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3
打的时候被兄弟国背刺的辽一样?
唇亡齿寒,这些人都不懂吗。
蒙古人势头这么猛,金啊,你们这是不想活了?
“成吉思汗灭西夏的时候,在六盘山去世了。他去世前跟后人留言说,要联宋灭金,借宋境攻金。”
观众:……?
你这版图,你这势力,你联宋?
宋是傻子吗他们能跟你联合!?
他们也跟金国一样不想活了吗?
……等等,等等。
这宋吧……好像还真是傻子哈?
而且之前那个史诗里,是不是就提到过“联宋灭金”这几个字?
“然后宋朝同意了。”!
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八课
所谓的历史,就是在一次一次的覆灭中、后人依然会前赴后继地重蹈覆辙。
反复循环。
一次又一次重演。
李晓诗这个“宋朝同意了”几个字一出来,听她直播的各个观众们脑子里就都不由自主浮现了几个大字——
海上之盟。
是的,这难道不是跟当初联金抗辽时候签订的那个什么海上之盟一样吗?
不过宋金的关系比当初宋辽之间的关系还要更紧张一点。
宋辽好歹明面上是兄弟国,宋金那可是臣属国啊,更有灭北宋掳二圣逼称臣等等一系列的事情,这甚至可以说是世仇了。
宋人对金人恨之入骨能理解。
可是,那可是蒙古啊。
跟当初的女真人差不多、甚至比当初女真人还要更勇猛一些的蒙古人。
而现在的金国,现在的女真人,和当初的辽人也差不了多少了吧?
李晓诗道:“在宋和蒙古结盟后,两国南北夹击,迅速剿灭了金国——金国这个时候呢,也发生了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她咳嗽了一声,继续道:“在金人皇帝一边让人抵抗外敌入侵的同时,他一边把皇位禅让给了自己的儿子。”
所有位面之中的观众们:……
啊。
啊?
女真人,你们是忘记了当初怎么灭的北宋吗?
当初北宋的那些事,你们就是要一样不落地全学一遍是吧。
刘彻笑了:“这宋的感染力真大啊,李晓诗说的那个词叫什么来着……病毒?这么不知不觉地就把金人也同化了,真的好厉害啊。”
这就是同化的力量。
女真人这样的一个民族,在中原地区过了这么多年的安稳日子之后,也失去了战斗力,甚至连斗志也一起失去了,甚至心气都没了——那匈奴是不是也可以?
一定可以。
想到这里,刘彻心里极度舒畅。
这前景,一片大好啊!
李晓诗下判词一样道:“于是,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
“自此,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了,双方之间这样的局面和僵持的战争持续了有四十多年。”
“中途蒙古去讨伐了西藏地区,就这一大块——这里因为地域原因,像是高原反应啊之类的,所以自古都是难以攻克的,华夏五千年,这里生活的部族有很多,但从来没有归过华夏王朝管辖。也就是蒙古人的这个时期,西藏才第一次归到了华夏疆域中来,自此——再没有分割。”
直播间弹幕一片热闹。
如果说打下西夏金人等这些,前人也不是没有做到过,所以最多也就是值得钦佩,还没有到什么让人震惊的地步,但西藏就不一样了。
那一块地方,在场的稍微看过一点国家疆域图的都不会不清楚,那是什么偏僻又难搞的区域,他们开始回想,然后惊愕地发现,在李晓诗给出过的历朝历代的地图中,这里确实都不属于华夏。
而且、这也不同于之前提到的中亚西亚,这可是“至今没有分割”的领土——也就是说,一直到了李晓诗所在的现代,这片地方还是归于华夏的,从蒙元时期吞并,再也没有离开过。
……这就是一种很让人震撼的功绩了。
说出去能吹好久的那种。
在李晓诗那个时候,连王朝都没有了,但西藏这块被收了的地都还在……!
这是真真正正的青史留名!
啊……真让人嫉妒啊。
他是怎么拿下的,怎么克服那些什么“高原反应”的?
能不能教教大家,见者有份,让大家伙都去把这个给拿下刷刷功劳?
李晓诗继续说着:“其实在蒙古人刚打下金国时就想对宋宣战了,可是宋朝,一直都是那种平时不怎么样,官府不管兵也烂的、但到最后关头,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老百姓们都会拼死抵抗的那种朝代,不然两宋也不会这样持续了这么久啊——就像当初几次围困开封、军民一心抵抗金军时候一样。南宋的军民这个时候也团结了起来,誓死抵抗,而且蒙古人是北方人,他们不擅长水战,于是宋朝就加强了长江的防御体系,双方跨长江对峙,前后打了四十多年。”
她在地图上指了指蜀地那边,在重庆的范围画了个圈:“当初蒙古打这里的时候,就是损兵折将,而且早遇到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花了五个多月都没能打下来,而且在交战中他们的首领、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汗也被宋军击中,重伤死亡。”
说到这儿,李晓诗话锋一转,“——也就是因为蒙哥汗的死亡,所以,建立元朝的那个人才顺利上了位,在蒙古后方被拥立成为了首领、继承了汗位。他就是成吉思汗的另一位孙子,孛儿只斤·忽必烈。”
“在成为蒙古新的首领之后,忽必烈接受了汉人儒臣的建议,效仿汉人的政策推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等等,实行了治国安民的政策方针,开始整顿吏治、然后重视起了农桑,仿照中原皇朝的方法和制度,设立起了各种机构,还创立了年号,正式称帝——公元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也就是之后永乐年间之后的明朝都城,也是我们如今的首都啦!”
这一连串内容她说得很是顺溜:“因为蒙古人当时是走到哪里杀到哪里的,屠城什么的都是很常见的,打下一个城就杀一个城,不投降的就全杀掉,投降的城就把成年男人全杀掉,总之就是到处杀人,烧杀抢掠什么的,所以他们遭受到的抵抗也都很激烈。后来忽必烈的行仁政和不嗜杀命令下达,虽然也有人不听吧,但最起码整体情况比之前好了太多,这也很大程度上取得了汉族的人民对于元朝统治的认可,有利于蒙古政权取信于人、使得社会秩序尽快地稳定,经济也恢复发展,同时,也让蒙古军队的实力有了增强,为元朝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里边有不少是现代教育下的答题模式填出来的内容,比如这些政策对于元朝的影响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