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
烛台的存在后,他也确实暗地里派人打探过,但因为临时叫人,加上此事隐秘不得令众人皆知,目前以来并没有什么收获。
如今孟徽安提出此事,常广曜却觉得十分可行,一来可替他寻找天下神异之物,二来这孩子从小看到大,再可信不过,三来,可借此机会历练,就算无所收获,也能多些经历和处事之道。
常广曜算盘的响,但转眼就看到了孟徽安羸弱不堪、堪比骷髅般的身体,又是心疼又是生气,这十九岁的孩子,一年前,也是被大家称赞的美少年。
“朕自有考虑,你还是还先回去吧身体养好再说吧。”
孟徽安一听此话就是皇帝舅舅同意了,淡笑道,“徽安听命。”
“哼,小聪明。”挥手背过头去让人准备午膳,又让人先带孟徽安下去休息。
“午膳过后,先去看看你舅母,她也一直担心你。”
孟徽安笑着应声。
宫里的一切,孟徽安从小来的多,自然也再熟悉不过,并没有感到什么拘谨和不适应,加上宫人服侍的体贴周到,下午的气色明显比早上好上了几分。
“朕会抽调一些绣衣使者、宫中内侍,若是出现情况,允许你调集羽林卫来辅助你调查,若真遇到此等物品,断然不可放过!”
绣衣使者,乃皇帝暗卫,行走于黑暗之中,专为历代帝王服务,更兼有暗中检查百官之职,可以说是皇帝身边最利的一把刀。
宫中内侍孟徽安也能理解,这些在宫中伺候的人,向来谨慎细致,也是做事的好手。
至于羽林卫乃皇帝禁卫军,大多是京城良家子,忠诚于武力值皆不逊色。
只是这样的权利交于他,看来皇帝舅舅对于烛台等的存在,比他猜测的还要看重。
常广曜见外甥沉思的模样,淡然的喝了口茶,“怎么?怕自己带不动?还是怕有负所托?”
孟徽安苦笑,“舅舅何必打趣于我,既然能安排这些给徽安,定然都是心腹之人,自然不会阴奉阳违,不听指挥,只是,怕有负所托是真的,这些人在徽安手下,实在是辱没了他们的才能,随便拨些信得过的便是。”
“那朕可不管,给了你人,事情就给朕办好,还有,你那什么‘借命’一事,既然不愿拿无辜之人的命,那也可借机便易行事嘛,对了……”
“钟亭!”
“奴婢在。”
“以后你就跟着这小子了。”常广曜指着孟徽安道。
“是,陛下。”那面色沉默的公公又朝孟徽安拜了拜,“日后就有劳孟公子吩咐了。”
这钟亭是皇帝身边又一得利能手,孟徽安还能如何,只得应下。
“既然人齐了,得有个名字,你是这主事的,取个名吧。”常广曜看着孟徽安笑道。
“即是寻找鬼神之物,亦是驱邪降妖,有驱祟之意,不如取其音,‘取燧’如何?舅舅?”
“‘取燧’……为后世取火,好名字,笔墨!”
一番挥墨后,三个大字跃然纸上。
【取燧司】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10-28 18:26:27~2020-10-29 18:47: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丢丢的星期天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喵呜 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2章 账簿本(一)
得到了皇帝允许的取燧司,很快就构建了起来,烛台一事虽是隐秘,但也没有刻意隐瞒身边值得信任的人,所以新建立的取燧司人虽不多,但个个都清楚这个世界出现的神秘东西,而因为这神秘东西得以继续活下来的孟徽安也成了取燧司的焦点。
虽然这少年明面上是大家的领头人,众人对他也是恭恭敬敬的,但孟徽安知道,这恭敬不过只是表面,不论是经验还是智慧,都不足以领导大夏国这批最隐秘的高手。
一切都在稳步进行,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差错,更没有寻常故事里,常有的下属不屑,而后反转打脸的情形。
孟徽安再年轻,他背后站的也是皇帝,属下这些绣衣使者和宫中内侍拨过来的人再优秀,他们也是最忠诚于陛下的。
取燧司组建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组织人手,搜罗天牢里的死刑犯,研究孟徽安身上的‘借命’能力。
第二件事,收集各处相关的鬼神传闻,最好的现在就在发生的。
孟徽安身上的能力好探查,都是群聪明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整明白了。
说起来也很简单,‘借命’顾名思义就是从别人身上借命,让自己得以继续活下去,不管是因自己而死的人,还是被孟徽安亲手杀死的人,都能算是借命成功,而每一次的借命成果,孟徽安自己都能有清晰的感觉。
而实验得出的结论却并不能令人开心,用别人一年的寿命,只能延续孟徽安一日的生命!
当初孟徽安继承了烛台的能力,之后看起来恢复了健康,其实也不过随时在死亡边缘徘徊,因为烛台给孟徽安寿命,也不过短短数月。
再加上这次实验找的几个死刑犯,孟徽安被延长的寿命也不到一年。
得到了生命,却又再一次次的知道自己的性命并不是真的没有危机,若是一个心智不坚之辈,或者此时已经崩溃,或许难免心怀怨气,恨不得杀尽天下人,只为自己独活。
可这是孟徽安,也好在是孟徽安。
他曾看破生死,不愿借邪物苟活,他被陛下委以重任,让他以年少之龄领导取燧司,都说明了孟徽安的心智,被所有人信赖。
他也确实没有辜负众人的信任,迎着众人担忧的目光,将自己的信息记载下来,成为了取燧司第一封档案。
取燧司建立以来的第一个任务,就这样平淡无波的完成了,在冷冰冰的文字背后,是一个年仅十九岁的少年人的坚毅和大气。
若说第一个任务还算顺利,那第二个任务只能说是多有波折。
民间有关的妖魔鬼怪传闻虽多,但距今为止都没有一个是真的。
头一个月取燧司的众人,还因为先前烛台和孟徽安的存在而信心满满,常常有所传闻,便亲自出动,结果一次次的认真出任务,换来的都是假新闻。
有些是误会边还罢了,至少真的存在,有些过分的干脆就是某人瞎吹嘘,结果听者当了真,于是事件越传越广……
到后来,这些取燧司的人都麻木了,干脆将事件下放,也不怕泄露取燧司的存在,只是叫人查探真假。
这些本属于绣衣使者的人,常年在外行走,多少都有自己的人手,本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接连的失败有些打击众人的信心,甚至有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