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9


也没有让底层的百姓遭受更多的损失,甚至每家每户粮食储存量还超过超凡复苏之前,风调雨顺的年份。

只要百姓不乱,能够有饭吃、有衣穿,披着神明的皮,行造反之事的贼子就没有追随者,他们的失败本就是预料之中的事。

“测绘田地、调整粮价、提高粮食产量、平定内乱,周国那个年轻人倒是比想象中的能干啊,这孩子父亲死的早,是他老师一手带大,那个周国的张阁老还真是养了个好弟子。”常广曜合上折子感慨道。

“那可不是,这弟子最后还提前叫他子辈去见他,尊敬师长啊。”高同面带笑意,身材比前些年胖了不少,也更显得和蔼起来。

“哈哈哈哈你个狭促鬼。”常广曜撑着桌子起身,“四百年了,我们脚下的块土地,和周国的那块土地分离了四百年了,这四百年间,外面的人仍旧称我们为中原人,称我们为汉人,我们都想着收复对方,却始终不得,当年汉朝都城在周国境内,让他们以正统自居。

如今超凡是打破这个僵局的机会,偏偏上天又偏爱我们的老邻居,提高粮食产量的收藏物啊,怎么就没落在我们这边。”

如今两国虽被统称为中原,其实在数百年前的汉朝,也就只有周国的禹府、天星府,以及大夏岩州、安谷洲等地,才算是中原地区,然而如今沧海桑田,为了新建的政权不受传统贵族的束缚,两国都将都城定在了曾经繁荣之地外,曾经繁荣之名远洋的中原地带,已经成为了两国边缘,不管是经济还是政治中心,已经数百年的变迁中转移。

“陛下,有失必有得嘛,上苍不可能一直偏爱他们的。”

“是啊,如今便有一个送上来的机遇。”常广曜扫视着桌上无定楼的折子。

“陛下的意思是?”

“那个圣教,逃到我们大夏境内的叛军,无定楼送来了他们的情报,倒是相当有趣啊,也难怪周国的那小子如此动怒,调动天机楼和军队,死伤上万,也要除掉这个圣教和圣女。”常广曜想到密折里提到的圣教,不免发出感慨。

而高同并不知道其中内容,也知道这时候不是他插话的地方,只静静的听着常广曜对圣教的批判,最后才故作疑惑道,“那什么圣教也真是胆子大,竟敢直接取名为圣教,也不怕折了寿。”

常广曜摇头,“据说那圣女是尼姑出身,原本侍奉佛祖,后来不知得了什么机缘,成为超凡者,从尼姑庵内失踪,还带走尼姑庵几个与她交好的,当她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就已经是所谓的圣教圣女了。”

“这经历倒是有意思,跟看话本一样。”

常广曜瞥了一眼高同,“这女人,可比话本里的可怕多了。”

他也没有解释为什么可怕,而是重新做回龙椅,沉思片刻,“找到那个周国反贼,一定要找到她,不惜任何代价,她就是我们的机缘。”

……

“入我圣教,百邪不侵。

愿我世人,长安喜乐。

众生平等,为我神国。

……”

宽敞的地下溶洞,昏黄的烛火在静静的燃烧,数十人垂着头,恭敬虔诚的默念着圣教的教义。

在他们的中央,是一个素布麻衣的女人,她就是圣教的圣女,也是这个叛军的领袖,她算不上美艳,最多是清秀温柔,三十多的年龄,再看到她的第一眼,你不会想到某些艳靡的画面,不会将她与低俗的欲望相联系,而是慈悲与大气,像每个人的母亲,想躺在她的怀里,听她唱着轻轻的摇篮曲,在她身边,就已经远离的外面的纷杂与争吵,只有平和与安详。

如果世上有观音,那一定就是这个圣女这般模样。

怜悯世人、慈悲济世。

圣教的核心主要包括三点,其一倡导人人平等,无论出身,无论男女老少;其二倡导土地归为国有、按人口平分,限制土地交易;其三倡导平均主义,不搞特权与阶层。

除这三点主干外,还有对教徒的各种规定,比如禁止抢劫扰民,禁止贪污受贿,禁止教内私斗,禁止jian□□女等,并列出了相应惩罚,说是教义,等同于初步的法律规定了,与那些有了超凡力量就□□烧的超凡者全然不同。

这样的理想主义理念对于这些底层出身的超凡者来说,就是致命的吸引,一群看着贪官污吏在自己面前作威作福、残害百姓的人,他们追求什么、需要什么?不过就是平等平均,不过就是土地粮食。

在圣女的带领下,圣教的教义吸引了众多的追随者,而当圣教的教义传出去后,这个刚刚组建不久的小组织,很快遭到了朝廷严厉的打击。

比其他所有叛乱者,更加凶狠、更加猛烈!

周国的民间叛乱不少,有些在朝廷看来不过是小打小闹,除掉领头人,其余的自然就散了,甚至有些若是态度好、表现好,引来朝廷招安的也不是没有。

这些超凡者闹事,追求的不就是一个权力、地位和享乐吗,只要你按朝廷的规矩办事,这些都可以有,比你辛辛苦苦占山头造反强多了。

然而圣教不一样。

这一个有教义的造反组织,而且它的教义,直指百姓心中最渴望的部分!

朝廷不怕空有武力的造反者,但他们恐惧这种有理想有信念的造反者,人一旦有了明确的目标,还是与朝廷利益不一样的目标,那事情的严重性就不一样了。

从最初被发现时的数十人,到周国天机楼连同军队,一起出动拔出时,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圣教的人数竟已上万!

其中当然包括大量的普通百姓,而更让朝廷恐慌的是,当天机楼与军队出手后,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百姓,竟然能悍不畏死的向他们冲过来,只为掩护圣女离开!

偏偏,他们还成功了。

上万人的鲜血,染红了那片土地,让整个圣教重新回到初建时的局面,只活下来了寥寥数十人。

但如今的他们,又与初建时不一样,经历过灭顶之灾的圣教,比从前更会隐蔽,更懂斗争,也更团结。

逃到夏国苟延残喘的他们,在未来,会成为周国最大的敌人,又或者这个大陆,所有统治者的敌人。

第172章 旅行者(十)

乙辰年九月, 南岷州,正值海产丰茂,渔民们的出海打渔之季。

巴灯带着他的小儿子, 期待着今天能有个好收获, 他们已经连续一周没有打到什么大鱼了,再这么下去, 恐怕连过冬的物资都换不齐, 还有他家老大也要娶亲了,怎么说也要将家里修整一番。

因为这些原因,巴灯划着他的渔船偏离了常去的海域,向更深处驶去。

“爹!爹!有怪物!”巴塔年纪小, 眼神也贼好,经常离得老远, 巴灯都看不到的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