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0
像是踩断了什么东西,他低头一看,隐约间能见一块黑黄的白骨,白骨纤细短小,明显是一小孩的腿骨。
这一小小的腿骨,静静的埋葬在泥土里,不知经历了多久的风吹日晒,而周遭也无小孩尸骨的其他部分,显然是死后不知被哪条野狗叼过来的。
嘎————
嘎————
远处传来秃鹫的叫声,凄厉而苍凉,听得人从心里发寒,偶有乌鸦飞过,也仓促的叫上两声,令四人既然产生了一种,乱世飘零,不知今夕何夕,何处是归家路的感觉。
四下狂野无人,只有冰凌凌的溪水缓缓流过,眺目望去,前方是荒野、后面是没有尽头的大江,他们没有船只,只能向前。
走了半日,四处都是杂草,灌木丛长得比人都高,纵然有张树林三人在前面开路,这一路下来,还是有些为难孟徽安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战五渣。
“大人,前面有个村子,只是已到炊烟时,却无半点炊烟,恐这村子已经无人。”
“无妨,总算有个可以歇脚的地方。”孟徽安抬起手,捻着衣角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往常赶路虽辛苦,但大多还有马匹代步,难得如同今日这般,全凭一双腿走,还竟是些杂草丛生的小道。
孟徽安抬头看着远方的村子,虽看不清具体模样,但村子淹没在灌木之中,确实不像有人烟的地方。
走的近了,这种荒凉感越发明显。
这个村子的人都去哪里了,这么一个村落,怎么就这样荒废了?
孟徽安想起一路而来的枯骨,有些甚至刚死去不久,还有风干的肉沫还挂在骨头上,心中竟已有隐隐的猜测。
他们扫开前路的杂木,准备找处还过得去的房屋歇息,明日在继续往北上,能遇到活人自是更好。
不过后面一个想法,孟徽安几人是提前实现了。
这村子虽然荒芜,但今日凑巧有两人同样在此落脚。
两方见面,具是惊异。
那两人惊讶于孟徽安等人衣着气度,不想活在乱世,竟像个外出游玩,带着护卫的公子哥。
而孟徽安等人也惊讶于两人的打扮,身着短袍,肩膀系了条红丝带。
【我客人的夫君名高威,是起义军刘盛将军旗下一百户,还请诸位务必将信件送到。】
【武帝起义之时,将士无衣,乃臂带红巾,常有人假作起义军,一同北上作战,民心所望,可见一斑。】
【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
孟徽安面色顿时苍白,一次瑰丽奇幻的桃花林之旅,竟将他们带到了一百年前。
“两位可是北上准备跟随常图将军的起义军义士。”
“自然!这位公子是?”
孟徽安眼前一片昏暗。
第56章 忽逢桃花林(完)
孟徽安还是没有倒下去, 心理承受能力这种东西,见的多了,就磨炼出来了。
而张树林三人, 就没孟徽安的这定力, 当场表情就不对劲起来, 吓得面前两个人以为怎么了, 甚至以为孟徽安四人是不是朝廷的人, 不然一听他们的身份, 脸色怎么会这么难看。
不过如今朝廷已是秋后蚂蚱, 蹦跶不了多久, 起义军更是占领了京城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原则上来讲, 这里是不该有朝廷人手的。
孟徽安见两人眼神飘忽, 就已经猜到他们在想什么了, 如果这真的是一百年前的大夏,他得给自己找一个合理的身份, “那正好, 我等也准备一同北上。”
然后就说自己家境败落,北上寻亲, 顺带给认识的人带信,这两人自然信了孟徽安的假话, 一来这小年轻装得真情假意, 后面三个假借侍卫之名的取燧司人,也能不演崩,二来,这年头兵荒马乱的,到处都在打仗, 别看起义军攻到了京城,但各地朝廷维护者的反抗也并不少,常有些因为战乱流离失所的人,北上寻亲。
因为孟徽安几人的忽悠,一行人干脆收拾行囊,准备一起北上,孟徽安怀里揣着那封信件,不知是不是错觉,冥冥中的感觉告诉他,这封信件,或许是他能回到自己时代的线索。
若如那桃花林的主人真是神女,那么这个带信的嘱托,或许就是一场考验。
孟徽安这边猜测着缘由,屏幕后的卜尔也打量着他们的表现。
孟徽安等人自然不是真的回到了一百年前,这种涉及时间领域的事情,还不是现在卜尔能够掌控的,她现在只是能控制一个区域的时间流速,比如现在,孟徽安等人在幻境中已过了一个月,而现实时间还停留在他们接触信封的那一刻。
所以他们进入的,不过是卜尔编织的幻境,只是这个幻境足够真实,或者说就是真实历史的投影。
卜尔将历史留下的影像从时间中抽离出来,以真实的历史世界为背景,塑造了这么一个幻境。
如果把时间线上发生的时间比作文件的原版,每一份文件都是独一无二的,被层层加密储存起来,只有真神才有从储存箱里找文件并且拿出来的权力,即修改时间线。
而卜尔现在做不到,她只能看看这些加密文件的复印版,然后拿这些复印版再去复印一份,对这个二版复印件随意修改。
所以孟徽安四人现在在幻境中看到的,也确实是真的,比如和他们同行的二人,真实历史上他们也准备北上参加起义军,不过还没遇到起义军,就被山匪拦路,死在了路上,而在这里,因为有孟徽安四人的加入,张树林、艾冒、唐一辉可都是以一当十的存在,寻常山匪哪能伤到他们?
甚至这些山匪还有不少能教育改正的,被孟徽安吸入了自己的队伍之中。
这里的山匪大多不过两个来处,一是逃亡将士,他们打仗吃了败仗,回去还要面临杀头的风险,还不如扯起旗子,自己当山大王来的痛快,二是这群山匪都是附近百姓或者流民,实在活不下去了,才落草为寇,当然,你说这些人虽为生活所迫,实是可怜,不该惩罚,那就是圣母心了,他们确实是被迫落到这个境地,那其他被抢劫、被屠杀、被奸yin的百姓呢?这些人就活该为别人的可怜买单了?
所以孟徽安在用计击败此处匪窝后,可没少造杀戮。
这个看起来弱不禁风的世族公子哥,杀起人来却半点不手软,很是扬了波名声。
乱世四处都是死人,人们的心理承受底线也高,死些人而已,早习惯了,关键就是孟徽安外表的柔弱和他处事的老练形成的强烈对比。
乱世往往是最检验人道德的地方,如果孟徽安滥造杀戮,卜尔会降低评分,如果孟徽安只是单纯的送信,而对周遭的苦难无动于衷,卜尔也会降低评分。
但事实证明,孟徽安都做到了。
仁慈与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