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
最重要的,这一次,没有听说东宫反对的消息。
“不过,娘娘不是说过太子殿下一直对,对睿王妃念念不忘吗?”二房夫人大着胆子开口,这个传闻很多人都听过。
“传闻而已怎么能当真?睿王妃可是都怀了睿王的孩子了。”三房夫人不屑地反驳。
因为国公府底气足宫里又有淑妃,她们私下议论起皇家也很敢。
“太子妃啊,其父兄官职得在五品之下,书香之家尤上等。我看,迎香岂不是正合适?”裴文严的母亲,柱国公府的当家夫人罗氏微微一笑,这般说道。
她不想自己的儿媳出自婆母的娘家,故有此一说。
太子妃何等尊贵,地位不知比一个少将军夫人高上多少,若是再诞下太子的嫡子,将来必定是母仪天下的皇后。
这话不但不得罪人,反而还会令老夫人和孔迎香心动。
果然,老夫人的眼皮抬了抬,孔迎香也面带羞涩地低下了头,一声不吭。
罗氏眼中一闪而过满意的神色,心知此事成了,却不曾想就在这时,外间传来了自己儿子幽幽的声音。
“不合适,不合适地很。”裴文严想,若他今日没有做梦,太子妃的位置已经被人占了。
而且,太子殿下的长子也早早生下了。
作为知道这个惊天大秘密的第一人,本身又是宫里淑妃的娘家侄子,裴文严的头皮发麻,魂儿都快丢了。
***
失魂落魄的人不只裴文严一个,沐离自听了庄徽那等嘲弄的话,整个人都木木呆呆的。
她回到沐王府一句话都没说,咬着唇就去翻南疆和自己这边往来的信件,一沓一沓放好。
第一年,给她写信的人有母亲父亲大哥还有越家的表妹以及段扶风;第二年同样如此,只是段扶风的信件少了;第三年也没有大的变化,表妹的信逐渐减少;第四年,段扶风的信没了,母亲的信少了,而父兄的书信多了起来。
而第五年也就是今年,母亲的书信只有一封,剩下的竟然都是父兄的书信!
五年来信中的内容除了公事,其他的并未有变化。
母亲的信怎么就少了呢?是沉迷于那来历不明的青年无暇和她写信,还是,还是和负心汉说的那样,母亲的处境变得危险了?
沐离不敢继续往下想,她的额头冒出了一层冷汗。
南婆走进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她面无血色的模样,当即心疼地上前,“郡主,婆婆的小郡主,你这是怎么了?”
“婆婆,我送安安去学堂,看他不舍的样子,想起了娘亲和爹爹。现在回不去南疆,他们怎么也不给我写信了?”沐离恹恹地抱住南婆的腰。
南婆更加心疼,摸着她的头说,“郡主若是想念的厉害,那写一封信回南疆吧。想来,他们会回信给郡主的。”
“嗯。”沐离点头,过了一会儿又抬起头。
“南婆,您觉得大魏的储君,也就是安安的生父,他人怎么样啊?”她的眼中带着几分迷茫。
似乎,负心汉不全是她想象中的那样。
作者有话说:
等我入v,我一定要多更!
现在要数着榜单天数,每天字数得控制在三千字以内……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小公子被欺负了!◎
睿王府已经接连去了两拨太医,浓浓的艾草香气取代了映雪堂原本清淡的果香气。
沈知雪穿着雪白的中衣,额头勒着一条素粉色的抹额,脸上未施粉黛,憔憔悴悴地躺在床上,一张樱唇苍白的连一丝血色都无。
几个婢女婆子围在她的床边,递上热气腾腾的安胎药、乌黑乌黑的蜜饯以及拭手的帕子。
沈知雪被人扶着坐起身,喝过安胎药又净过手,病恹恹地咳嗽了几声,只留下了自己的心腹,两个家中陪嫁的侍女。
“我被人害的几欲流产的消息传到宫里了吗?”她一脸厌恶地用手掩鼻,对浓重的艾草味并不喜欢。
“回禀王妃,按照您的吩咐,不仅宫里传了个遍,宫外应该也有不少人知道了。”侍女莺儿一边低声道,一边朝另外一人比了个手势,让她将燃着艾草的炉子搬到远处。
“皇后娘娘送来了太医和一个嬷嬷,其他娘娘也都各有表示,送了不少药材。但清宁宫却毫无动静,太子殿下,果真是决定不再理会我了吗?”沈知雪失望地用手指拧着被子,嘴中喃喃道。
不该呀,往日她仅仅被人言语上为难几句,太子知道都会帮她解围。如今牵扯到了她的命,清宁宫居然无动于衷?
太子因为皇后和睿王迁怒于她,但几日过去,这怒火不该淡了吗?期间,太子还给爹爹送了今年的新茶,她以为已经没事了。
她孤注一掷使出这么大的手笔,筹谋这么久,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太子却不理会她了,这叫她情何以堪?
要知道,为了看起来逼真别人找不出疑点,她冒着风险真的在秦侧妃送来的刺绣上动了手脚,加了点让自己胎息不稳的香料。
只不过量很少,不足以真正地危害到她腹中的胎儿。
太医全都诊不出差错,苦涩无比的安胎药也是实打实喝的!
沈知雪的脸色很难看,筹谋若停在这里,她的一番罪就白受了。
“王爷人呢?”她问起自己的枕边人睿王。
莺儿呼吸一顿,小心翼翼地回了一句,“王爷应该在书房,奴婢打听到说是威武将军府来了人,抬来了几箱珠宝。”
“秦家啊,可真舍得为秦侧妃这个女儿打算。秦氏这次不会有事,想必正在房中得意洋洋。”沈知雪轻轻地笑了一下,面容十分柔和,正是男子最喜欢的做派。
可惜,她那双阴冷的眼睛透漏出来的神色让人不寒而栗。
两个侍女恭顺地站着,头弯的更低一些。
沈知雪抽出了一只帕子,手指轻轻抚摸着淡绿色的帕子上那一个雪字,樱唇紧抿,这是她最后的屏障。
“无论用各种办法,把它送进清宁宫,和太子说,我一个弱女子,只要一个公道。”这只帕子就是太子对她的承诺,承载了太子对她的愧疚。
虽然沈知雪不知道这愧疚从何而来,但她隐隐约约可以猜到和重阳节的那次宫宴有关。
宫宴那日,她作为皇后的准儿媳入宫,因为和皇后的亲生女儿六公主有些不睦,中途躲去了一处小佛堂。
皇后满意她的家世,坤宁宫的嬷嬷也不敢怠慢她,佛堂正是那嬷嬷领着她去的。
而这个帕子也正是刁蛮的六公主从她身上夺去的。不知怎么的竟然到了太子的手中……而那日宫中死了一个宫妃,罪名至今不为人知晓……
沈知雪想该是有人算计太子和那宫妃,而帮着太子躲过一劫的人带着她的手帕。
但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