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3
”
说罢,他便带着笑容,吩咐青郡军的诸位路上小心,到了京师更要谨慎,别给主帅添乱子造口业。
在这之后,孟苍舒最后看了眼囚车里满身污垢的老人,笑着送众军士上路。
第32章
上次皇帝派人来良慈郡宣读上谕还是在一个月前。来人是御史大夫麾下的绣衣御史, 宣读朝廷褒奖孟苍舒等人慈悲川敛骨的嘉扬,并带来了不算丰厚聊胜于无的赏赐。
这一次,千里奔波来宣读圣旨的人就变成了内领侍御史大人,此乃皇帝不能更近的近臣, 负责前来褒奖与犒赏此次消叛于无形之中的良慈郡一干人等。
良慈郡三姓蓄逆案震惊了朝野, 如今四海初定, 竟然还有人暗中纳叛窝藏且备有军械意图谋反,简直令人不可容忍!皇帝惊怒之余下了急诏, 没三两日,三公大人就给出了确切的审讯结果:谋反人证物证俱在,当诛九族。
这样的答案是不必再等两三月硬到秋后处置的, 三家被押解入京之人第二日就在宣读皇帝的圣旨后,全部斩杀于京师铜驼大街那座巨大的铜驼立像下。
大案一件自然也是大功一件,皇帝先是下旨让各郡刺史在不扰乱民生的情况下暗中查访是否仍有四姓余孽作乱,再命朝廷上下都学习自己宝贝女儿与孟苍舒这份警醒,多加防备。
于是在皇帝的盛赞之下,太常和御史台将颁赏良慈郡封君诸吏良将的事做得极为漂亮,皇帝亲点近臣前去传旨, 抬托之意不言自明,加之比之上次那一批寥寥到几乎和口头没有什么区别的犒赏, 这次拨乱平反于无形, 皇帝备足了厚赐。
因这份体面, 待使者先行入城, 告知明日上午内领侍御史楚大人将在城门宣读圣旨,第二日一早, 良慈郡上下所有有品级的官吏——虽然只有两个,所有皇亲国戚——也只有两个, 以及远在大营的龙骧将军庞绪——带来好多部将以让人数好看些,还有率领一千武威军充作仪仗的刘甸,都务必早些抵达襄宁城东门恭候。
孟苍舒和顾廉来得最早,天没亮就开始准备,不一会儿庞绪带着青郡军的人后脚就到,因这次封赏他们也有功劳,每个人都是喜滋滋的向孟苍舒主动问候。不一会儿刘甸也带着武威军来了,武威军铠甲明熠映照阳光若鳞,站了两排在城门内外,看上去极有排场和气势。
待迎列布好,承明公主萧玉吉带着她的弟弟良川王萧裕也到了城门下。
今日不同寻常,为显得隆重与对圣上赏赐的诚惶诚恐,孟苍舒和庞绪穿着的都是官、军的礼服,自然承明公主和弟弟良川王也穿着礼服宫装,亲迎他们父亲的旨意。
这还是许多人第一次见萧玉吉穿劲装以外的服饰。
因一十二支金翘玉羽翅钗插满高耸起的乌发云鬓,加之多叠的绣金曳地宫裙与外罩,承明公主像是一座漂亮的金山,没有办法骑马,只能坐马车迤逦而来,再由侍婢两两搀扶历阶而下。
武威军是见过世面的,别说公主,皇帝的礼服他们都瞧见过,又见公主鸾仪万千光彩夺目,倍觉荣耀,向公主行礼的喊声震天,心中想得也是咱们辅佐的这位公主如何不震慑得了那些青郡来得乡巴佬。
确实,青郡军自庞绪起,都没见过这样辉煌夺目之人,一时有些未见过世面的小军官看傻了眼,还好周围人机警,马上给人按下去行军礼问安。
“殿下穿这个样子,怪好看的。”
待承明公主牵着同样盛装的弟弟走到最前命众人起身后,庞绪在孟苍舒耳边用极小的声音悄悄地说。
“她穿猎装也很好看的。”孟苍舒小声回答。
他是指那天在石家堡射出那一箭救了自己小命的萧玉吉,怎么看怎么顺眼。
当然今天公主殿下也确实如日似月、光华灿烂,没有平常飒爽英姿的利落,却也没被繁复的礼服绊住华容婀娜,她朝孟苍舒点点头,孟苍舒回过神来,赶紧上前,拜过良川王萧裕后开口道:“殿下今日劳顿了。”
确实,戴这一套公主鸾仪的礼饰与礼服,实在让人走路困难说话费劲,萧玉吉却因心情不错而没有面露难色,只眼中微有笑意回道:“待内领侍御史抵达宣读父皇旨意后,烦请大人安排接待事宜。”
“都已安排妥当。”
……
两人在前面这样说话,青郡军因离得远些,只能看见个穿绯红色的孟苍舒与金灿灿红艳艳的萧玉吉对立而站,不知哪个不怕死的忽然开口低声道:“孟大人和殿下好像在拜堂成亲似的。”
庞绪在前听到了,当即回头怒目而视,顿时身后老实不少,再无人窃窃私语。可当他转头去看孟苍舒和公主二人时,竟也有两个人如此登对之感。
不过我朝自有俗例,但凡能做驸马的,需有侯位加身,孟贤弟能耐是配得上公主,可根基好像差了点……
不敢庞绪转念一想,他们民间可是听过小曲俗说的,据说早年间太宗文治武功皆是一等一的帝王,唯独最愁膝下爱女华盈公主的婚事,公主挑到了二十三岁,没有一个满意的,这可愁怀了太宗帝后。
直到那一日公主在出宫祝祷的路上遇见一貌美书生在街边卖书辞绝妙的纱扇,于是下车去买了一把,回去后便跪求父皇母后要点此人为驸马。
太宗欲哭无泪,可华盈公主被骄纵已久,又年岁拖延,此意坚决,表示父母不从便剃度出家,太宗对自己的朝臣与敌人可谓铁腕,但女儿可就下不去手了,只得应允。
然而有耿直之人当即上书反对,说自太祖以来的祖宗之法,公主非侯不下嫁,于是太宗便也不顾旁人反对,将此画扇书生封为锦乐侯,二人才可喜结良缘。
华盈公主成亲后夫妻恩爱,自此良缘得成,百年后此故事化作民间美谈,讲古的先生说曲子词的婶子姨娘都爱讲这段《锦扇缘》。
这么说来,孟贤弟好歹有个官身,操作起来不是比那个画扇书生要更容易?
再一个转念,庞绪自己都忍不住笑了,他在胡思乱想什么东西,就凭没谱的属下叫一嘴,他怎么也没个模样想些有的没的,不挨边的人和事,他真是乱操心了。
这时,内领侍御史的仪仗先一步到了,因是代表皇帝宣旨,故而也赏了圣上的仪仗引领再前,萧玉吉轻轻拍了拍弟弟萧裕的肩膀,用孟苍舒没有听过的温柔声音道:“记得姐姐说过什么吗?你是良慈郡的封君,你要领着大家叩谢父皇的恩典。”
萧裕已然三岁,比上次孟苍舒见他时高来些许,两条小腿迈开步子,朝着仪仗来的东方走出十步外,回头看姐姐点了点头才站下。
孟苍舒自觉后退三步:作为一郡刺史,他应该紧跟跪在萧裕的后面,但又因为有萧玉吉在,他只能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