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8


他有卫青了、也有霍去病,大汉双璧在手,但人才谁会嫌多啊?

如果岳飞来了,那他的冠军侯也不用那样劳累,岳飞也有处发挥才干,大家一起努力,开疆扩土、封狼居胥——还能一起养生、多好啊。

这天杀的老赵家,到底懂不懂人才的可贵?

可惜不是这次直播完再进行上次的游戏,不然他一定亲手揍一顿这叫赵构的废物。

让他暴殄天物。

天幕上,李晓诗的词也背到了结尾:“……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一首词下来,她眼眶已经通红,似乎完全接收到了岳飞字里行间的无奈和愤慨,是强忍着才没当场掉起泪珠子。

“在班师回朝的时候,周围的百姓跪了一地,都求岳飞不要走、不要回,岳飞也一一向他们解释了这是皇帝陛下的旨意,自己不得不遵守。而在离开朱仙镇时,岳飞叹息:十年之力,毁于一旦。他该有多伤心、多难过啊?”

有多少人能够在毕生理想即将达成时猝然破灭还能坦然面对的?

更何况是枕戈待旦、拿性命在搏理想的将士。

当他回望故都、望着那他这辈子可能都再也回不去的旧山河、又是否会想起年少从军鲜衣怒马的自己、想起母亲泪眼婆娑的殷殷期盼?

尽管背上的字仍在、但他,该像是终于从一场不得不醒的美梦中脱离、回首过往,发现一切终不过黄粱一梦了罢?

李晓诗蹭了蹭脸颊,道:“岳飞回朝后不久,就被剥夺了兵权。此时,金与宋正在又一次的和谈中,金国明确指出,如果想要和谈,那就要杀了岳飞。”

观众们都觉得此时像是在听天书了。

一词压两宋应该就是这首词了。

当得起。

但,这和谈又什么玩意儿啊?

要不是岳飞,宋早就没了,宋凭什么为了你们杀了岳飞?

敢提这种理由,真的是想和谈、不是挑事儿?!

少女的声音尽显冷意:“在秦桧的授意下、岳飞和儿子岳云以及手下张宪被诬告谋反,一并被关押入狱。在审理岳飞案件时、主审官盘问岳飞是否谋反,据说岳飞一把把上衣脱掉,露出了背后的四个字——那是岳母找人刺上去的,尽忠报国。看到这四个字,主审官实在难以违背自己的良心,不愿再做这种伤天害理残害忠良的事,所以直接不干了。”

“于是,秦桧无奈,换了奸臣上位主审,他们给岳飞用了各种刑,岳飞都不认,连被虐待也不呼喊一声。后来,名将韩世忠看不过眼,来质问秦桧、岳飞到底犯了什么罪。而秦桧给出的答案是——莫须有。韩世忠大怒,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但最终,在他们捏造的证据之下,岳飞还是被定罪了。”

观众:……



“1142年,岳飞、岳云、张宪,被赵构下令处死。岳飞只留下了八个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而这一年,岳飞年仅三十九岁。他的儿子岳云,也才二十多一点。”

李晓诗的声音夹杂着浓浓的愤慨、她年纪不大,对脾气压也压不住太多,而这种恰到好处的流露却让天幕前的每一个良心未泯的观众都共情了。

金人铁马不足惧、人心却恐怖难猜。

好一个南宋,好一个秦桧,好一个赵构啊。

李晓诗板着脸道:“岳飞死后,南宋一直到最后的灭国,也再没有光复中原。”

“而牺牲了岳飞换来的和谈,都是什么内容呢?在宋金这次和谈的条约中,宋朝向金称臣、世世子孙,谨守臣节;划定疆界,双方退兵;宋每年向金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是的,是纳贡,不再是岁币。”

宋朝放弃了大好的局面、甚至牺牲了正当壮年战无不克的将帅、竟只是为了给金人跪下当臣子。

多讽刺啊。

赵匡胤:^^

李世民笑了笑,他已经把给自己留的那一部分药吃了,所以头晕的症状倒不太明显,但脸色明显不太好。

他见不得。

一路拼杀来的小秦.王,见不得、也听不得这样一位将军冤死狱中。

为什么上次少年的自己没在揍李隆基的时候顺手给赵构也来一拳?

李晓诗道:“而南宋偏安江南,依旧安逸。”

“也才有了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朝的皇帝和多数官员,再没有了北上的气性。”

狱中,听到自己最终的结局,岳飞往后稍稍一仰,靠在了潮湿的墙面上。

他不惧。

这一生的金戈铁马、这一生的抛头洒血、这一生的忠君爱国。

不惧、亦不悔。

能听到后世对自己的缅怀和赞誉就已经足够了,只可惜……之后的宋、也没能收回开封。

千秋山河、盛世太平。

……只能在梦里相见了啊。!

第126章 第一百二十六课

当弹幕在大片大片刷着“赵构不配”“宋朝软脚虾”“岳飞好可怜”“秦桧去死”的时候,李晓诗长长叹了口气。

“岳飞的军队纪律严明到了什么地步呢?他们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岳飞本人更是一生都廉洁正直,精忠报国。所以百姓们对他们爱戴又崇敬。就连岳飞被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处死,都有人敢在埋他尸体的时候偷偷做下记号,并且告诉自己的后人、以便去祭奠纪念。这才是岳飞以及岳家军的付出应得的结果、而不是被污蔑致死。”

她补充道:“后来宋孝宗继位,为岳飞正了名,然后当时的人就按照记号找到岳飞的墓,把岳飞的遗体和墓移到了西湖边上的栖霞岭,建起了岳王庙。到了明朝成化年间,在杭州做官的官员重新修建了岳飞墓,还用铁铸了秦桧夫妇等的铁人,让他们一直跪在岳王庙前赎罪——再后来这个就被保留下来了,之后的明朝正德年间改成了双手反剪身后的铜人,但铜经不住老百姓们的捶打,很快就被锤烂了。到了万历年间重做时就又一次改成了铁人。后续的三次重新补做都是在万历间年,再然后就是清朝了。明朝时曾经有秦桧夫妇相关的后人来偷偷把跪像沉入西湖,但很快就激起了民愤,吓得他们不得不隐藏起自己的行迹行为、逃窜离开杭州,然后,被沉下去的跪像找不到,但失去的还是会被重新浇筑放在这里。”

“从这里就能看出,这么多年过去,不管朝代怎么变迁,不管是谁当政,大家对秦桧等通敌卖国残害忠良的奸臣始终都是痛恨的。因为不管多去多久,秦桧夫妻以及万俟卨等人,都会一直跪在岳王庙前为自己犯下的过错忏悔。他们也会一直一直、和‘岳王爷千古’的名号一样被后人所记住,只不过是遗臭万年而已。”

李晓诗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