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1
暖洋洋的日光,那股早起的倦意就又沉沉卷上,车厢内声息逐渐降下,东倒西歪睡歪了一大片。
李晓诗一开始是没想睡的,她虽然起得早,但是昨晚睡得不晚,还算精神,可大家都睡了,她再说话就会显得很突兀,也只好住嘴,只把镜头转向窗外,委屈委屈她的观众们,观看窗外景色打发时间了——沉默久了,她不知不觉也睡了过去。
李晓诗上车后就把手机揣起来了,镜头还是只有胸前那个毛球,观众们看不到她、看不到车里的情形,但听渐渐没了声,也知道她多半不方便说话,故而便也各忙各的去了,或看书批公文或练兵布阵或耕种放牛,反正就是各有各的事情,没事做的就巴巴盯着天幕,津津有味地看着那里边飞快划过的一切景色,然后和身边同样闲的没事的人一起点评或猜测。
李晓诗是被身边的人推醒的。
和她一起坐的也是参与了她“历史角”初策划的好朋友,是个短发的女孩儿:“小诗,厕所去不去?”
李晓诗迷迷糊糊直起脑袋,揉揉酸痛的脖子,这才发现车已经停下——到服务区了。两人结伴下车,短发女孩儿还在说:“我刚刚去过了,回来看到你还在睡,就把你叫起来了。老师说休息十五分钟,他们有的去泡面了,你吃不吃?我给你泡一碗?”
李晓诗不好意思地笑笑:“睡这么久啊……”她取下胸前的毛球镜头别到短发女生领子上,小声交代,“我这是录素材用的,你可不要弄丢呀!帮我带一下喔。”
未经允许,往别人身上放摄像头终归是不合适的,所以她还是老实交代了一下。
短发女孩知道她从上车后就一直在嘀嘀咕咕,所以也不觉得奇怪,摆摆手:“去吧去吧,找不到我可以给我打电话。”
李晓诗:“恩恩。”
于是,诸天万朝的古人们,又一次被那个叫做泡面的东西给隔空“香”到了。
上次李晓诗就送过一些,但是那几包顶什么用?更多的是拿不到的人好么!
等李晓诗擦着手一路小跑赶回来,接回镜头掀开泡面桶的时候,直播间弹幕已经被想要泡面的消息给刷屏了。
李晓诗没看手机,但看到泡面,她也想到了这一点,就在脑子里呼叫0022,自费兑换了几箱泡面放上去,让大家抽奖去了。
对于学生们来说,时间这种东西是完全卡着点的,说是十五分钟,他们可以做到一秒不多一秒不少——等大家整整齐齐坐回车上,老师点完名后,也正好过去十五分钟。
大巴车再一次晃悠悠启程,车上少年人们也没了睡意,吃饱喝足,那简直就是个个精神百倍,抖擞万分。
隔壁班有个女生站了起来,她拔高声音、力求压过车里一众说笑,道:“我是七班班长,同学们,我们一起唱歌或者背课文吧——”
他们班的学生很给自家班长的面儿,都应好,李晓诗他们班“客坐”在这儿,也不好意思拂了人家面子,也都应了下来,两班的老师对视一笑,谁也没阻止学生们这样的交流。
李晓诗想了想,也站了起来,她举着手机,脆声道:“我来给大家录像。”
那班长抿了抿嘴,笑着点头:“那谢谢你了呀,回头发我一份。”
李晓诗点头:“没问题。这次旅行我负责学校账号运营,现在只是录素材,之后还有直播,到时候都会发上去的,大家可以去自己保存。”
当然了,那得等她之后导出,现在嘛……现在当然是一边录素材,一边给自己的观众直播了。
决定了一起合唱和朗诵,接下来就得是决定内容了。
大家七嘴八舌,有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有说黄河颂的,还有说唱黄河大合唱的,没个统一。
李晓诗也不插嘴,她看着手机屏幕上也在讨论那些都是什么内容的弹幕,眼睛弯弯。
那唱出来可真的要吓到这些前辈们了吧?
最后,那位班长微微沉吟,说道:“那就一个个来吧,我来开头,大家跟着对我往下,好不好?”
“好!”
“OK~”
“……”
见大家都应下,她清了清嗓子,大声背诵道:“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
李晓诗微微一愣,随即便反应过来这是哪个课文了,连忙接道:“而全在少年——”
天幕前的人却有不少呆得比李晓诗还要久:这句式,怎么像是“古”人?
车厢里其他的学生反应和李晓诗差不多,稍微慢一点的,在听了两句后,也明白过来了,纷纷开口接上。
饶是变声期少男少女的声音听起来会有些些怪,但这种集体背诵的情境下,个人的声线倒全不重要了。
稀稀落落的声音逐渐变得整齐划一、愈发嘹亮。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①”
华夏,历朝历代,诸天万朝。
听清这些少年人们在背诵什么,所有人都是一震。
……少年强,则国强。
这是什么样的认知和清醒的目光?
即便是没有弄懂那些内容是什么意思的观众,面对一群少年人这样洪亮有力的诵读声,也忍不住肃然起敬。
“——潜龙腾渊,鳞抓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②”
车厢中,他们的声音还在继续。
他们诵:“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他们诵:“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③”
——与天不老、与国无疆!
秦。
嬴政拳掌微蜷,松开,又猛地攥住。
他双目漆漆,锁着面前天幕上的画面,喉头微动,蓦地,逸出声声朗笑。
他胸膛震动,笑得畅快无比。
“好一个与天不老、好一个与国无疆!”
这才是华夏的儿郎,是大秦后世子民该有的风貌。
即便他的大秦不能千世万世、可千世万世后的儿郎,依旧是华夏儿郎,依旧是大秦后代。
民族,血与魂,这才是与天不老、万世永昌之物!
殿中众臣纷纷离开座位,俯身行礼,齐声高呼:“与天不老、与国无疆!”
华夏,中国,五千余年朝代更迭,华夏依旧是华夏,中国的称呼也始终沿用。
这才是永恒。
这才是千秋啊。
车厢中。
那一张张或年轻或稚嫩的脸庞,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诵读,如同宣誓。
通过李晓诗手中小小的镜头——
在某一个刹那间,便震响了万古。!
第153章 第一百五十三课
后来,学生们又接连齐诵了一些其他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