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
作也会选录一些。
出题实在没有规律,完全是在看考生是否有读更多的经书左传,考的学识多,阅历多。但大多数考生能读完四书五经已属实不易,能够熟背的少之又少,更何谈论杂书、大家集学。
王商瑾少时爱读书,王阿娘便给他买了一些书籍,又托兄长在府县买了一些书。
jìиzΗǐ二cんùǎйg
不认识的字,王阿娘便教他认。
本来王阿娘也打算教大儿子认字,可没学多少,就跟她哭着喊着头痛不想学,那嗓门吼得她脑瓜子嗡嗡响。
再后来,王阿娘发现了小儿子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家里的书全叫他读了净透。
王阿娘会认字,读的诗经也不少,但多的是看话本,策略那些是一窍不通。对于小儿提出的问题,她是常常回答不上来的。
所以等王商瑾再大一些的时候,她就送去上河村李老秀才那里,让小儿多读些书。
徐举人摸了摸胡子,满意的瞧着王商瑾手拿毛笔不抖,落笔也不迟缓,笔势流畅,身姿真正挺拔,叫人看着赏心悦目。
他背手走了过去,王商瑾竟不受他半点干扰,沉稳答题。
徐举人走到王商瑾身后,看了一眼答卷,心中暗暗吃了一惊。
一手楷书写得周正,虽说算不上多惊艳,但是有自己的风骨,一字一句的楷书,光是晃眼一瞧,就能看出少年意气风发的潇洒。
何况王商瑾年岁尚小,能写出这般好字当属不易,日后加以磨炼,多年后在书法上必定能有一番大的成就,说不准就是一代书法大家。
徐举人满意的点了点头,又走了回去。
半个时辰过去,王商瑾停笔,把毛笔搁置在一旁的砚台上。
等了一会儿,笔墨干透了,他才起身把答卷交给徐举人。
旁的人写这一套题也要一个时辰,尤其是到最后一题策论,落笔都要思虑许久。
徐举人以为王商瑾后面的策论那些不会写,不过他也理解,要是十二岁都会写策论,那大晟遍布学识大士。
他也特意拿了一套最难的答卷,比府试难度番了几番,也是为了让王商瑾知晓科举并不容易,不可骄傲自满、忘其所以。
毕竟十二岁就能够入读安城书院,难免会叫人自鸣得意,但犯了读书人的大忌。
只是等徐举人看完王商瑾的答题,他忍不住站起了身,心情颇为激动,拿着的卷子的手都在抖。
天才,天造之才,小小年纪便有如此高的造诣,日后可还了得?
单看前三十句,全都填满了,甚至一字不差,书院里找不出来一个学生能写得出十五道。
王商瑾竟全写对了,可见王商瑾学识多广。
试贴诗、经论、律赋没考,只有一道策论。
光是第一句,就叫徐举人觉得妙,何为治国、何为安邦,君应以百姓为国的根本,赋经商流通,减民之赋税,听民声,察民意,国可安定兴邦。
一句点意,后篇就洋洋洒洒的写了如何面对天灾人祸,如何解决民生困苦,信手拈来就能引经据典,没有半点突兀的地方,甚至用词达意都叫人觉得惊艳。
徐举人意犹未尽的看完这篇策论,直觉得王商瑾真是那话本里说的,文曲星下凡,天赋之高不是他人轻易可及。
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文章确实出彩,但是过于激进批指,策论的结构也不大对,需要润色。
徐举人直接把人收到他门下,又给了一张令牌:“你拿着这牌子,可随意出入书院里馆学,里面的书籍可随意翻阅,但是不能拿出馆学。”
“可在馆学里抄录书籍。”
书院规定,馆学可供书院里的学生阅览,但是不可私自带走,也不可抄录,违者罚银十两。
这一规定是为了防止书院里有学生通过抄录,把抄录的书本拿出去卖银钱。
但持令牌者除外,可持笔在馆学抄录。
“若是你想,每日下了学可到我的书房带走几本书籍。为师一本两本的孤本还是有的,也可以借你一看。只是待看完之后,第二日还与为师便是。”
王商瑾眼睛一亮:“多谢夫子。”
徐举人则去找院长去了,这般天赋之才,书院必是要给出最好的优待。
作者有话说:
我恨,弟弟真的是超级牛的天才少年,但是我写不出来他多牛!我也深刻检讨,我深知我文笔不够,写不出来!
第19章 买,都买
正午太阳正大着呢,门童打了个哈欠,守在书院门口,百无聊赖的看着,偶尔书院里会有几个书生出去吃饭。
“王公子!”门童看到眼前的人惊了一下,连忙起身。
“是来看王学子的吧,现在午时,王学子估计在徐夫子那里,你去徐夫子书房找他便好。”
要是别人,门童指不定不认识,可这是王学子的兄长,他如何能不记得。
王学子可是他们书院里最厉害的书生郎,今年参加了府考、府试,都拿了头名。
还有半月就要院试,徐举人都放出话了,王学子是极有可能考秀才头名的,那可就是案首了!
案首是多风光的名头啊,百来年安平镇都没能出个案首。
“我给你登记一下,这位是?”门童看了一眼王商栋身旁的小双儿,心里还疑惑,怎么来书院看弟弟还要带上双儿。
“我夫郎。”
门童愣了一下,然后马上登记在册,看着两人走进书院,心里都还在嘀咕。
看弟弟怎的还要带上自家夫郎,好生奇怪。
“小弟!”
王商瑾还在温习昨日夫子批改的策论,听到声音,猛的抬起头,颇为惊喜。
“大哥,你怎么来了!”
然后又看到了站在大哥旁边的小双儿,同他大哥很是亲密的样子,有些讶异。
“大哥,这是?”
王商栋拍了拍弟弟的肩膀,高兴的说:“这是你哥夫,开心不,等你考完院试,我跟你哥夫不久就该成亲了。”
“噗咳咳咳,开心。”王商瑾差点被拍得想吐血,大哥这么多年,还不知道他手劲如何么?
王商瑾调整了一下表情,朝小双儿喊:“哥夫好。”
林以默挨着郎君,对郎君弟弟的称呼,抿唇一笑,点了点头。
郎君的弟弟竟比他还要小上好几岁,这般小就来书院读书,还要考科举,真是好生厉害。
王商栋把背篓拿下来,将里面的东西一样一样拿出来。
“是野果!”王商瑾惊呼,他好久都没吃了,偏偏这果子镇上没有卖。
王商栋嫌弃的看他:“也就你十五岁了,还要闹着吃野果,跟小孩子似的。”
“大哥你不懂,世人所爱皆有不同,怎么能拿来相提并论。”
“你就是嘴馋还不许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