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1


三不知,就想着来蹭一下课,反正我们承诺了考不上就退学费。”

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属于无效的客户群体。

“大姐,其实这补课也不是容易的事情,里面门门道道还挺多的呢。”

“这才哪里到哪里啊,不要灰心,赚钱哪有不辛苦的。”

江澜想了想,又鼓励地说道:“这一批的学生收进来之后,咱们赚到的钱就足够把爸妈他们从村里接过来了。”

江沫闻言,顿时又信心满满了。

解决了招生的生源问题之后,江澜就开始弄教案和出试卷了。

眼下给学生印试卷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儿,刻版一般由老师亲自完成,从刻版到印刷全是手工。

老师需要把卷子的内容刻到蜡纸上,然后用油印机一页页地印出来。

一支笔,一块刻板,一张蜡纸,一架油印机,这些就是制作试卷的全套用具。

这打印机看来是不能少啊,眼下学生不多还能手工应付一下。

要是学生多起来,江澜想着自己也没有太多的时间。

同时期,世界上其他的国家已经发明了打印机,甚至已经研究出了激光打印机。

只是因为生产成本和耗材的关系,激光打印机并未成为主流,如今反倒是喷墨打印机的天下。

正常情况下,要等到计算机推广开来之后,激光打印机才会慢慢成为主流打印产品。

眼下国内已经引进了不少的计算机,然而激光打印技术,在华国还是一片空白。

于是江澜又走上了发明道路,她画了图纸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老师,准备找个投资方。

对于这个爱折腾的学生,老师是又爱又恨。

天才嘛,总是跟正常人不一样,忍忍就过去了。

被江澜折磨得不行的老师,如今已经学会了自我安慰,这也算是一种进步。

就是……感觉到有那么一点点的心酸。

“这是激光打印机?你自己设计的?”

“是的,我打算找个投资商帮忙生产一下,您觉得可行吗?”

江澜讨好地笑了笑,“老师,您也知道我就是个穷学生,在业内也不算是太有名气,这投资商肯定不会卖我面子的。”

“然后你就指望我去给你冲锋陷阵啊?”

“那您人脉圈子比广多了,我只有找您出面啊。”

“行了行了,你这丫头是猴精猴精的。这东西我帮你问问几个搞发明的朋友,估计他们有路子。”

“辛苦您了,到时候给您包个大红包。”

对方白了江澜一眼,“你少气我就行了,我可不敢要你这个财迷的红包。”

【这才是正常的科研情况,慧眼识英雄的人其实真不多。】

【除非是能改变世界的发明,或者是有领导特别欣赏,一般的发明连问世的机会都没有。】

【研究人员有一个能够被批量生产的发明,就能吃一辈子了。】

江澜也是深谙此道,所以很多时候要么就是有重磅级的发明,直接跟国家爸爸合作。

要么就是自己搞钱,自己养自己的科研成果。

现在有人脉有资源不用白不用,实在不行她再自己想办法呗。

江澜觉得自己现在像个职场老油条,以前总想着自己出头,单枪匹马把事情干了。

如今倒是变得圆滑起来,任务是任务,生活是生活,不想把自己搞得太累。

能让别人代劳的事情,就让别人去做,这样她就轻松许多。

老师傅就是老师傅,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

江澜老师出马之后,没多久就有几家厂家联系她。

几个厂家都表示对她研发的产品有兴趣,想要谈一下投资的事情。

厂家以为她是不谙世事的学术派,谁知道她狡猾又精明,一点都不好忽悠。

江姐在这么多位面摸爬滚打过来了,练就了一身的本事,早就不是那个只知道科研学术的“傻”知识分子了。

除非她愿意,否则谁也别想在她手里得到好处。

激光打印机的事情,让江澜又有了一笔巨大的收入,顿时她手头也宽裕了不少。

手头宽裕之后,她就想着再买几个房子,然后把家里人都接过来。

电话打回了村里,江爸江妈都很高兴,然而他们犹豫再三,还是决定留在石头村。

“你爷爷奶奶都年纪大了,咱们要是走了,那就真的见一面少一面了。”

“你们年轻人在外面闯闯也好,我和你爸爸年纪大了。而且我们这一辈子就只会种地,B市是好地方,可是我们人生地不熟的,就算了吧。”

老一辈的故土难离,江澜表示理解,也没有强求。

江渲和江湎也同样面临着抉择,她们在当地过得其实还不错。

如果要去B市就意味着重新开始,她们内心也有些彷徨。

“去吧去吧,大姐不会害咱们,有什么可舍不得的?”

“好,那就去吧。”

江渲和江湎还是下定了决心,坐上去了B市的火车。

这一趟对她们来说是一场挑战,同样也将改变她们的命运。

江渲和江湎来了之后,江家的几个姐妹总算是齐全了。

人多力量大,大家身上的担子反而是轻了。

江澜问询过两人的意见,最终江渲留在家里帮忙开补习班。

而江湎则是在附近的地方找了店铺,又开始做起了她最擅长的事情。

第520章 年代之我是家里的大姐36

天赋是老天爷送给每个人的礼物,而每个人的礼物又是那么的不同。

江湎的厨艺,在石头村的时候并未有太多人察觉,村民们最多觉得她烧菜比之前的大厨要好吃一些罢了。

开了店之后,江湎的厨艺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B市的客人,大多数都是双职工家庭,基本脱离了温饱线。

他们时不时会去小馆子打个牙祭,改善一下伙食。

面对这些挑剔的食客,江湎的态度特别的好。

她总是能够听取他们的意见,不断改良自己的菜品。

她的天赋,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逐渐显现出来。

随着江湎的菜越做越好吃,她开的饭店的名头也是越来越响亮,甚至有老饕从很远的地方过来品尝。

最开始的一个月,江湎还担心自己放弃了村里的铁饭碗来B市有点冒险,怕自己不适应大城市的生活。

结果过了几个月,她已经乐不思蜀了。

每天江湎看着自己的营业额不断上升,心里那叫一个满足啊。

果然信大姐的准没错,要是在村里,她也就拿着几十块钱的死工资。

如今到了B市,她一天的流水就有上百块。

去掉房租什么的成本,一个月甚至可以赚一千多。

哎呀,B市真是个好地方,江湎承认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