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


,地里的菜这一茬大家一起吃,冬天种的菜各家吃各家的。

给谁也不惯那毛病。

今儿个都分开做饭了,就老二家的给我们端了饭菜来,以后能照顾多照顾着些。”

“老头子,你到底咋想的吗?我们不跟老大住,也不跟老五住,到老了咋办呢么?”

王老头拿出旱烟杆,慢慢点上烟,“我才五十不到,你四十九,我拿十个工分,养老去还早着。你别担心我有主意。”

“哎,你说这老二到底咋去了么,这么久不回来,也不带个信。我看老二家的前头没有精神,这几天倒是精神头好的很。”

王老头又不能跟着老伴议论儿媳妇的事情,就说:“你自己坐会儿,我出去溜达一下。看保管室有没有人偷东西。就怕老鼠吃了好粮。”

“老鼠年年好吃粮,你也拿它没办法!”王桂花见话说的好好地人就走了,一边收拾一边不满的低声道。

范亚娟想了想,还是将盆子里的白面做纯白面花馍馍,连面口袋都抖了,大毛看得可心疼,都快心疼死了。

“二毛毛,你以后做饭哥给你取面。”大毛又害怕打击了二毛做饭的积极性,又说:“你个子小,手上没力气,万一把面撒了也不好,哥帮你。”

对这借口二毛心里嗤之以鼻,脸上乐呵呵,说:“那哥,以后你和面,擀面,我烧水做菜。”

二毛甚至连三毛也不放过,“三毛就生火,架火,平时还要跟着我一起去坡上捡柴。”

范亚娟不管小孩子的事,问王桂花要了老面酵子化水添面继续和面,天气热,连赶着夜里把花馍馍做出来。

这时候农村,打了新麦子有上熟的习俗,就是出嫁的女儿给娘家送新麦面的花馍馍。

当然了,有好礼的也可以一起送娘家去,礼越好说明女儿在婆家过得越好。

“老二家的,昨晚上就做花馍馍了?啥时候去大老虎梁坐娘家啊?”张大红是个鼻子尖的。

“就这一两天,花馍馍虽说好放,但放的久了就没有白面味儿了,也不好吃了。”

这时,王桂花从正屋里出来,她啥也没说,张大红只觉的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也气恼老二家的分家确实硬气不少。

哼,锅还是她帮忙带的。

“老二啊,二毛包的饺子好吃,你爸说让孩子学手艺的时候省着点,老二能挣也要省着吃。”没忍住又说了一句,“前几年饥荒的事情都忘了!”

“娘,晓得了。二毛第一次做饭没把握,后面我看着她。费了娘好些油盐。”范亚娟心里偷笑,婆婆今次破天荒的忍住没骂人,一来是分家了,二来二毛还是厉害的呢。

小家伙那嘴甜的也不知道像了谁。

“娘啊,你是不是喊我吖?”二毛听到妈妈话里含笑,立刻从炕上爬起来。

“二毛,快穿鞋吃早饭了。”

今天的早饭,是没有油的青菜杂面糊糊,二毛勉勉强强吃了一碗,大毛三毛也吃的慢。

“二毛三毛,你们今天自己在家饿了就吃盆子里的圈圈,我和你哥走你舅舅家走亲戚,晚上就回来了。”

“我要去,我也要去。”二毛争抢着说,“我自己走路,不要人背,我发誓。”

“你说的好听,走着走着就要我背,去年去就我背你回来的。这次不行。老虎梁远着呢都是深山老林,有吃人的狼和老虎,带着你,我和你哥跑不快。”

二毛觉得可惜,这可就没办法了。

二毛哪里知道妈妈是去打秋风的,家里没有油盐,又刚刚分家啥啥都缺。

“那等我大了,我自己走着去。”

大毛摇头,小孩子就是小孩子,大人说什么听什么。

二毛羡慕的目送妈妈和哥哥走亲戚去了。

范亚娟下午就回来了,跟着一起来的还有大舅舅和小舅舅,大舅舅背着一背架的木板柴火,小舅舅背着一个红木大箱子和四个靠背椅,妈妈手里提着一个布口袋透出一个鸡脑袋,哥哥背着一背篼柴火。

“二毛,怎么不到舅舅家去呢,你表姐惦记你呢。”大舅放下背篼,黝黑的脸上憨憨的笑。

“大舅舅,小舅舅,妈妈说等我长大了就带我去舅舅家。”二毛害羞的躲着小舅舅要抱她的手。

“娟,二毛三毛长高了,孩子们长得真快。”

“嘿,我看着差不多。你们先坐着,我给烧水倒茶。”范亚娟说话,生火做饭。

吃了饭,两个舅舅背着空背架走了,大毛带着三毛去送。

范亚娟将从娘家拿来的东西一边整理,一边放在新箱子里,有半斤粗盐,半大缸子的猪油,有十来斤玉米面,还有一些调料,红辣椒面有半斤,一把葱和一抱青菜。

又出门把大毛背篼的柴卸了,从背篼底下取出个白布口袋,二毛好奇伸着脑袋一看,居然是长粒大米!

“这两斤大米是外婆偷偷给你们装的,明儿早上给你们三个熬点粥喝。”范亚娟点了点女儿小小的鼻头,笑着说:“不能让舅妈们知道了。另外,外婆还给你们一人五毛钱,让你们买糖吃。”

二毛赶紧伸手,“妈妈,外婆给的五毛钱给我吧,我自己保管,想吃的时候我自己去买。”

猜一猜,范亚娟给钱了吗?

给了。

她真的给了,只不过给的不是五毛,而是两毛。

“2毛可以买三颗水果糖,也别惦记着上镇上花,你太婆手里就有糖,你等会儿领着三毛去买。”

太婆居然偷偷做生意?

第13章 第 13 章

◎两个舅舅又背着柴火木板来家里了,又给家里拿了五十斤的洋芋。“二毛,好好看着,舅舅给你……◎

没两天,两个舅舅又背着柴火木板来家里了,又给家里拿了五十斤的洋芋。

“二毛,好好看着,舅舅给你搭个小厨房。”两个人说着就开工了。

围绕着门口的灶台,在房檐底下开始四周钉木桩,定好后比划了尺寸,又去搬土砖,先结实的垒好灶台,再搭个斜斜的房顶盖上薄薄的一层木板,做一个柴火木门。

为了美观,这个小厨房做的窄,顺长一个灶台再放一个板凳,案板水桶什么的还是要放在屋里。

有两个好处,一个是下雨的时候做饭不会淋雨,再一个防君子不防小人——做好吃的也没那么显眼了。

张大红和李桂芝参观了参观,回去就央求着老大和老三一家做一个棚棚。

王东胜要做大点被王桂花骂了一顿。

“你看看院子多大,老五你再盖那么大的厨房,你煮龙肉啊你,我都不屑的骂你。”

王桂花骂的王东胜连连告饶,比照二毛家的大小在自家门口搭了个小厨房。

下了一场雨,地里的黄豆出来了,大人天天下地锄黄豆,二毛带着三毛跟着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