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5
护城河仍然保留,但莫县靠近大运河,其北面是一条极宽的河道,夏季干旱河床见底,河道一马平川,将坞堡整个背面暴露在外。
所以赵氏建有高高的围墙封住北面,围墙比卫氏的修建更高,却没有设攻击弩车等。
因地理受限,百姓所居住的土屋是以横向修建,位于坞堡左右两侧……
昨日因他们的到来,所有在外干活的百姓之中,除了去往南五县还未归的一名叔伯和堂弟,其余人都回了坞堡足不出户。
但不知中山军会在此停留多久。
赵氏族人商量一番后,决定一切照旧,今日已正式进入十月,不能因为这些事耽误了过冬准备。
若中山军真会对赵氏出手,防也是防不住的。
与其拘着人足不出户,还不如该干什么干什么。
今日百姓们心惊胆战地出门,门外驻扎的大军十分醒目,但好在军队并无行动,对进出的百姓视而不见,渐渐地,大家将心思放在正事上,顾不上害怕了。
卫明渊默默注视着外面忙碌的百姓,无论身处何地,所有人都在为了生存而努力。
赵永谦与两位堂弟跟了一小段路,眼见将军快要走出围墙,而外面驻扎着中山军,再出去一点他们是不好跟过去了。
时机成熟。
“将军请留步!”赵永谦扬声唤道。
卫明渊闻声顿住脚步,微微侧头,他腰间佩刀不离身,下颚线条冷硬,浑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气息。
气场太强。
等走至跟前,身后的赵永晋和赵永冢大气都不敢出,但好歹维持住表面风度。
三人礼节周到,拱手行礼。
“还未知将军名讳,不知将军如何称呼?”
卫明渊没心思为难几位小辈,反而对他们处事不惊的行事颇为欣赏。
他简而意骇,“卫明渊。”
三人闻言稳住心神。
果然姓卫!
那证明族人们的猜测没有错,这些人出自清河卫氏已是无可置疑。
赵永谦再次行礼,“原来是卫将军,久仰,晚辈几人贸然打扰,还请将军见谅。”
卫明渊淡淡‘嗯’了一声,倒是不急着离开,想看看他们究竟想做什么。
“自疫病蔓延开来,赵氏族人未曾离开过河间郡,将军率兵一路过来,想必对于沿途情况一清二楚,晚辈们是想向将军请教,外面现下如何……”赵永谦开口说道。
这番话迂回而行,旁敲侧击,是想探出中山国与清河郡如今形势。
卫明渊目光来回打量三人,声音低沉,“怪物肆虐,四处干旱缺水。”
身后的赵永晋一愣,这说了不就跟没说一样吗。
不说他们也知道这些啊。
赵永谦瞥了一眼两位堂弟,示意他们万不得无礼,他转头笑道:“将军说得极是,疫病席卷,百姓十不存一,今年又干旱严重,想必到处都不太好过。”
“昨日晚辈听闻女郎和将军的目的是广平,将军大义,为我翼州百姓,不知我赵氏可有帮得上忙的地方,将军尽管开口,赵氏定会倾囊相助!”
这算是点题了。
赵永谦来之前思索良久。
他们到底年轻,阅历和心思比不上身经百战的将领,与其一直绕圈子,不如直接问询,或许能得到想要的答案。
而昨日那些民兵禀报,曾在官道上遇见一支中山军赶往南边的五座县城。
所以赵永谦笃定,军队不会在赵氏久待,既然如此,尽快摸清他们目的,早日将包围坞堡的大军送走。
卫明渊略微诧异,他认真将赵永谦打量一番,目光赞许,“龚刺史不知生死,赵氏若能提供消息自然再好不过。”
三人连忙低声称是。
赵永冢接话道:“可惜家族此前自顾不暇,并没有派人前去探查,倒是在去年冬季,坞堡部曲曾发现有翼州军赶往广平,未曾惊动咱们……”
卫明渊微微点头,却并没人任何表示。
赵永谦见此不由大骇,见卫将军神色,似乎早已知晓情况。
他们是什么时候知晓的?!
第355章 赵氏坞堡(十四)
卫女郎他们甚至连翼州军的情况都已掌握。
一想到在夏季,甚至更早,中山国或是清河卫氏就已派人来到河间郡,对方将他们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而他们毫无察觉。
想到这些事,赵永晋浑身的汗毛立起。
而赵永谦也没了话说。
气氛霎时变冷。
卫明渊又站了会,将他们的反应尽收眼底,微微颔首道:“我还有事,先告辞。”
赵永谦回神,微张着嘴想出声留人,但已来不及,身披铠甲的将军转身大步离开,不过眨眼间人已走远。
堂兄弟三人待在原地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担忧与无奈。
他们已猜到,对方根本不是什么经过河间郡,就是冲着赵氏坞堡来的。
三人叹了口气,心事重重地转身返回坞堡。
这一趟也不算白出来,至少确认了卫女郎和卫将军身份,正是如叔伯们猜测那样,出自清河卫氏。
小辈们对于卫氏的情况不熟,需立即回去询问一下长辈。
谁曾想,回去又得到一个惊掉下巴的消息。
卫女郎会制冰!
族堂里站着一帮人,几乎主事的长辈们都聚集在此。
一群人守着冰盆,眼睁睁看着冰慢慢融化成水,只剩一些冰渣,而后再无奇迹发生。
赵永谦蹲下身子试了试水温,依旧冰凉刺骨,但眼下他却顾不了制冰的事。
“叔伯们可曾听过‘卫明渊’此人?”都已见过其人,坞堡内却无一人认出,赵永谦原本没抱多大希望。
赵令锋蹙眉,“是明字辈的卫家人?”
一旁的赵令深闻言,唰的一下站起身,双眼陡然睁大,“你们是说那名将军就是卫明渊?!”
赵永晋抬头,语气惊喜,“深叔伯知道此人?”
所有人的视线都望了过来。
赵令深神色忽明忽暗,目光复杂,“当然知道,出自清河卫氏嫡系四房,是卫氏唯一的武将!”
听他说到‘唯一的武将’,不少叔伯也反应过来是谁。
叔伯们的音量陡然一下拔高,“他不是已经离家十几年,一直驻守在凉州,为何会出现在翼州?”
“凉州与翼州相隔千里,他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那跟在卫女郎身侧的定是卫家军!卫明渊竟敢违抗朝廷之令,擅离职守,率兵回到族地?!”
一群人得知其身份后惊骇不已。
赵氏族人当然知道卫氏中有一人弃文从武。
卫明渊年少离家,年长一辈的听过他名号,却从未见过其人,所以一开始才无人认出。
有谁会想到原本该在千里之外的人,会突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