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1
这名怒发冲冠的男修正是柳小音的二弟子齐卓烈。
得到柳小音的首肯后,他大声指责道:“我平日同大师兄私交甚笃,大师兄什么都和我说!元妩!你这个毒妇,你和大师兄不止是认识,更是关系亲近!
“大师兄那日和我说,他要邀你去清云谷表明心迹!你明知他爱慕你,却仍是趁其不备将他杀害,你对得起我师兄的一片真心吗?!”
元妩眼底一片冰寒:“我同宇文师兄从不相识,又何来关系亲近?这位同门,你口口声声说与宇文师兄交好,却在你师兄的尸骨前捏造些子虚乌有的事,你又对得起你师兄的真心吗?!”
话音未落,她转过身看向柳小音:“真君!这只是一面之词,并不可信!”
“一面之词?!”齐卓烈冷哼一声,“我们有证据!”
柳小音适时地拍了拍手,便立刻有东西被呈上来。
那赫然是一叠书信,以及一个小盒子。
柳小音随手捡起两封信,扔到元妩面前:“你且看看。”
元妩将信将疑地打开信封,而后瞳孔微缩。
信上面没有写名字,内容是简单的问候和叙述,看上去是写给颇为亲密的人的。只是那字迹……
是她的。
这点无可辩驳。
元妩还不至于认不出自己的字迹。
对修士来说,普通的字容易伪造。所以许多修士在写字的时候,会灌入自己的剑意、灵力,形成独特的防伪标识。
但这封信上的防伪标识,也是她做下的。甚至连语句的排列,也有着她独特的习惯。
若这是仿造的,那仿造者对她未免太过了解。
元妩沉默了。
然而还没完,柳小音又打开那个盒子,取出里面的东西,用灵力托到她面前:“此物你可认识?”
元妩捏住那东西,看了看,心更是不住地下沉。
这是一个小小的香囊,是陆思弦几年前送给她的。在白石镇之前,她还一直佩戴着,但它不知何时丢失了。
因这事,陆思弦还和她闹了脾气,没想到会在这里看到它。
而站在人群中的陆思弦,眼尖地看到了她手中的香囊,也惊讶地捂住了嘴。
她同样对这个香囊印象深刻,一眼就认出来了这香囊是她送给元妩的那个。
因此,陆思弦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心中更添几分担忧。
“这是在清云谷捡到的。”柳小音御使灵力收回锦囊,“是你的没错吧。”
元妩垂下眼:“是弟子的没错。”
她不屑于在这种地方,撒一个拙劣的谎言。
“但是,这个香囊在四年前就丢失了。”元妩道。她的腰背挺直,没有因一时的颓势而慌乱。
“你的意思是,有人四年前偷了你的香囊,就等着在四年后的今天,栽赃嫁祸于你?”
这下子,有七成的弟子相信了元妩杀人的事实。
恰好对上的时间和凶器、充分的杀人动机、间接目击者、落在现场的证物。
别说他们,元妩自己都要信了。
“啧啧啧,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枉我还替她喊冤!”
“天啊,好可怕……”
“按照门规,她应该被处死吧?”
“……”
柳小音唇边浮起微不可见的笑:“证据确凿,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元妩抬起头,坦然面对他的逼视:“弟子不认!况且就算证据属实,也只能证明弟子杀害宇文师兄,无法代表其他六位弟子的死亡与我有直接关系!”
柳小音眯了眯眼:“事到如今,你还在执迷不悟吗?”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好一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柳小音直起身,“不过你说得对,我们执法堂办事确实讲证据。”
他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她,露出强硬而成竹在胸的笑:“悟剑峰元妩,暂且收押,待查明其余六名弟子被害真相,再一并处理!!”
虽然说“待查明”,但他的话几乎已将元妩和凶犯画上等号了。
几名执法堂弟子走上前来,用一副禁灵锁铐住元妩双手,将她带离现场。
穿过人群时,一道道厌恨冷漠的目光如刀锋一般从她身上划过,元妩被夹在两名执法堂弟子身边,兀自想着今天的事,全然忽视了其他人异样的眼光。
无论是赞赏、崇拜的感情,还是憎恨、怨毒的感情,那都是别人的,与她又有何关系?
元妩从不为别人的感情而伤神。
夕阳的光辉照在她的脸上,宁静、平和。这场审判足足持续了小半天,直到朝阳变成了夕日。
“姐姐!”
陆思弦忽地冲出人群,站到了她面前。
两面执法堂弟子停住脚步,不悦地看到来人,正想将她哄开,却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并没有说话。
元妩温和地笑起来:“你都多大了,还这么冒冒失失的,小心受伤。”
陆思弦气得直跺脚:“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笑!”
见她急得脑袋都要冒烟,元妩下意识地伸出手,想像以前一样摸摸她的脑袋。
但一伸手,就听到铁链相撞的声音,这才意识到自己手上有禁灵锁。顿了顿,只好作罢。
“不用担心我,不是什么大事。”元妩道,“倒是你,不要偷懒,要勤做功课。”
“可是、可是……”
元妩摇摇头,继续向前走。两个执法堂的弟子也看了陆思弦一眼,慢慢抬起脚步。
只剩陆思弦看着三人的背影,咬咬牙,低声道:“怎么办,怎么办……对了,师尊!我要找师尊!”
第152章 两虎相争
◎她的剑光比月光还要雪亮。◎
这一次, 负责看管嫌疑人的执法堂弟子对她显然没有那么热络了。
不过虽说不热络,但也不至于冷脸以待。看守弟子将她带到走廊尽头那间禁闭室,嘱咐了几句就关上了门。
听到房门落锁的声音, 元妩站在原地思考了一下,这才又坐回那张唯一的床榻上, 沉下心来想着今天发生的事。
蹊跷是真蹊跷。
她确信自己真没写过那封信, 也确信自己的香囊没有遗落在清云谷。
可那两样东西就这么出现了,甚至成了证实她杀人的最有力证据, 让她百口莫辩。
想要洗清自己的嫌疑,首先要推翻这两个“铁证”。
可问题又来了, 连元妩自己也分辨不出这两样东西的真假, 更不知道它们的来历,又何谈推翻证据呢?
现在情况对她十分不利, 毕竟她不知道他们还能从哪里找到子虚乌有的证据。
不过, 死者足有七人, 如果想给她彻底定罪, 还需要六份证据。搜集证据需要时间, 也让她有了些许喘息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