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7


床头的金台,上面插着一支色泽极亮的红烛。

陆容泽看了一眼,平静的点燃那支红烛。

烛火燃起,屋内很快飘出一抹说不出味道的奇香,弘嘉帝拼命地的凑近蜡烛,在闻到香味后,脸色肉眼可见的舒缓下来。

他上半身趴在床头,伸长脖子贪婪嗅着香味,全无半点帝王仪态,倒像是花街柳巷里吸食五石散的疯癫醉汉。

陆容泽站在旁边,目光凉凉的落下,视线漠然无比,他脸色依旧苍白,这几个月帮弘嘉帝处理政务,整个人肉眼可见的消瘦下去,但是这些,弘嘉帝只言片字也不曾提过。

“这支红烛,是楚国主这次来时送给朕的,老四可认得这是何宝物?”弘嘉帝重新靠回软枕,他侧头盯着缓慢跳跃的烛火,接过他递来的茶盏润嗓子。

“儿臣孤陋寡闻,并不认得。”

弘嘉帝得意一笑,“前些日子,朕几乎起不来床,自从点燃这支蜡烛后,朕如今的精神是一日比一日好,也能下地走动一会儿,此宝物出自南圣海,世所罕见,你没听过很正常。”

“只不过楚国主说了,朕先前被正清那贱人坑骗,损害了龙体,只靠蜡烛只怕收效缓慢,要想早点痊愈,还需要……”

弘嘉帝说了一半,突然止步了话题,他吩咐陆容泽,“传达朕的旨意,让老三媳妇明日入宫一趟。”

陆容泽颔首,神情温顺,没有多问。

弘嘉帝非常喜欢他这一点,不该问的不问,知进退守礼节,要不是身体太差,将这个皇位传给他也未尝不可。

陆容泽很快离去。

殿门再次关闭,屋内陷入寂静,弘嘉帝望着帐帘出神。

他自从病后,常常被噩梦缠身,夜不能寐,身体在日渐虚弱,衰败的速度很快,太医院束手无策,开出的药喝下去没有半点作用。

万朝会前,他甚至一度以为自己很快就要死了。

然而,楚国主的到来,又让他重新燃起希望。

他真的带来了一支红烛。

当天晚上,他闻了一个时辰的香味,沉重的身体就已经感受到了一股轻盈之气,又闻了三天,他自己非常清楚身体的变化。

激动之下,他命金鳞卫快马加鞭去北郊行宫,将楚国主请到皇宫。

他们在殿中聊到深夜,楚国主最后走时,意味深长的说了几句话。

“陛下若想龙体痊愈,光靠蜡烛还不行,还缺一味重要的药引。”

弘嘉帝急切问道:“是什么?朕立刻让人去准备。”

楚国主:“此药引陛下皇宫里没有,黎王府有。”

“什么?”

“黎王妃的血。”

*

陆容泽又去了趟许贵妃那里。

从那边回到他暂住的宫殿,天色已暗。

“王爷,这是刚送回来的折子。”侍卫打开书房的门,桌上摆了不少奏折。

陆容泽径直走过去,看都没看那些奏折,他走到窗下,看向巍峨红墙外的天边。

晚霞浓艳,红日被宫墙遮挡,只能瞧见半面轮廓。

他的小厮走过来,往墙边的炭盆里添了几块银丝炭,又拿了件披风过来。

“放那吧,一时半会也死不了。”陆容泽淡声阻止了他的动作。

小厮跟随他多年,忠心耿耿,见他脸上完全不在意的样子,心里又难过又心疼。

眼下已经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天气回暖,然而他们殿下手脚冰凉,屋内的炭盆也继续烧着,病气深入骨髓,早已无药可医。

小厮把眼泪逼回去,努力扬起笑脸,“殿下吉人自有天相,去年还有庸医诊断您熬不过寒冬呢,您瞧您不也挺过来了,殿下定会逢凶化吉,长命百岁。”

陆容泽嘴角扯了扯,眼中没有半点笑意,他禀退小厮,让侍卫进来。

“属下拜见王爷。”

陆容泽注视着天边,语气缥缈,“查清楚了吗?”

侍卫面露难色。

“说吧。”

“是……是黎王妃。”

陆容泽没有说话,悠悠地叹息一声,对这个结果没有太意外。

侍卫:“之前贵妃娘娘派人盯着黎王妃,险些被黎王妃发现,还是咱们的人将其救下,也不知黎王妃怎会调查到殿下这里。”

他们是在有人调查到王府下人头上,才猛然意识到问题,查了好几个月,才查到黎王妃头上。

“殿下,要不要把此事告知贵妃娘娘?”

陆容淮摆手,“不必,去黎王府传信,父皇明日要召见黎王妃。”

“是。”

侍卫走时将门关上。

陆容泽低头,他看着窗外生长繁茂的细竹,光线昏暗,竹叶好似被烟雾覆盖,瞧不真切。

他将手伸出窗外,指尖碰了碰竹叶的叶尖。

“看来你们早就怀疑我了啊。”

随着他的轻声呢喃,那节竹子被他单手折断,丢进了炭盆。

*

四月二十日,暖风和畅,万物峥嵘。

桑城百姓在三天前才得知,当初白将军亲自迎进城的是黎王和他的家眷。

年初将北蛮打到归降的黎王。

这一惊天消息瞬间在桑城流传开,一天不到,就变成了黎王要来西境打仗,胆小的百姓甚至已经开始收拾包袱,打算连夜跑路。

他们离鹿城很近,一旦战火燃起,难保不会危及到这里。

就在他们人心惶惶之时,又一道消息如惊雷般传入千家万户。

黎王要在城楼上举办百日宴。

“百日宴?谁的百日宴?”百姓懵住。

有知情者回答:“还能是谁的,当然是王爷的孩子啊。”

桑城虽然远离邺京,但也不是完全闭塞,这边的百姓也都知道黎王娶了一位男妃,甚至当初在邺京畅销的话本,也有不少在这边卖的火热。

“可王妃是男子,他们哪来的孩子?”

“呃……这我就不知道了,但是我敢保证,的确是王爷亲口说的,说要给他儿子办百日宴。”

“你从哪听说的?”

“王爷经常去鹿城,跟军营里的将士们混熟后告诉他们的,我家堂弟就在军营,他说军营里面所有人都收到了黎王的请帖。”

“或许……这孩子是黎王跟别人生的,然后过继到王妃名下养着。”

就在大家众说纷纭之际,桑城城楼上挂起了喜庆的红绸,战旗上也贴了烫金的福字,从城楼一直到黎王居住的府邸前,这条道的两旁都挂起了红灯笼。

黎王要在这里大摆流水席,宴请全城将士和百姓。

四月二十这天,热闹的锣鼓声从早上开始吹响,陆容淮请了桑城和鹿城的乐师,轮流在城楼上奏乐鼓瑟。

街道两旁整齐排列着桌椅,晌午时分,所有菜肴摆齐,前来参加宴席的人都已到场,负责记礼单的四位老先生忙到水都喝不上。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