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98


,收了人家的特产,每年都要回一大堆的礼,再给人家把路费报了。

两边虽然离得远,常年见不到面,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依然维持着不错的关系。

“妈妈,一会儿见了客人,我得喊什么啊?”狄嘀嘀问。

每次要见到陌生客人,狄嘀嘀和狄嘀嗒都得在进门之前问清楚。

“这次来的是你太姥爷的侄子和侄孙。我要叫堂伯和堂哥,你们直接喊姥爷和舅舅就行了。”

于童说完,自己都快被这复杂的亲戚关系绕晕了。

好在狄嘀嘀和狄嘀嗒是从小身经百战的,见过的亲戚没有一百也有五十了。

进门以后对着陌生亲戚准确喊人,顺带着拜年,轻轻松松就圆满完成了认亲任务。

于童发现爷爷的眼睛有点红,便拉着老太太小声问:“我爷怎么哭了?不会是见到亲侄子太激动了吧?”

这老爷子最近几年确实有点多愁善感。

“哎,”老太太抹了抹眼角,“你知道你堂伯他们为什么今年又跑来北京拜年了?”

“是老家那边有什么事么?”

于童刚才仔细打量了,这个堂伯长得黑瘦,头发半白,瞧着也是六十多的人了。

这把年纪还要在过年前亲自往北京跑一趟,必然是有什么紧要的事。

“你爷爷老家那边,接到了通知,因为要修建长江三峡工程,今年全县都得移民。”老太太说着说着就哭了,“你爷爷亲人的坟都在那边呢,他爸妈,他大哥和妹妹,全葬在那里。要是整个村子都移民了,别说给他们扫墓上坟了,三峡正式放水以后,老家那些坟头全得被淹了。”

老头老太太都八十多了,越是这个年纪,越是听不得这些话。

老太太在这边哭,老爷子也在外面跟头发半白的侄子抱头痛哭。

狄嘀嘀不懂大人为什么要哭,但是看太姥爷哭得伤心,她情绪敏感,也陪着太姥爷哭了起来。

于童和狄思科被这满屋子老老少少,哭得头都大了。

于爷爷拍着侄子的手说:“你们做得对,三峡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响应政府号召,移民去新家园是对的,是对的……”

老爷子颤颤巍巍地拉着侄子说:“就是可惜了你爸和你爷爷他们,本来我都跟宝塔说好了,等我百年之后,也要把我送回老家的……”

话还没说完,老头又说不下去了。

于童怕他伤心过度,闹出毛病来,赶忙说:“爷爷,活人能移民,逝者也能移,您要是不放心,咱就把太爷他们移出来!”

想着爷爷这个年纪已经不适合远途旅行了,于童又建议:“反正我爸退休了,要不就让我爸替您走一趟。到时候我或者我哥,谁要是有空,就陪他一起回去一趟。”

坐在家里给外孙批改作业的于宝塔,一连打了六个喷嚏,他揉揉鼻子,自顾自嘟哝:“肯定是有人想我了!”

第192章

对老一辈人来说, 没什么事比祖坟更大,如果有,那就是迁祖坟。

像于晏和于童这种, 从未经历过丧亲之痛的年轻人, 根本无法体会爷爷和堂伯的心情。

满屋子的年轻人中, 真正能跟于爷爷共情的,只有感情格外充沛的狄嘀嘀, 以及少年丧父的狄思科。

在狄思科心里, 老狄就是他亲的不能再亲的亲爹,若是现在有人跟他说,要把亲爹的坟淹了,他肯定哭得比于爷爷还大声呢。

两个老头哭得不能自已,狄思科接到媳妇的眼神暗示, 帮忙打岔问:“大伯,咱老家那边有什么说法啊?乡亲们都是怎么想的?”

堂伯用粗糙的手背抹净眼角,吸了吸鼻子说:“大家当然想把祖坟迁走,咱哪能眼睁睁看着亲人坐水牢!我们被移去别处以后, 村子很快就会被水淹了!”

“爸, 咱们迁坟就迁坟,提什么坐水牢, 那都是封建迷信的说法。”

堂哥的情绪比老人稳定很多,他现在是于家村的村长,了解的情况也更多一些。

“上面说要保证以后三峡水库的水干干净净,没有污染,所以政府还是提倡将祖坟迁走的, 是谁家的亲人,就由谁负责迁走, 每个坟头给一百块的迁坟补偿费。”

“给钱有什么用!我宁可不要那份钱!”堂伯望向于爷爷说,“叔,咱们老于家,你是辈分最高的长辈了,祖坟的事要怎么办,我们都听你的!你给拿个主意吧!”

于爷爷问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政府要把咱们于家村安排到哪里?在省内,还是去其他省?”

“给了三个方案,一个是去广东,一个是留在咱们省里,还有一个是抽签。如果对前两个方案不满意就参加抽签,咱们村刚收到通知,还没确定呢,不过有的村抽中了上海,还有抽中去安徽的。”

故土难离,村里的大部分老人都想留在省里,离故乡近一些。

但年轻人与老人的想法相左,现在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不少年轻人都去沿海打工了,要是能借着移民的机会,去广东重新发展,也算是改变了命运。

“家里老人多的,都想留在省里,年轻人多的,就想去广东定居。”

于爷爷问:“知道去广东的哪里吗?”

“没具体说去哪里,”堂伯搓搓手说,“叔,人家说选择移民地就跟第二次投胎似的,要是选对了地方,以后子子孙孙都能跟着享福。”

他带着儿子千里迢迢跑来北京,就是为了跟亲叔叔讨个主意。

尽管老爷子早已不在于家村居住,但他是现存的老人中辈分最高的,又是个文化人。

村里讨论了几次,都没拿出个章程,他们就想让老爷子帮忙拿个主意。

白主任给老头子使眼色,警告他别胡乱给人出主意。

选择定居地可是关乎人家几代人发展的大事,他出了主意以后,乡亲们生活得好还罢了,一旦在新家园有什么不如意,这老头子就得被人拎出来骂一通。

何苦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于爷爷假装没看到老伴的眼色,老伴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无法理解他对故乡那个小山村,以及山下那条江的感情。

他稍稍沉吟片刻就带上老花镜,对照着通讯簿上的电话号码,拨出了一串数字。

与电话那边的人聊了一刻钟,才放下电话说:“咱们县里的移民安置地没有大城市,即使去了广东,也不会去广州深圳东莞那些地方,接收移民的还是山区。”

“啊……”

堂伯父子对这个结果都有点惊讶。

年轻人想去广东,就是打着去沿海打工赚大钱的主意。

要是把他们安排在山区,想打工仍要向外走,那跟留在老家有什么区别?

“如果留在省内的话,咱们于家村属于最早一波同意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