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3
”
卫暨一顿,脸上和善的表情慢慢淡去,转瞬间明白过来,目光一下变得凌厉起来,“你想冬季赶去京都?!”
这孩子胆子怎么这么大!
“相隔千里,你可知沿途危险?可有将那些将士的性命放在心上?!”
他一时没按捺住,呵斥的声音极大,将守在门外的吴伯引了过来。
吴伯一脸担忧地往屋里张望。
家主怎么和五娘吵起来了?
卫曦音低头沉默,片刻,才缓缓道:“孙女等不下去了,原本还在期盼,盼望着他们能在春夏赶回来,但祖父您看看,马上又要入冬……”
卫暨顿时僵住。
他又何尝不是如此作想,但当时坞堡还未彻底安稳,没有兵马,寸步难行,春夏无法及时做出决策。
现在倒是有军队了,却凛冬将至,怪物即将变强……
天不遂人愿。
他又岂能眼睁睁地看着孙女将自己置于险地。
卫暨不由放缓语气,“冬季天寒地冻,危机四伏,也就那几个月,等一等又何妨。”
“那祖父可有想过,外面的幸存者有多少人能熬过那几个月?”卫曦音道,“再者,去往京都路途遥远,等孙女走出翼州,说不定外面已经开春,时机却是刚好。”
她定要先料理完赵氏,才敢带人离开。
那时入冬,上路的时机不好不坏,翼州境内多山地,冬季赶路她有极大的把握。
卫曦音试图说服祖父,语气却极其坚定,“气温异常,就算春季上路,说不定赶过去又是一年,多等一日,阿爹、阿娘和长兄就会多一分危险,京都孙女是一定要去!”
三叔伯的话令她想了很久。
外面缺衣少食,怪物肆虐,一想到家人或许正等着她前去救援……
她哪里还坐得住!
坞堡已然安稳,后方再无后顾之忧,再这么拖下去,又不知道什么时候。
若是还不采取行动,她怕自己将来会后悔一生。
“祖父不用担心,孙女会做好万全准备再上路,会带足人马和物资。”
她抬头认真地说道:“至于跟随出去的部曲,孙女会认真挑选,绝不勉强任何一人,竭尽所能保证每个人的安危。”
“坞堡有齐全的装备,足够的火药和火战车,研究所那边正在实验……”她从各个角度分析,希望说服祖父同意……
卫暨握紧了手中的茶杯,嘴角紧紧抿起,他思绪万千,默默听着,最终所有担忧和无奈都化成一声叹气。
“先将赵氏的事解决,赵氏的情况容我跟你细说……”
孙女正在如他所想那般成长,如儿郎般立足于世间。
他终究是老了啊……
第332章 小姑娘
翌日。
明镜堂在围墙门口设棚,发布告示,通知所有居民以户为单位,来此处登记领被褥。
百姓大多还在外运送物资,留在坞堡的人极少。
但东西太多,地宫都快装不下,叔伯们商量一番,决定不等人全部回来,直接先发放一批,为库房腾出点位子。
不然真等到那时候,说不定人太多忙不过来,还不如陆陆续续的发放下去。
康家兄妹住的房子离门口极近。
康靖荷一个人在家,大哥被褚先生派出石临村做活了,说要过几日回来。
因她年纪小,女郎发话,让她早晨去学堂念书,下午到药材铺当值,从药童做起学习认识药材,帮医官整理药品。
坞堡就一个医官,药材铺十分忙碌。
小姑娘年纪虽小,却生在杏林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对于一些药材并不陌生,遇到不懂的就默默记下回家后询问大哥。
兄妹二人好不容易有个安全的落脚地,女郎和卫氏族人心善,年纪小在公厨还可以免费吃饭,她极为珍惜如今的生活,是真正把坞堡当作家,所以干起活来格外卖力。
总而言之,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今日康靖荷下学后,去公厨用膳的路上听闻开始发放冬季被褥了。
她心思单纯,想到大哥不在家,万一错过就没了,那冬季该怎么办?
听到消息,连饭都来不及吃,急急忙忙地跑出来领物资。
围墙门口围着的人不算多,但也不少。
大家心知肚明人人都有,所以并不急,都老老实实的排队等着。
等康靖荷出来,队伍已经排得很长很长。
避免领取重复,被褥是按照登记的户籍信息按户发放,一个人就能将全家的领走。
“靖荷,过来排这边!”排队的队伍里有人冲她招了招手。
康靖荷一看,是和他们兄妹住同一个院子的张家兄弟之一,她跑过去露出甜甜的笑,“张三叔回来了啊。”
“诶。”
张老三将她仔细打量一番,笑道,“几日未见,靖荷又长高了些啊。”
小姑娘不像初见时那般瘦弱,规律的生活让她圆润了不少,脸上终于有了些肉。
张老三也在运送物资的队伍里,刚刚才回来。
兄弟三人没有分配到一座县城,他的两位堂兄还未归。
时间紧任务重,刚回来的百姓有半个时辰的休息活动时间,等物资车进入坞堡后,还得继续前往县城搬运东西。
凑巧遇到明镜堂发放被褥,反正闲着无事,张老三便想着干脆先把东西领回家。
与他一道回来的百姓也是如此作想,所以这会儿排队的人有点多。
康靖荷没答话,冲他笑了声,指了指后方,“张三叔,那我先去排队。”
张老三不由问道:“咋是你来领东西,你兄长呢?”该不会是还没反应过来?
不怪张老三这么想。
大家同住一屋檐下,堂屋共用,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有时候出门遇上,打声招呼都要人走了后,康鸿朗才反应过来。
张家三兄弟都已经司空见惯。
不过人家是有本事的,才来坞堡第一日就得女郎身边的先生看中,进了对面的研究所做活。
离家近又不用出去干体力活。
关键挣得粮食还多!
上个月到发放工钱领牌子的那日,康鸿朗回家的时候手里不仅拿着松木牌,还带了二斗粮食回来。
任谁看都羡慕。
康靖荷道:“大哥去石临村了,让褚先生带了话回来,要过几日归家。”
张老三闻言没再多言。
研究所具体做什么的他又不了解,只知道好像还负责山上的农田庄稼,还有石临村那边。
那村子重修一番后,守卫森严,坞堡的百姓几乎无人去过,在里面干活的人嘴巴紧,回来闭口不谈,大家也不敢多问。
聊着天,他已经排到最前面,向明镜堂的人报了地址和户籍,很快领到三床被子。
“靖荷,俺等会儿还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