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9
,能有什么事。
陈母道:“他说他喜欢一个姑娘,让咱们过去提亲。”
陈父喜道:“这小子还自己看上了人呢?有出息。”他就知道自己这儿子是个有能耐的,哪得着他们操心,他自己当年也是喜欢陈母,百般追求下才把人给娶回来的。
陈母白了陈父一眼,发愁的说道:“这看上是看上了,哪那么好娶的啊,那姑娘家里富裕着呢,就是把咱们全家卖了都比不上。”
嘶,陈父一下子给干懵了,“该不会是咱们家老五自己一厢情愿的吧?”人家家里会答应把闺女嫁给老五?
还是说人家看中了老五的脸蛋和才华,老五其实就是做个上门女婿?
真要是这样的话,他开始琢磨到底上门女婿能不能做了。
陈母道:“那姑娘今年十七,家里两个举人,她爹和她弟弟都是举人,尤其是她弟弟,从小就被人叫神童,现在已经连中四元了,那弟弟不但自己读书厉害,教人读书也更厉害,有四个人就是被他教的考中了府试,准备明年就下场考院试。”
“这四个人家都是那边的大商人出身,你想想,这都把人教的这么厉害了,人家给的报酬肯定不少,人家每个月光教书费都有八十两呢。”
从前陈母以为自己儿子在书院能靠奖金读书已经是非常厉害了,没想到人家这还有更厉害的。
陈父听着也是发愁,别说人家一个月八十两了,他都几十岁的人了,八十两也占了家里的大半身家了。
陈母道:“人家既然能有答应的那个意思,应该也不图钱,但咱们也不能没点诚意,可是家里这些……”
说到后面,陈母越发的为难了。
家里娶前面四个儿媳妇的时候,并没有花多少银子,现在轮到老五,也不好花费太多,不然家里知道肯定不会安稳。
但人家这种家世的姑娘家肯下嫁,他们哪能没点表示啊,那不是作践人嘛。
两人端了水洗脚,擦干后躺在床上都在琢磨这事,“你说家里就这丁点大的地方,到时候人家来了挤着住?”
他们觉得不太可能,他们这边的房价对于顾家来说应该不算贵,买个单独的房是肯定的。
陈父道:“老五还读书呢,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回来。”成亲了人家姑娘不还是得跟着老五在那边城里住,不可能单独把人留在这边。
他们两个都还能动弹,用不着要儿媳妇照顾。
以后依照老五的路子,还不定能不能回来呢。
这么一想,好像还真有那么点上门女婿那样子,要不就让儿子过去吧?这样聘礼少点也就不用那么愁了。
陈父胡思乱想着。
“哦。”陈母想确实如此,“那你说,要不咱把藏着的那两样东西拿去下聘吧?”她说的,指得是当初陈父在战场上打仗的时候,在那边得到的两样珠宝。
原本这就是压箱底的,谁都没准备给,想着万一有急用就能拿出来,现在倒是派上用场了。
“老五说他自己也存了几十两,可以一直拿去下聘。”
陈父道:“那应该差不多了,咱们家就这么水平,再多也变不出来。”
两口子商量了半晚上,久久才睡着。
第二天,陈母才宣布了这件事,她和陈父得去给儿子提亲,商量结婚的事情。
陈家几个妯娌听闻此事猝不及防,纷纷对这个突然多出来的妯娌充满了好奇,大房和二房媳妇还好,三房和四房却开始琢磨着这花销了。
但这些陈母都无暇顾及,陈父去军营请了假,两口子加跟着保护安全的陈老大就骑马往儿子那边去了,别看陈母看着普通,实际上骑马也贼六。
大半个月之后,三人到了逸才书院。
他们之前没来过,这会儿就在书院门口等,找了个书生让人帮忙叫了一下陈戍,陈戍匆匆赶到门口,看到爹娘又是高兴又是担心,“爹娘,大哥,你们来啦。”
“走走,我提前给你们在下面租了房,咱们下去先休息一晚。”
陈父跟着往下走,一边道:“没什么好休息的,你好生把人家姑娘的事再给我们说说,这家里忙着呢,忙完你的事咱还得回军营去,还有你问问看那边什么时候能见见,也好过去商量商量具体怎么成亲。”
到底是在这边结,还是得回去。
应该还是要回去吧,毕竟家里人都在那边,认识的亲戚这些也在那边。
这边陈戍忙着和爹娘商量亲事,另一边顾熠也知道了陈戍爹娘来了的消息,回去和朱巧娘也说了说。
人选都已经定了,剩下成亲这些就是双方父母商定,不管顾熠的事了。
这段时间以来,一家人把姐姐的嫁妆这些,也都已经收拾好了。
陈家也没耽误时间,那边距离这里太远,除了那两样贵重的聘礼,其余的都没带,到了这边才买了些必备的东西,然后请了媒人到了顾家。
双方家庭都有意,父母也都明理,都具有诚意,很快就把一切都商定好了。
婚期定了。
弄完之后,陈家父母和陈老大也没多停留,接着往家里赶了。
逸才书院的学子来自四面八方的都有,为了让各个学子都能赶上回家过年,所以书院年前放假都要早一个多月。
陈戍和顾翠的婚期也就定在了年前。
陈戍自己虽然在这边读书,但到底他的家还是在边关,成亲得要回去才行,而成完亲,陈戍还得回来读书,陈家父母并没想让小两口分开,到时候顾翠也跟着陈戍住这边。
所以如果陈戍从这边把新娘子迎回去成亲,然后小两口再返回来,那未免就有些太过波折了。
来回浪费的时间也多。
所以陈家干脆商量着把亲事定在年前,刚好陈戍每年书院放假都得回去过年,两口子顺道回去成亲,然后等年过了,再一起回这边来。
顾常林和朱巧娘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同意了。
像是这种远程的嫁娶,在古代也挺正常,新娘子是新郎来接过去,同时新娘这边也会有人送嫁。
现如今,顾家这边,理所当然就是顾熠去送嫁了。
按照时间来算,顾熠去了那边的话,过年就回不来了。
但顾家除了顾翠想到这个问题,其余人包括顾熠本人都不担心,“到时候我跟你们爹就回村里去,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的,你们不在一起也没什么。”
“陈家这门亲事选的好啊,刚好翠翠第一次离家出远门,有小羊陪着我们就放心了,等过完年你们就又都一起回来,翠翠还不用跟那么多人一起住,真好。”
完完全全就小两口在一起,日子别提多轻松了。
顾熠倒是说道:“陈戍以前是住在书院,现在得在这边再买一座房子。”
顾翠插嘴道:“陈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