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5
我是不会骑马的。”
‘哼,当初杀了我妹妹,才得到了她身上的莲子,不知道昨夜那绿光又是什么?真叫人心痒痒,可惜……这人和他这些属下有点难应付,得徐徐图之。’
两人隔着斗笠,相视一笑,骑着马,向这远方走去。
至于落龙坡的村民何时会发现山神娘娘不见了,那就不关他们的事了。
第32章 忽逢桃花林(三)
“这淇水风光, 当真是天下一景,山川秀美,水波荡漾, 渔人划着小舟来往于群山水流之间,远方更有歌声回响, 妙绝,妙绝。”武建修站在船头闭着眼摇头晃脑, 分明是个彪形大汉, 却做文雅之词, 难免令旁观者好笑。
“老大, 你什么时候也学会作这些酸儒之话?”
武建修睁眼冷笑, “呵,一群不懂欣赏的莽夫。”
不是老大, 你说这话的时候, 都不看看自己体格吗?外人看着, 究竟谁像莽夫啊!
淇水在洪定洲南面,与合州的交界处,已算是南方,南方的二月, 已经渐渐有了春的踪迹,往来文人墨客与商户的船只众多。
淇水之名其实不单单是这一条河流的名字,而是附近数十条水系之名,方圆数十里,水系相连,皆称淇水,然后才是各条河流名称。
孟徽安等人不缺金钱,纵然是赶路, 坐的也是这条河流上最好的船只,船只上下三层,下层为船员与划船者所在,中间是些普通人家,最上面一层被孟徽安给包了。
因而整个河上,就属孟徽安等人视线最好,山河远眺,美景尽收眼底。
“这南方的气候就是好,这才二月出头吧,岸边的树居然就有绿色了。”
“没见识,人家这儿一年四季都不掉叶子的,还现在有绿色呢,那是一直都有。”
“呵,王辉,你不就是以前出任务来过吗?怎么就比咱们高贵了?”
孟徽安裹着厚实的狐裘,听着下属们相互的争执打闹,一阵微风过来,心酸了打了个喷嚏,然后又伸手将狐裘裹紧了几分,面色苍白的转身回屋。
“我住淇水上,淇水有神女。”
“自称桃花仙,仙子风姿甚。”
“亦好音律声,见吾问好否。”
悠扬的民调从远方传来,唱着声音高昂激荡,穿透了空间的限制,将歌声送向远方,也穿过船舱,送到了孟徽安耳中。
孟徽安如今对这些民间故事可谓是万分敏感,当即疑惑,“桃花仙?”
船上安排的侍女当即回道,“是去年才传出来的桃花仙子的故事,最初来自一位叫柴下的打鱼人的口中,据他说,有一日,江上大雾,他迷失了方向,误闯入了一条从未去过的溪水,这柴下万分好奇,顺着溪水直上,分明已是寒冬,却一路桃花绚烂,落英缤纷。
渔船一路向上,桃花林也仿佛没有尽头,其间更有银角白鹿出没,随后到了溪水尽头,又闻吹奏器乐之声,声音优美壮阔,闻之动人,柴下带着女儿下船,遇到了那吹奏乐器的此间主人,就是那桃花仙子。
仙子让柴下评价自己吹奏的如何,有设宴招待父女两人,席间谈笑风生,更有乐师弹琴,绝世舞姬伴舞,宴席过后,父女两顺着来时的路,离开桃花林,然而从此却再也找不到去桃花林的那条溪流了。”
侍女声音轻柔婉约,将这个绮丽的故事婉婉道来。
这个故事,侍女不知说了多少遍,似乎神秘的桃花林与桃花仙子格外的适合淇水风光,每每有外来者询问,听完无不心醉。
然而这一次的来客显然与侍女曾经招待的客人不同。
“哈,有一个神女,我们这还有一个山神呢。”武建修毫不客气的嘲笑道。
侍女???
孟徽安无奈摇头,转头朝侍女微笑道,“那如今唱歌的这位又是谁?”
侍女垂下头,脸色微红,“听这声音,应当正是柴下本人。”
“可否请他上来一叙?”
侍女重新恢复原有的温顺恭敬的模样,“还请客人稍等。”
随后才缓缓起身,身姿轻盈,半低着头,退到门口,才转身离去。
不过一刻钟,就见侍女带着一对父女进来,那男人皮肤黝黑,身材健硕,粗眉阔嘴,天然一副洒脱开朗模样,他手上牵着的小姑娘,七八岁的年纪,也小麦肤色,粗眉大眼,眼睛黝黑明亮,不怕生,看着孟徽安等人咕噜噜转着眼珠子,来回打量。
“不知这位郎君叫某来,可有何事?”柴下一眼就看到了位于人群之间的孟徽安,也锁定了他才是这些人的主子。
孟徽安笑道,“方才听先生唱歌,又询问了船上侍者,敢问那桃花林是否真的存在?”
柴下见这陌生的小郎君不仅态度温和,说话文雅,更兼有几分富贵人家出来的贵气,难免心生感慨。
他在淇水捕鱼,时常也来往摆渡过往行人,见过不知多少达官贵人,有些看起来温和,对他们这些地位低微的人也恭敬有礼的公子,其实出身世家豪门。
而那些对他们趾高气昂、衣着不凡的人,下一刻也会对真正的贵人低眉哈腰。
柴下回道,“这就要看郎君信不信了,郎君若信,那桃花林与仙子就存在,若公子不信,那就不存在。”
“我说你个渔夫好生狡诈,总归是看我们信与不信,说真说假都与你没个关系了?”武建修冷笑道。
柴下见一壮汉动怒,也不慌忙,而是不急不缓道,“对于某来说,桃花林与桃花仙子是真的存在,因为某确实见过,可在那之后,某就再没有找到进桃花林的路,空口无凭,从前我讲这个故事时,听者也当是故事,是而信与不信,存在与不存在,全凭听者。”
孟徽安抚手大笑,“好一个‘空口无凭,全凭听者’,既然如此,先生可愿带我等去找一找你口中的桃花林。”
孟徽安不是第一个提出请求的人,这些过往的行人,常有慕淇水风光而来的文人墨客,他们听到这个传说,也总会找到柴下,让他带他们一起寻找消失的桃花林。
在柴下看来,这些人找的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桃花林,而是一个他们心中的桃花林,淇水的山川河流,皆是他们的桃花林。
纵然无望而归,也从未有人为难过柴下父女。
柴下不知孟徽安身份,只当这也是一个远道而来,寄情淇水风光的贵公子,听得他的要求,当场没有犹豫的应了下来。
当日下午,孟徽安边带着林三森,坐上柴下那小舟,悠悠然的放舟于群山江河之间。
当然,孟徽安也悄悄将玉佩交予了武建修,毕竟还有个沈柔留在船上,以防万一。
“那日,某确实是从这个方向进的,只是那时江上大雾,分不清东西,偶然才寻得一处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