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32
记挂在心里,心忧如焚,哀民生之艰,碾转难眠。
萧洛兰点了一下女儿的额头:“就你话多。”她仍然不能展眉:“我暗中劝过你阿爹几次,太原一战动辄又要劳民伤财,可他固执的很,不行,就是要打。”
这不赶紧把所有事情给弄好了,皇后,公主,太子,宗正,朝堂,该封的封,该杀的杀,新律新元年,力求让所有事情以最快的速度稳定下来,重归正轨,新朝建立,还有许多事情没处理,萧洛兰有时候暗恼周郎的固执。
“打就打呗,阿爹肯定会赢的。”萧晴雪不担心,在她心里,阿爹真的非常厉害,她忽然撅起了嘴巴:“阿娘,前段时间我出宫玩的时候,遇到了陆家人,他们家现在好气派,连牌匾上的字都是阿爹提的,阿爹还给陆家老太爷封了忠勇侯,府里几个郡主呢。”
萧洛兰听着女儿提起陆家,又看了看不高兴的女儿,温声道:“陆家是慎之的外家,慎之有什么好的都想着你一份,这次到长安还给你带了一车礼物,下次不要这样说了,万事以和为贵。”
“你要是想要你爹的字,那不简单,等晚上回来我让他写上十几个给你,你挑个最喜欢的让匠人裱好天天看。”
萧晴雪知道自己小气了些,她笑弯眼睛,其实她知道陆家的那些侯爷大多数是荣誉性质的,她就是使使小性子,想要偏爱罢了。
萧洛兰捏了捏女儿鼻子:“好了,人家现在没招没惹的,你也大气些。”
萧晴雪奥了一声,捂着嘴角:“阿娘做皇后挺好的,没有传召,他们想见阿娘都见不到。”说完就一溜烟跑了。
荣升为吏部侍郎的廉世清从太炀郡调到了长安,并顺利上任,他现在不管是资历还是年纪都不足以更近一步,但他等得起,而且他相信自己等得到,廉世清一入长安便回到了朝廷上的中枢位置,接手吏部工作。
吏部这块大肥差被他得了,廉世清日日勤勉工作,小道消息称,有人给他送礼被他拒了,也不知是没看上还是改性了,朝中人时常古怪的看着他,不少人认定他总有一天会露出马脚。
一朝升跃天子重臣,不知多少人暗中羡慕恨嫉,廉世清对那些刺人的目光感受良好,好的不能再好了,他生来就享受万人瞩目之感,只想永居高处,朝堂他的党派已经初现峥嵘,据他所知,此次负责科举的礼部中已经开始有了萧氏门生的影子。
廉世清瞬间就想到了一直温吞不争的谢党,元气大伤后,礼部尚书谢宰相对这一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暂时的退让,还是待机潜伏一击。
亦或是急流之时勇退,廉世清笑了笑,谢家是太子妃娘家,这一步棋,谢家当年走的实在是妙。
“微臣拜见皇后娘娘。”
萧洛兰见到故人,笑道:“廉大人请坐。”
“岭南那边可有消息?”
廉世清拱手惭愧道:“暂时还无,但圣上已派人去岭南,让岭南经略使黄大人务必全力配合罗郎君和各位农学大家找寻,想必很快就会有好消息传来。”
现在已经是三月了,五六月再找不到又过了一轮栽种的好时机,萧洛兰心里轻轻的叹了口气,她收敛好情绪,道:“我知道了,”她道:“晴雪过几日要回广陵那边,到时廉大人让你哥哥不要太大张旗鼓了,平常相待就好。”
廉世清笑道:“公主体恤封地民众,不欲劳民,实乃广陵之福。”
这么长时间没见了,廉大人还是如此能言善辩,萧洛兰失笑,她是担心朝中御史对她女儿有微词,不过此事到廉大人口中一转,这事立刻就变成另一件事了。
“我听说吏部准备重新校正制定前朝遗留下来的官员考察制度。”萧洛兰有些慢慢说道。
“是的,还需不少时间,不过对于那些家世清白,踏实肯干的京官来说,其实改制对他们来说反而是好事。”廉世清微笑,比如一直住在长安的齐家,齐南话虽身死,但现在看来,齐家仕途远远没有到头,甚至可以说是刚刚开始,而他也仔细让人试探过了,齐家平日也不是作恶之家,反而平时多有积善,家中子弟又上进,日后只要不出错,在长安当个京官就能富贵安稳一生。
当然,最主要的是,皇后娘娘念着齐家,虽然并不明显。
萧洛兰喝了一口茶,朝外面湖面上看了看,她总感觉自己刚才提出的话题明显了些,可她又没有好口才让它变得委婉些,她也是提前让冬雪看过了,齐家没有什么大恶之人,所以实在有些难以心安,总想做些什么。
廉世清见没有其他事情了,便起身拱手告别。
太阳下,离去的路光明坦荡。
比很久很久以前,他设想的身死族灭,遗臭万年的结局好上万倍。
第348章
太子东宫。
周慎之望着寝殿, 他已经醒了,等会就要穿戴整齐去给阿爹阿娘请安,和在阆歌时没什么区别, 不过就是比以前路程遥远了些,规矩又多了些, 毕竟是皇宫, 礼仪制度皆要规范, 现在距离正式被册封那天已经过了半月有余, 他入住东宫后已经慢慢习惯了随处可见的宫人, 侍卫。
他没有赖床的习惯,时间一到自动起身,无需身边伺候的太监宫女喊叫,穿戴整齐后, 呼吸了一口外面微凉的空气, 周慎之头发愈发清明, 和第五长风一同去中宫。
第五长风现为东宫从属, 官职为太子左庶子,这个位置有名的便是那位前朝的宋大将军了,第五长风曾经有空查了一下宋将军的生平事迹,最后暗叹一声。
当今朝野上,圣上手下的将军们封侯者不在少数,而那位宋将军曾与圣上是袍泽, 最后却是那样一个惨烈的下场, 为前朝尽忠到了殉国的地步, 可悲可叹, 估计圣上也心有隐触, 登基不久, 便封了宋将军一个忠义侯,还将他的一家老小好好安顿了,至此,国内还有一些冥顽不灵的前朝余孽,感其圣上恩德,心悦诚服。
而如今,他作为太子左庶子也时随太子身边,职责掌侍从赞相,驳正启奏,同时汇报给圣上,他年岁不大,根基不稳,却能坐上这个位置,一是因为太子对他本人的看重提拔,二则说来就有些啼笑皆非了。
“阿妹她活泼善良,等会给她讲解史书的时候,长风不用太过紧张。”周慎之道:“她喜欢新奇的故事,要是能加上一两则民间轶事就再好不过了。”
“是,臣晓得。”第五长风应道。
上次,公主来找太子殿下玩,正好看见他在看史书,于是就问了问他几个前朝史书中记载的一些旧事,尤其对大楚仁宗很感兴趣,而第五长风本人对经史颇有研究,言辞幽默风趣,引得公主大悦,无忧公主一高兴之下,竟是要让他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