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8


娘有孕,他更觉如履薄冰,太子殿下心胸从来不够开阔,纵然也算有才德之辈,可在京师这些年早被战战兢兢的日子磨出一副神神鬼鬼的疑心病来,他越是怀疑小公主,其实是越想仰赖她。其他几个弟弟和封郡哪个他都不信他都不敢信,可我让小公主护送他回去,就免了这个行刺的嫌疑,我们也是最问心无愧的,他信也好不信也罢,除了我们没有别的选择,这样一来,我们也能捞到更多的好处,这话虽然功利,可在皇权面前讲什么良心,最后只会像小公主一样伤心罢了。我们不必如此迂腐,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问心无愧于良慈郡的百姓和自己的抱负就足矣了。”

这番话说得李丞雪顿时豁然开朗,仿佛窗外的雪都能落入他的胸膛里心尖上,听过只有不住点头。

“往后你到了京师也要注意,权力和利益是那里唯一同行的语言,只要牢记这个,那就能纵横捭阖,所行无忌。”

“卑职受教。”

孟苍舒特别喜欢教李丞雪,这小子脑子转得奇快,凡事说一半他就能融会贯通,比有些人好到不知哪里去。

这个有些人当然说得就是荀崎荀长史。

提起这个他就头疼,但也不能不问。

“荀长史在京师如何?他没说错话做错事吧?”

“做错事倒没有,但说错话嘛……”李丞雪有些局促不安,最终还是下定决心,告诉孟苍舒那日宴请公主时发生了什么,“荀长史在京师时设宴宴请公主殿下,有点……不愉快……”

“怎么不愉快?他说错了什么?”孟苍舒心道他不会和小公主大谈亲情手足,哪壶不开提哪壶吧?

“他说……说……”李丞雪深吸一口气,鼓足全部勇气,脱口而出,“他说要把自己侄女嫁给大人您请公主殿下给你们做个上媒当个见证!”

孟苍舒傻了。

其实李丞雪挺同情孟大人的。

孟大人绝对不是忘恩负义的人,从他对救命恩人的儿子这般上心就看得出来。但是问题出在,荀崎的脑子有时候就像一个陀螺,你需要使出浑身的力气抽打,才能让他的脑子正常运转,如果你歇口气,他的脑子就会乖巧地躺着,一动不动。

让谁来承受这样的劳力都很是悲惨。

孟大人是个很好的辅佐之臣,比如承明公主殿下,其实有时候是有点爱钻牛角尖犯轴的,但公主殿下最大的好处就是胸怀宽广且能断明识,旁人看出了她未能参破的点,她绝不会死要面子逞强装作自己是对的,反而能吸取教训,下次极少再犯,而大多数时候,公主殿下的心智与手腕是圣上所教,本领自然不弱,在京师处理众多要事也是绰绰有余,只是手段上少了一些孟大人的机变。

二人相辅相成,李丞雪相信不管是做良慈郡政务上的搭档还是往后做夫妻,都是会非常融洽默契举案齐眉的。

可另一个需要孟大人提溜着耳朵的荀崎就没公主的本事了。

看着孟大人知道这件事后仿佛被人抽了一棍子的表情,李丞雪是真的同情不已。

“小公主……是怎么说的?”

知道太子殿下遇刺的时候,孟苍舒都没这么崩溃过。

“殿下……挺不开心的……”李丞雪小心翼翼措辞道,“就是……有点小脾气……但又不能发作的那种……大人你懂得吧?”

“你小子不会一点作用没起吧?”不知怎么,孟苍舒听李丞雪反馈萧玉吉的态度,竟忽然有点点隐蔽的窃喜。只是问题还得解决。

“怎么会!”李丞雪立即开启邀功模式,“我当时手指一掐,就算了一挂……”

说罢眉飞色舞,讲起自己如何化解了危机,又之后和荀崎促膝长叹,引导他别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好好按照孟刺史的指教守住那份真拙就能赢。

当然,他巧妙地隐去了自己暗示荀崎公主殿下和孟刺史郎才女貌天生一对的信息。

孟苍舒听完他的话,才长出一口气,只道:“看来小公主最后收下他派来的人手,也是没有和他计较,还好还好……”

小公主心思澄明颇有器量,大概也不会和这么一个呆子计较。还好荀崎也算听劝,没有给他惹更不好收拾的麻烦……

看今日小公主的样子,想来也没有生自己的气……大概吧……

说到这里,孟苍舒仿佛忽然想起什么,又道:“明日你和我去一趟城西草滩外,有件事大概只有你能办。”

第79章

山地难行, 又有积雪,孟苍舒和李丞雪二人举步维艰,顶着寒风走了小半日,穿过雁滩草原的边野, 才抵达了那处襄宁城以西甘云川山地的台地之阶。

李丞雪身体素质还不如孟苍舒, 早就气喘吁吁, 一路上歇了四五次,到了台地扶着膝盖往外倒气, 可当抬眼望见襄宁城在午后灿灿金光的笼罩中一片安宁祥和的景象,他看得呆住,仿佛连疲倦都晕散在这片宁谧的美好当中。

“我有时疲倦, 也常来此际静坐,这处台地地基扎实,我找墨匠师父看过,说是极适合建屋造宇,自这里台地也可往下搭架子自下吊上材料,不费事。”孟苍舒虽是和李丞雪说这话,但目光却遥遥望向远处。

“在这造房子?”李丞雪从迷人的景致中略微回过神, “大人,这里景色如画, 又能俯瞰襄宁城, 前后却没个村落可挨着, 若是置驿修在这里, 也没人通过的,除非大人是想修府造居。”

谁知孟苍舒却回头朝他一笑:“这地方虽不比名山大川那般奇崛险怪, 可若论风景秀色也是良慈郡数一数二的了,要是造这些岂不浪费?”

“那大人的意思是……”

“我想修个庙观。”

李丞雪愣住了, 也不知道是折服于孟苍舒的心境还是该钦佩他的巧思。

可想了想,似乎孟大人不是那种会为了祈福良慈郡太平而吃斋念佛的人。

他倒是那种会为了一方安泰而杀人放火的人。

“就在这里,一座不大的庙观即可,再往山上去也通了道路,方便人攀援也就足够。”

李丞雪平常都可以领会孟刺史绝大部分意图,但这次他是真的陷入了迷惑:“大人,为什么要在这里修道观庙宇呢?”

“上次盘清良慈郡人户,才知郡西甘云川与雁滩草原内,也有两千余百姓三四百户定居,多以放牧与赶山为生,与外界联系甚少,因地处偏远躲过了四姓之乱是他们的福气,可到了好时候,也总得让他们也同沐天光才行。你看这地方,修什么似乎都差点意思,唯独这里地灵秀茂,若是有个名刹名观,再有文人骚客往来,也算给郡西带来些新鲜朝气与人气的流通。”

这是孟苍舒很早前就有的打算,只是第一次同人说起。

李丞雪眼前一亮,可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