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


两个白面馍馍走娘家,二毛三毛年纪小走不了山路就在家里呆着。

刚刚分家,家里没有多少亲戚,二毛听到正房走爷爷家亲戚挺多的,也没有出来看热闹了。

三十晚上初一范亚娟只让懂事的大毛给王大河两口子磕头拜年,大毛得了两分钱的压岁钱。

张大红家三个都去了正屋,李桂芝甚至年夜饭也在正屋吃的,也是给了三个孩子的压岁钱。

二毛三毛没去,王桂花也没有给他们两个压岁钱。这让范亚娟心里有点不舒服。

“二毛,我们回来了。看外婆给你带了啥好吃的!”大毛一进大门就喊妹妹。

“啥好吃的?”二毛声音脆脆的答应。

“葡萄干,爆米花,米花糖,糖葫芦,还有米。”

“真的?”

范亚娟看女儿红扑扑笑脸,跟着说:“你哥不会骗你。还有猪肉和排骨呢。”

“你自己看。”大毛配合的放下背篼,给妹妹看。

小声说:“大舅说,等春天了,让你和三毛到家去玩,大表姐带你去掏鸟蛋,绑野鸡抓兔子。”

“太好了。”二毛接过妈妈给的糖葫芦。

“甜吧!”大毛见妹妹开心了,松了一口气。

自从妹妹被奶奶说了就一直不敢说话无精打采,这下终于好了。

“妈妈,我们明天包饺子吧!”二毛要吃的了,范亚娟跟大儿子一样也松了一口气。

初三一早起来,范亚娟去自留地里翻了地,早早地回来,准备饺子馅。

馅儿准备了2样,一样洋芋蒜苗肉,一样白菜肉馅,二毛带着三毛村里玩回来,范亚娟已经开始包饺子了。

“妈妈,我们也要学包饺子。”二毛帮三毛一边洗手一边说,“妈妈,你得教我做饭,等春天农忙,我就可以给大家做饭了。”

“好,我教你擀面。”范亚娟笑着答应,今年村小学是正月十八开学,大毛要上学,她要下地挣工分,看三毛照顾家里的活儿就只能交给闺女。

三毛跟着姐姐有样学样的包饺子,别看,他手还挺巧,包的圆饺子并没有露馅儿。

“毛毛,你包的饺子真好,继续包,我们三个人一会儿就包好了。”

三毛笑的腼腆又开心,跟着二毛一个又一个接着包饺子,范亚娟偷笑女儿哄小儿子,不过,看这小子肯上当好好学着包也没说什么。

大毛一背篼柴背回来,范亚娟开始煮饺子,有饺子就不用炒菜。

圆滚滚的饺子出锅,趁着热乎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香,点上一点点醋,味道更鲜。

“妈妈,你哪里来的醋?”二毛惊奇的抬头,看着范亚娟手里的竹筒。

“你外婆给的。快尝尝。”范亚娟神秘兮兮,给三毛碗里也倒一点。

“好好吃。”二毛夹一个饺子沾一沾,好吃,饺子又是另外一种味道。

“是饺子好吃,还是醋好吃?”大毛看妹妹吃什么都香,小小的人很满足。

“饺子好吃,醋也好吃。”二毛翘着眼尾,得意道:“怎么呢?”

“好吃你就多吃点。”

白面饺子好吃,范亚娟做的也不多,一个人十几个也就吃完了,这已经算是奢侈的吃掉半个白面。

第23章 第 23 章

◎出乎二毛意料的是,范亚娟做了一道洋芋拨拉子深得二毛喜欢。洗干净切好的洋芋下锅,撒上杂面!◎

后面十天可能不是节节就是杂面了。

出乎二毛意料的是,范亚娟做了一道洋芋拨拉子深得二毛喜欢。

洗干净切好的洋芋下锅,撒上杂面,一锅煮,等洋芋煮熟了,用铲子将洋芋铲成小块点点。

下油,炒香辣椒蒜苗做蘸水。

绵软香甜。

“妈妈,超级好吃!”

“明天给你变个花样,每天给你做不重样的吃食。”

范亚娟见二毛喜欢,又做了洋芋搅团,熟的洋芋碾成泥,用力擀,只到拉丝,铲到碗里配上炒香的酸菜油辣椒,又是一顿美食。

二毛觉得不是饭好吃,是妈妈做的饭好吃。

正月十四这天,范亚娟一大早起床去推磨,专门磨了十斤麦子。

先推下来的面白,专门装一些放下,再接着都磨成黑面。

用萝过滤出麸皮。

回家,范亚娟用白面做个面团,黑面做个面团,再和了一个玉米面和黄豆面的面团。

用熟洋芋也和了个面团。

四个面团和面的时候都放了适量的盐和花椒面。

四个面团搓成厚厚的长条,再两个叠在一起中间蘸水上锅蒸,出来就是假肉。

范亚娟为了像真,将假肉切成片,用油一个一个煎到两面金黄焦脆。

“好吃的。妈妈,你是什么宝藏妈妈,怎么啥饭都会做!”二毛觉得口感有点烤面筋的味道,又香又脆。

“想不想学,以后都教给你。”

“妈妈,我要学的。”二毛躲在范亚娟怀里撒娇,妈妈变着法子哄自己高兴,咋能让妈妈伤心。

一顿黄豆面节节吃过后,今年的元宵节也就过了。

二毛和三毛晚上跟村里的小伙伴趁月色完了半夜的捉迷藏。

大毛听古话等他们一起回家。

正月十八开学,大毛报名,二毛和三毛也跟着他来大场上玩,水泉村是五十户人家的大庄,满村的孩子有五十几个,村小大名叫水泉小学,有三个班,有一二三3个年级,一共就王东胜和林美丽两个老师,原来的老师不教了嫌工资低回家下地挣工分了。

以前是每个月5块钱,没有工分,现在不发钱,村里补助6个工分一天,一周补助5天,星期六星期天没有。

范亚娟每天要下地干活,除了挑水磨面等重活,剩下的大部分轻松活就交给大毛二毛和三毛。

二月中旬,天气回暖,大地长出新绿,一派生机勃勃。

二毛要养猪,范亚娟买了两头小猪回来,一头交任务猪,猪要养到120斤以上才算钱,养10个月左右大概换40块钱和二百斤玉米,一头自家过年杀年猪。

二毛又从王奶奶家换了3只鸡养着。

养猪没有饲料,猪能吃上的只有地里的猪草,所以村里人都不爱养,自己都没得粮食吃,根本养不起。

鸡吃得少,每家恨不得多养几只,大家都知道鸡蛋是城里人的高级营养品。

村里人俗称“鸡屁股银行”,家里的盐、火柴等零碎都要用鸡蛋换。

镇上供销社长年收鸡蛋,现在天气冷,一个鸡蛋2分钱,夏天鸡产蛋多了要便宜点。

每天早上二毛都带着三毛下地割猪草,害怕村里人说闲话还不敢跟着范亚娟。

等大背篼猪草满了来跟范亚娟说一声,中午范亚娟下工背回来,这时候,二毛就牵着三毛回自家的自留地捣鼓。

村里组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