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


吓人喽!诗诗,你说爸爸能拿它喝酒嘛?”

李晓诗头摇成了拨浪鼓。

心里想的是:又知道了从没听到过的知识。不过送礼物的哥哥姐姐不会也经常用这些东西喝酒吧?那得提醒一下啊!

李妈妈好气又好笑地在桌子底下踢了李爸爸一脚。

净危言耸听,哪有那么夸张,给孩子送个礼物都心里不踏实。

李爸爸嘿嘿一笑。

危言耸听不危言耸听的另说,这玩意儿喝酒是真的有害啊!没算吓唬孩子。

李晓诗后半顿饭吃得没滋没味的。一会儿记挂着等下次录视频要告诉他们一声,一会儿又觉得人家能不知道吗,轮得上她卖弄?纠结得很。

一直到吃完饭和老爸老妈又腻腻歪歪看了会儿电视,洗漱完回房间瘫到床上后,李晓诗换上舒适柔软的小企鹅睡衣,才后知后觉地想起,好像忘了点什么。

是什么来着?

吃饭之前,先下楼、下楼之前,快递、再之前……手机!

两分钟后,李晓诗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弹了起来,眼睛直勾勾盯着手机。

公元纪年法竟然是这么个由来?!

凭什么啊!

李晓诗只觉得心口憋着一股子闷气,但是她又说不出来个所以然。

呆了半晌,干脆又下了床,来到了电脑面前。

不行,得找人说说话。

【各位哥哥姐姐们好,我又来了。】

离上次天幕消失也才过去两个时辰,谁也没想到大半夜的那玄奇玄幻的天幕再次出现了,不过这次李晓诗没个主旨,所以默认还是投放到上次投放的位面。

众人只见那才见过没多久的小仙童这会儿已经换了一身衣裳,穿得奇奇怪怪的,披头散发地出现在天幕上。

然后丢下了一句话。

【关于公元纪年法我已经查到了一点,但在那之前,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千万不要再用青铜的东西吃饭喝酒了!】

发现祭祀的铜器少了一个,正在商讨并且认为是被仙人看到,还举办了一个小型庆祝酒会、正在喝酒的西周众人:?

捧着酒樽的刘彻:?

怎么的,他不就今天心血来潮,想着换上这一套有气势点的青铜酒樽吗,就又摊上事儿了?!

没人顾得上吐槽李晓诗的形象不整,因为这个披头散发的小仙童正小脸紧绷,十分严肃地提醒着。

张嘴就是不中听的话。

【会中毒!】

【会变成短命的傻子!】

作者有话要说:

第19章 第十九课 基督纪元

会缩短寿命,会对大脑造成伤害,那可不就是短命的傻子么。

李晓诗自以为提醒得很到位了,可没想到竟然还有人追问她什么是铅中毒,那要用什么吃饭喝酒。

李晓诗:……

你们是真的不知道还是在拿我当小孩儿逗着玩啊?这可是多严肃的问题啊!

看了那个搜索结果,她本来心情就有点莫名其妙的不太好,这会儿更是不藏了,直接翻了个小白眼,很是无语:“用瓷的玻璃的,或者不锈钢的啊,这也要问呀。”

……

恕他们直言,这还真得问。

瓷是啥?玻璃是啥?不锈钢又是啥??

也就唐代的几个大老爷们在家里陪着家人一起,悠悠看着,有点明白这小姑娘心里头的郁闷。

这怕是还没缓过神来他们是古代人呢吧?

没明白正在跟谁说话都能用天幕这样骇人听闻的方式出现,后世还真是让人难以想象。

但如果连一个口口声声自己“普通”的小姑娘都这样大大方方——那那个时代,又该是怎样的一种风采?

李晓诗说完,也不管这个随口一嘱咐的事儿了,径直换了话题。

随着她换话题,屏幕上还真的没有什么关于之前的疑问了,李晓诗对此很满意。但她不知道的是,这是平台的机制,那些想问她“青铜器会让人中毒”相关内容的人可都还在抓耳挠腮呢。

李晓诗把手机放出来,又扫了一遍上边的内容,然后长长叹了口气。

一个未成年人做出这种老气横秋的表情很能让人忍俊不禁,但她下一句话出来,那些想笑的就再也笑不出来了。

李晓诗说道:“刚刚李世民哥哥问我公元纪年法的来源,我当时还不知道。于是下去查了查资料……”

“公元纪年法,原来不是我们华夏的纪年法啊。”

李世民:?

大唐众臣:?

他们翻了老大半天的史书,又推推算算,还猜测了那么多,结果告诉他们,不是华夏的?

没问这个问题,但通过李晓诗的态度,敏锐地察觉到其中不妥的嬴政也猛地把手中的书简盖到了桌面上,凝视着出现在大殿中的天幕。

不是华夏的,是什么意思?

华夏人不用华夏的纪年法,且看样子,这些后世的人们还都已经完全习惯,甚至已经成为一种默认的东西,如同吃饭喝水,不深究不探讨——这是什么道理?

李晓诗叹息之后,老大不情愿地开始念她搜到的答案。

“公元纪年法呢,在我们说来就是‘公历’,这个是西方社会传出来的一种纪年法。原本叫做基督纪元,还被称为是西历。”

她又叹了一口气:“这不是我们的东西呀……”

季度?那是什么?人名吗?

【西方,哪西方?】

有人回应,李晓诗情绪立马上头,连回答的声调都高了点。

“一开始是一名意大利医生改革的纪年法,后来被罗马教皇批准颁布了。”

“公元元年,就是耶稣出生的那一年。”

“一开始也不叫公元,而是叫‘主’。像历史课本上记载的,如果放到那时候,那应该写的就不是公元前,而是‘主前’呢。”

公元纪年法,是一个西边的国家,为了纪念一个叫做“夜苏”的人创立的,然后华夏就也用了这个纪年法。

这是李晓诗给出来的放在明面上的答案。

夜深分散回家,没能聚在一起看天幕的贞观众臣此时都忍不住有点喘不上气头晕眼花。

什么情况啊这是?

番邦人制定的纪年法,那这个叫夜苏的肯定也不是华夏人。

皇帝呢?皇帝就这么大度让使用别人的?一任换一个年号的血气放哪儿去了??

臣子呢?就算皇帝昏庸,但臣子都不知道阻止或者上谏的吗??

李世民也怔住了。

他完全没想到会是这么个回答,本身他都忍不住在和他的皇后抱怨“汉平帝有什么好的”了,结果连汉平帝都不是,干脆就是别人国家的东西?

这就好比到时候突厥人来告诉他们:用俺们突厥历!

李世民只想想这场面就已经忍不住去摸甲胄了。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