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
这秘密,前世今生,我于你只有感激不尽。”
“我……才不要你的感谢!”
话音刚落八阎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李琰看着怀里的顾清明,眉头总算舒展开来。
李琰踏入内殿的瞬间,各处烛火便陡然升起,轻手轻脚把顾清明放在柔软的床塌上,烛光辉映下那敞开衣领里的肩窝惑人得很,脖颈的线条格外细长柔美,简直是玉颈生香,李琰凑上去用鼻尖蹭了蹭,根本舍不得往那光洁柔滑的皮肤咬去。
只听顾清明闷哼一声,似乎是察觉到这近在咫尺的缠绵春意,难耐却又享受这种亲昵的把戏。
李琰伸手扣住那小巧的下巴,覆上了如饥似渴的吻。
“唔……哼嗯……”
俯身看着身下人意犹未尽的样子,不由得轻笑出声。
“果然,总是这般经不起挑逗,别装睡了。”
顾清明微微睁开左眼观察着四周,发现只剩他俩后才睁开那双水灵动人的大眼睛。
“你怎么知道……”
李琰与那八阎王所说的一字一句都听得清清楚楚,即便李琰并未做任何对不起他的事,可顾清明还是有些吃味。
“六殿下可真是桃花泛滥。”
李琰见塌上的顾清明神情古怪别扭,只觉得这幅模样分外可爱,忍不住往那娇软玉嫩的脸蛋上吧唧亲了一口。
“你干嘛!”
“亲你。”
顾清明伸出掌心堵住李琰的嘴,试图从对方的束缚中逃脱出去。
“不准亲!”
李琰见他不老实,直接将计就计拥住了闹脾气的顾清明,护着脖颈搂到了面前。
“为何不准?”
“就是不准!不准!”
“那……你亲我。”
李琰轻盈一翻就把顾清明带倒在了身上,重力失衡下顾清明直直就吻了下去,触碰到那勾起的嘴角简直气不打一出来。
“亲到了。”
顾清明心中暗骂:李琰这个老六,爱咬文嚼字得很!
李琰不知为何笑得像孩童得了玩具般,一瞬间那梦境中少年稚气的模样在脑海中浮现,顾清明胸膛里的那颗早已不再跳动的心忽然重重一落。
“所以前世……你真的是因我而死的吗?”
李琰眼中的悲痛在此时无限放大,那种无边无际盲目的思念就如深海溺毙的窒息感再次袭来。
“不。”
“是我害死了你。”
/11/前世虐恋百年悔*长腿11老啊姨11
地府既无阴晴雨雪,也无春夏秋冬,只有阵阵阴风吹进窗檐,拂起烛光摇曳不休,顾清明趴在李琰身上,看着纱帐外的点点红光。
“我前世是个怎样的人?长得好看吗?”
李琰捏着那泛红的耳垂,又挑起顾清明鬓边碎发把玩。
“好看,特别好看。”
元真年间天下太平,天子爱民勤政,万民安居乐业。偶尔贼寇来犯,有猛将强兵击退,风调雨顺,海晏河清。
太子李琰天资聪颖,年仅十四便文能执笔安天下,武能骑射赛武将。储君文武兼济还宅心仁厚,大国崛起指日可待。
惊蛰春醒,桃花尽开,太子李琰出宫至兵营练武场,向武将之首单飞羽请教马术。
李琰一下车辇,就看到几个稚童正追着一位与他年岁相当的男孩,李琰便有些奇怪,停住了脚步。
只见黄口小儿从地上抓起石子,砸向了被围在中间的少年,那人只裹着破烂不堪的粗麻小褂,露出的手臂满是伤痕累累,李琰不忍径直向那群孩童走去,身边的太监立马卑躬屈膝碎步跟在身后,瞪着大眼向那些不知是非的孩童责骂驱赶。
李琰看着那全身发抖的少年郎,正要伸手去扶,却看对方更缩起了身子,不知该如何是好,便轻声细语安抚道:“别怕。”
太监也扯着嗓子附和着:“这位是太子殿下。”
那少年终于抬起了脸,血污和尘土都蒙住了面容,嘴角干裂得似乎都张不开,只有一水汪汪的眼睛无辜且纯净。
李琰的心似乎也被投了几块小石子,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军帐里单将军挑帘而出,见到当朝太子正对着个乞儿说话,立马跨步过来就要拎起那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野孩子。
李琰立刻制止了对方,并开口询问为何会有垂髫孩童以小欺大,单飞羽只顾厉兵秣马,哪知道这些七零八碎的小事,便传了个小兵头子前来解释。
那小兵头一看是太子来问,吓得跪在地上磕起了头,说自己只知道这少年是顾将军庶出之子,顾将军在战场马革裹尸后,夫人便来军营讨要说法,按照当朝律法便发放了抚恤银两,可谁知大夫人说妾室已死,她要投靠娘家无法照料,就把这孩子扔在了军营里。
“那怎无人照料?他约莫已有十二三岁,已经到了可以从军的年纪。”
那兵头不敢再答,李琰便知定是营内风气不正,侧身向那少年继续轻声说道:“你有何委屈不妨说与我。”
“我…我好饿……”
忽而春风四起,桃花散尽,太子手捻落在衣袖上的桃花瓣,向那少年伸出了手。
太子救一乞儿,与之同桌共飨,而后带回宫中,设为随身伴读,乞儿冰雪聪明,愈得太子之心。
这段佳话相传甚广,尤其是在太子弱冠之年被算计,那乞儿提前识破上禀皇帝,太子才逃脱奸人杀害,至此后这位伴读名声赫赫。全都城传出这位太子伴读乃是为国捐躯的顾将军庶子,随了其生母青楼头牌妓子的美艳,才智过人还有着绝色容颜,连皇子公主甚至连妃嫔们都要去那东宫一睹风采。
“清明,今日皇妹又来寻你,我说你患了风寒,便将她赶回去了。”
李琰支起下巴在书案上,看着那玉簪束发的清瘦少年郎正理着书阁上的古籍,那温柔似水的眉眼里并无反应,李琰便有些气恼,扔下了手里的毛笔,跨几大步伸手圈住了那人的细腰。
“殿下……勿要在此…….”
李琰心中一喜,凑到那玲珑小耳边吻了吻,“书房不可,那寝宫便是行了!”
顾清明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太子一把抱起入了寝宫。
说起太子怎会与伴读厮混在一起,还得是那敌国细作的功劳。那日中秋佳节,皇宫宴请文臣武将共赏月宴,却有细作伪装成舞女,故意在太子面前献殷勤,在酒盏里下了春情散,待太子情欲发作之际行刺杀之事。
宴席上太子从不曾如此贪杯过,顾清明觉得不对劲,便提前打点了回宫的轿夫候着,等回去就想法子让太子离席,可等到顾清明回去的时候那位置上已经没了太子的身影,急得他只身跑回了东宫。那守门的太监才看太子拥着舞女回来,便以为是太子要宠幸那女子,怎么说都不让这个没有眼力见的伴读进去。
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