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9


般大吗?

那姚御史没有被打死,真是算他命大。

工部尚书停止胡思乱想,接过江澜手中的粉末,将另外一只手中的粉末放在一起进行对比。

“果真如此,完好的混凝土粉末更白一些。”

“大人,下官怀疑此事是有人在做手脚。”江澜放低了声音。

“混凝土材料的搅拌比例,工部都是有严格规定的,也有专门的人员守着,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比例失衡的问题,这些工匠不至于如此大胆。”

工部尚书瞬间沉默了,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真算不上小。

如今看起来影响不大,可若是不合格的混凝土全部用于浇筑堤坝,造成汛期决堤就是大事了。

“大人,我江澜算什么,何需对方费这么大的功夫?若这事是冲着您,或者是冲着咱们工部来的呢?”

工部尚书神色一凛,没错……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工部这些时日颇受圣上的重视,其他几个部的人就没有想法吗?

还有自己这工部尚书的位置,难道没有人眼馋吗?

“大人,工部造纸一事,牵扯面太广,得罪的人也太多了。”

曦国皇族与世家的矛盾由来已久,皇族虽为天下之主,很多时候却要受到世家的掣肘。

世家把持着书籍纸张的流通,导致曦国科举来科举去,最后选拔出来的九成人才还是世家子。

江澜一直都知道世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宠。

熹正帝给她的宠,就像是空中楼阁,这不是实打实的欣赏,更像是在树立一种典型。

熹正帝向着世人传输着一些信息:只要有才华,女子也可以在朝为官,不受歧视。

只要忠心耿耿,工部同样可以得到重用,不再是垫底。

臣子的一切荣宠都来自于帝王,臣子也应当为帝王效忠才是。

工部尚书笑了笑,“这不是你该考虑的事情,我们工部向来只重民生工程,不轻易站队,我们只效忠于圣上,”

“有道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这人都打上门来了,若我们不回击回去,岂不是显得我们很无能。”

“此事本官心中有数。”

江澜闻言,很识趣的闭嘴了。

次日,工部尚书在小朝会结束之后,跟熹正帝进行了一次密谈。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说的,反正几天后,朝堂又清洗了一批官员,其中跟江澜不对付的姚御史也在其中。

熹正帝也是当着众朝臣的面,给工部正了名,也给江澜正了名。

既然京都已经得到了验证,水泥和混凝土是可用的,且对于水利是有大用处的,那么接下来就可以全国推广开来了。

已经成熟的事业线,江澜就放手让工部的其他同僚去负责了,如今她又开始做新的研究了。

疏通河道需要用到火药,但是火药这样的东西,危害性太高。

江澜不想熹正帝用火药来满足自己争霸的野心,所以她拐弯抹角的想要修改一下配方,让这个火药成本高一点。

经过了多次的比例调配,江澜终于在硫磺、木碳、硝石的基础上,改良出来了一个新的配方,其中用到了曦国比较稀有的汞和一些年代比较久远的硅藻土。

除此之外,她还在里面加入了不少可有可无的东西,保证这个配方不被轻易破解。

如果说木牛流马是辅助用具,水泥混凝土是民生用具,那火药就是重型杀伤性武器,是名副其实的国之利器了。

江澜把火药研究出来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告知工部尚书。

而是直接带着两罐黑火药,去了河道那边,轻飘飘地把河道边上一块十几米高的巨石给炸得粉碎。

“轰隆隆”炸掉的是巨石吗?

炸掉的是所有工部官员的心啊!

工部尚书不知道自己一没看着江澜,她就出去搞事情了,吓得赶紧把她叫了回来。

然后又连忙上了奏折,把这件事告知了熹正帝。

折子呈上去没多久,熹正帝就急急忙忙赶到工部来了。

“江澜,快让朕看看,是何物有如此巨大的威力?”

江澜从自己的书桌底下掏出两个黑色的瓦罐,吓得熹正帝的护卫差点冲上来护驾。

“这里不方便去外面吧。”

几人来到一个空旷的地方,不远处刚好有个假山,看着好像挺贵的样子。

江澜犹豫了一下,真的要把它给炸了吗?

“放心,一座假山而已,炸了就炸了,朕难道还会让你赔?”

“江澜,还不快点,圣上等着呢。”

工部尚书连忙催促,提醒江澜正经一点,不要再耍宝了。

“圣上,您退后一些,我怕伤到您。”

熹正帝哈哈大笑,“怕什么,朕岂是……”

随着“砰”的一声,“轰”的一声巨响,把在场的人都震得不轻。

侍卫冲到了熹正帝的前面,警惕地看着周围。

“走开,小小场面,朕有何惧。”

浓烟散去,原本假山的地方,已经被夷为平地,只留下了几块破碎的石块,安静的躺在平地之上。

“好好好!有此物助阵,我曦国何愁不兴啊!赏赏赏,朕要重赏江爱卿,一定要重赏!”

“圣上,微臣以为……”

江澜还想解释一下,火药造价的问题,就被尚书给拦截了。

“傻站着干什么?赶快谢恩啊!”

被赶鸭子上架的江澜,没有再坚持,立马跪下磕头谢恩。

第173章 古代位面之恋爱脑起开33

江澜凭借着火药,得到了县子的爵位。

虽然是正五品最低级的爵位,比她现在的官职还要低,但是爵位是可以世袭的啊。

江澜不声不响给自己又挣了一个爵位回来。

元青词还在翰林院里做卑微的打杂小官,他感觉到有些窒息。

“澜澜姐,你说我要不要申请外放?”

外放这个事情,元青词是深思熟虑过的。

留在京都虽然清闲,但是要做出成绩很难,他也没有根基,竞争不过别人。

还不如选择外放,出去历练几年,反倒是有出路。

江澜对这个事情倒是看得很开。

“要不要外放,取决于你自己的选择。如果想做一些利国利民的实事,就去外放吧。京都官场,不是我们这些人可以轻易插手的,不要磨灭你的初心。”

读书之人,谁人没有报国之心,谁人没有爱国之魂?

但走上官场之后,会发现很多时候身不由己。

不想随波逐流,要么就强大到能够独当一面,要么就是避开纷争,另寻出路。

“可是我外放了之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来。”

元青词当然是有别的顾虑,虽说男儿志在四方,儿女情长是小事。

可说到底那些事业有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