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1
起:“多谢大人提点,在下今日受教,没齿难忘。”
要教小的,先教会大的。
孟苍舒非常满意看着自己的“教育”成功,露出了含蓄又欣慰的笑容。
第46章
教育在孟苍舒看来绝不是一件春风化雨的事。
教育是人与他人和自己的战争、是支配的对抗、是未来的豪赌、是功利和自我内心的平衡, 是命运的机遇兼代价。
作为上一世的专业“受教育者”,孟苍舒在教育主要发生地学校待了一辈子,对教育的了解可能超乎绝大多数人,于是当他手上拥有教育的权力后, 做得第一件事不是反思, 而是怎么将经验转化, 然后完成一次大家都受益教学布策。
首先就是校舍。
郡内人手不足,孟苍舒先以自愿为前提, 表示如果主动参加兴建郡学之人,那他的孩子与孙子两辈学龄儿童,都可以免费入学读书。
于是萧玉吉震惊的发现, 郡内人手似乎还挺多的,郡府衙门旁的郡学选址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很多人委婉表示,自己还没成亲,但先来打好提前量行不行。
这些人大多是青郡军解甲归田的将士。
青郡曾是鸿儒辈出的地方,用庞绪的话说,就连他这种给人看草仓的臭丘八, 都认识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大名,都是因为私学遍地的缘故。私学的老师倒不见得多高明, 可基本的《孝经》与开蒙之书都能讲上几章。乡下地方不求孩子能进入太学或者读书读出明堂, 但如果自己名字都不会写, 才真是让家里双亲抬不起头。
故而青郡出身的这些行伍之人也大多重视孩童的教育。有些人因这次机缘, 解甲归田后和本地的一些寡妇本着两两自愿的原则由庞绪牵线成了新家庭,分了地, 建起屋子院子,这样一来自然更愿意为长远打算。
许多良慈郡襄宁城本地人因冬天过得衣食尚足, 虽观望着,不知是否要来,却也架不住每日城中热火朝天忙活的感染,也忙完自己的事偶尔帮把手,孟苍舒说了,但凡扛过一次梁木背过一块砖石,都可以找顾廉登记在册,享受此等优待。
本来良慈郡这个情况,指望大家自己拿粮食供养孩子上学就不实际,现下各处确认,难道家里不缺?但凡孩子便是刚刚总角,都得帮忙家里忙些较轻的活计。
孟苍舒主打一个对人性的了解,他提出,郡学可以管饭,非常实际的解决了儿童也占一份家中口粮吃一份饭的问题,这样如果不需要额外缴纳禄米入郡学,那孩子送去了就是白赚,谁也不是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
至于粮食,良慈郡因抓了三个反贼,最不缺的就是粮食,冬日过去后,虽然芦菔都吃了个一干二净,但原本郡南抢种的麦子马上进入收获,可谓是前后相接,全无空档。
连承明公主都忍不住当面夸赞道:“孟刺史做事走一步时就已怀了后十步的打算,真是我所不及。”
“其实只是未雨绸缪,要是只养活自己一个,当然不用如此,良慈郡往后还要有千千万万人在这里生活,他们的明日可得仔细上心。”孟苍舒望着已经初具雏形的郡学,心中也颇有豪情万丈之感。
萧玉吉今日是来查看的,顺便给郡学送些木料。她弟弟是圣旨里名义上的负责人,她也必须亲自监督。这些木料她对外说是用王府私帑购置,其实是父皇给他们姐弟二人存在灵武郡的一份物资,这时候不拿来显惠表恩,更待何时?
奇怪的是,孟苍舒从不问这些优质木头的来历,但凡给他什么,他都是笑呵呵的拍手道:“真的么?那太好了!”然后尽数收下。
萧玉吉本想问,你难道真的不好奇么?可她也知道这并不算什么问题,以孟苍舒的智识,怕是早就猜出来了。
“殿下,不出半个月,郡学差不多就建完了,后面的屋子我打算等等,已经二月末了,别误了农时,房子够用就行。”
孟苍舒的话打断了萧玉吉的胡思乱想,她看着后面一趟空地,有些疑惑道:“这些地方都先空着?”
“郡学一下子起这么大规模也是不好,这不是显得我们郡上勤俭持家么?”
“其实这也不算多大的排场。”萧玉吉听了这话沉思片刻,忽得笑了,“孟刺史不知道,别的郡上可比我们这里热闹多了。”
“别的郡家大业大,我们哪里能比?”
孟苍舒虽然是在笑,可笑得实在有点古怪。
萧玉吉觉得这小子在阴阳怪气自己的兄弟,可说实话,她也想背地里说点兄弟坏话,因为这次的旨意下发到各个兄弟封地郡内,顿时炸开了锅,一时之间你方唱罢我登场,各人都有精彩的表演。
拥有封王的五个郡其实大多在多年战乱中被造成了一定破坏,但有些郡的底子好,两年时间也就缓了过来。这是他们亲爹第一次关于地方政务的重要指示,并且明确表示日后会有御史专门去六地监察学政,如此一来,搞得每个人都很紧张。
她二皇兄齐梁王所在的沁源郡,听说起了个极其恢弘磅礴的地基,还筑在城郊一片树林谷地之间,起初还让人以为是王府行苑,后来才知晓是用作郡学。
她四哥崇河王,小时候就不靠谱,现下到了郡上也不知有人管没人管,竟说要起一个堪比当年齐国稷下学宫的地方来响应父皇,结果被皇帝一旨申饬,如今老实了,据说还在谨慎挑选地方。
最让她不知说什么好的,是九泽郡的五哥定平王。
他竟然要以王府作为郡学,自己则拖家带口搬了出去,住进一个芦竹棚里,美其名曰:法隐效贤之风,尊师重道之志。
孟苍舒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时差点笑岔了气,点评道:“这便是用力过猛了。”
相比这些人,自己的良慈郡虽然先天优势不足,可因为孟苍舒的存在,确实让她和弟弟省去不少烦忧。
“这几日公主殿下便可以上表圣上,大概齐从我们这出发,上表抵达京师的日子,郡学该完成的也都完成了。”
孟苍舒的话又一次让萧玉吉回过神来。
“这是自然,我不会夸耀功绩,但也是要恰当说一下为了春耕不夺农时,咱们这里只建了一半堪堪够用。”
公主的表态让孟苍舒十分满意:“就是这样说才好,什么事都要恰到好处,咱们既体面完成了圣上的吩咐,又没有强征民力有损圣上的天威,更该哭穷的地方就哭,该做到的标准就做,让人挑不出理,又不是那样现眼的出头鸟。”
“这便是父皇的心意?”萧玉吉想,自己和孟苍舒混久了,有时也学会了这样装傻套话的本领。
孟苍舒看着远处依稀可见的甘云川,难以察觉的轻轻叹了口气:“都说天意难测,我也不敢保证。可是公主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