会儿。
“东林,听话,你回去睡觉,我和你爸爸守着,万一有个事,还要你们跑路呢!”王大海想把王东林换下来。
“大伯,我不回去,我回去也睡不着,脑子里都是事,还不如在这里陪着我婆。”
王大海就佝偻着身子先回屋了。
王大河把火垒上的火拨了拨,添一点火炭子,这炭子无烟,不熏眼睛。
父子俩又说起自家的养鸡场。
王大河又不能埋怨老二给自己讨公道,他现在想得开,儿孙自有儿孙福。
手里有两个子儿总比什么没有的强。
“东林,你还年轻,我和你娘的意思,你跟亚娟跟着玉琳北城去,帮他们做生意,看孩子都成。我和你娘村里住惯了,这次,我准备把我和你娘分家。”
“这话再不说——你们老了,我回来就是给你们养老的。我在哪里你和娘在那里。不用别的兄弟一毛钱,我给你和娘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