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7


“等放暑假我去收。克祥,你赶快联系几个咱们一起的战友,组一个车队,具体叫几个人,今天下午去谈过就知道了。现在路况各方面不好,人尽量多叫点,拿上家伙事儿。”

王克祥听有自己一份,很快回服装店打电话。

玉琳严斐来到青岚饭店,对方已经在等,一斤新鲜的松茸对方给10块钱,玉琳就跟对方说从产地到北城运输需要5天,会不会影响品质。

小周翻译告诉她,说东西只要运到北城就可以,剩下的不需要玉琳操心。

玉琳来的时候,带了一些祥林镇的冬虫夏草黄芪当归,也拿了一本专门介绍药材和养生的医书。

“只收购松茸大家没有那么大的热情,这些药材都是道地药材,疗效各方面有保障,特别适合老年人养生食疗煲汤。你可以看一看,需要的话,我们可以保证质量。”

三个秘书对西装革履的光头外国人一顿介绍,那人好奇的看看药材,看看玉琳。

“石先生说可以。药材的价格按照采购价收购,如果药材效果好,之后会采购。所有手续我们来办。只是委托你代为采购。”

半月后,负责签合同的是赶鸭子上架的王克祥。

玉琳被单位派到桂省出差了,今年参加广交会的增设了竹编工艺,玉琳跟着相关考察团,去桂省的各个县市去挨个儿考察,要挑选出一两家工艺最精致的竹编参展赚外汇。

整个7月玉琳都在桂省转悠。

严斐一放假就找了一辆解放牌大汽车,王克祥直奔祥林镇,镇长还是孟泽,玉琳给镇长和金大爷葛队长三个带了重礼,嘱托他们照顾好严斐。

严斐联系到自己种药材的战友,采购了一批道地药材,先送回来给石先生送检。

等雨季来临,最好的松茸开始生长,严斐带着王克祥以及从全国各地赶来的10个老战友进村入户去收松茸。

松茸有一股特殊的味道,其实并不受当地人喜欢,除运输送货成本等严斐一斤定价5元。

收价购很高,家家户户大大小小白天都去丛林里捡菌子了。

好的红菇牛肝菌等严斐也收,就是价钱低,干货一斤5毛左右但盖不住东西多,野生的木耳能贵到一块二一斤。

各种杂菌每天能收上来五百斤干货。

王克祥看着堆积在库房的干蘑菇,着急了,这东西万一没有销路可就毁在手里了。

等松茸下来,严斐把500斤鲜货送到北京,石先生看了品相验货后,当即给了钱,这买卖才算开始。

严斐把钱交给王克祥,带着兄弟们继续原产地收货,他在北城带着石先生的翻译接货,原来租的仓库也派上用处,压满了各种菌子的干货。

严斐领着李老大看货后批发出去一部分,后来他发现南边来的人似乎很喜欢,问都不问价格就会买。

李老大就把严斐的这些货卖到南方,赚了一笔钱,又买进一批家用电器,摇身一变做起了家电买卖生意。

“严哥,以后有好生意一定带着小弟。”李老大给严斐结清货款,拿到玉琳送给他的一斤松茸和冬虫夏草,笑着说。

到10月底最后一茬松茸收完,王克祥带着10个兄弟一起回来,算一算账,这个石先生一共买走上万斤松茸,报税去成本付后赚了3万左右,严斐的菌菇有几千块。

分了账,大家各回各家。

严斐带着石先生11月再去谈明年药材收购计划,受到了当地镇府乃至村民上下一致的欢迎。

“严斐,玉琳怎么没来?”孟泽从6月盼到11月都没见到玉琳。

“她去参加广交会了。从10月15号开始到11月4号结束,明年你把药材准备好,万一石先生回国研究后要采购我们的药材,你们也有个心理准备,也可以申请参加春季4月15号到5月5号的交易会。”严斐难得一口气说这么多。

“好。这事我记着了。玉琳跟你结婚了吗?”孟泽一直以为严斐来收药材都是玉琳安排的。

严斐一看就不是做生意的人,倒是比他更像领导。

金大爷和葛洪也竖着耳朵听。

“结了,今年3月份领的结婚证。”

“喝酒喝酒!”孟泽放心了,感慨道:“我们这个镇的发展多亏了你们夫妻。现在制药厂的大部分药材从我们这里采购。人们家家户户开荒都种药材,日子比过去好多了。”

严斐陪着三个人一起喝了几杯。

喝醉了的金大爷笑着问严斐:“怎么玉琳没当上大官吗?”

“当上了。”严斐扶着老人家,笑应。

“那就好。玉琳是有大造化的人。”金大爷的儿子赶紧从严斐手里抢过老父亲不让他再乱说话。

第145章 第 145 章(二更)

◎电饭锅……◎

从桂省回来, 玉琳订了豆腐乳,辣椒酱,三花酒, 长枣, 银针茶放在河水街店里,卖的还不错。

减少了店里的服装进货量后,玉琳联系钱文通订了十几种丝巾,蚕丝被, 毛巾。

又订了一些五金杂货,酱油醋,糕点等,周边竹器厂订了摇椅,竹沙发,编织精美的花篮、提篮。

把服装店开成了百货商店。

等煤炭厂交了钥匙,办好房产证,玉琳把自己一楼的装修交给徐慧,去参观了他们宽敞明亮的三室一厅一厨一卫新房, 自己都有些喜欢了。

勿怪人们以后会从四合院搬进楼房,到底是方便整洁,视野好。

三大套房子越装修,徐慧心里越愧疚, 10月, 玉琳和严斐都不在北城, 徐慧和办好退休手续的严刚搬进了煤炭厂的房子。

斐晏和斐然也搬到自己的房子里住, 一家人都不会做饭, 不牵涉在哪里做饭吃的事, 斐然斐晏吃单位食堂。

9月, 老家来电话说大太婆和二太婆身体就不好了,王桂花和王大河给玉琳寄了一百斤自己磨的白面,并没有来北城。

11月9号严斐从祥林镇回来,玉琳也坐上了回北城的火车,参加了这次广交会,玉琳感受到国家各行各业井喷式蓬勃发展。

她用外汇卷买了几件外国电器,国产的碗筷碟杯,给范亚娟寄了两匹刚出来的弹力布以及毛巾袜子日用品。

“王玉琳,你这是搞批发吗?”白婷婷晃晃悠悠的过来,看到玉琳座位周围都是纸箱和包裹,嫌弃的说:“北城什么东西买不到,你这样大包小包的,吃不吃力,才省几个钱?”

白婷婷过来的时候,玉琳正在整理自己的订货本。

王永成李琼三个背后是跨国大工厂在广新建的代加工厂,生产的成衣跟世界水平一致,玉琳尽量选一些不太出格,简单大方的款式,尤其看好明年女士的春装和夏装。

见她还不走,没耐心的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