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7


,于是不等谁来提醒,都一窝蜂的涌到天幕之前,满怀期待的等着。

只见鬼仙孟婆广袖一挥,那天幕之中的场景便急速转换,不一会儿就来到熟悉的地方——灵武。

唐肃宗李亨看到这熟悉的旧时之地,呢喃自语道:“居然是从此地开始……”

——这可谓是最为困难的开局啊!

——但若是让太宗皇帝来,,似乎好像也不算是什么难度。

显然李亨对自己的废物程度和太宗皇帝的厉害地步也是有很准确的认知,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在来到安史之乱中的灵武时,那就是直接眼露凶光。

此时此刻,众人都知道不管是安禄山,还是史思明,都得做好两脚一蹬下地府的准备。

唐太宗李世民在来到此方大唐世界之后,那原本心如死灰跟着唐玄宗李隆基苦命逃亡的青龙那就是一个腾飞便来到‘李亨’身边,还带来唐玄宗李隆基的最新消息。

——此时的唐玄宗李隆基已经在六军激愤之下将奸相杨国忠给砍成了肉泥,至于那个说是他最心爱的女人,也已经被缢死在马嵬坡下。

在安抚住将士们之后,唐玄宗李隆基就想要继续逃亡,只是附近的父老乡亲们都围了上来,恳求皇帝留下。

唐玄宗李隆基被逼无奈之下,还是停留了许久。

可在新的叛军战情传过来后,心中没有丝毫安全感的唐玄宗最终还是决定继续西逃——而为了安抚住当地百姓,他直接就把太子李亨给留了下来。

从此之后,唐玄宗李隆基就跟太子李亨分道扬镳了,李隆基继续去蜀中避难,而李亨则组织人马准备抵御安禄山的叛军。

但没过多久,李亨退至灵武,并在此地即皇帝位,是为唐肃宗。

唐太宗李世民便是在这个简陋的登基仪式中来到,随后稍微理清当下情况,便神态寻常的接着登基仪式。

就在李世民再次继位为大唐皇帝时,青龙、金龙和凤凰都陆续赶来,为这场原本略显简陋的登基仪式增添不可一世且第一无二的风华与光彩。

登基仪式过后,金龙凤凰等就和李世民商议起应当如何挽救此时的大唐王朝。

而此时也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仍然为皇帝,而李亨也即位做了皇帝,一时间大唐帝国便出现了两位皇帝。

就算是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时,也没有遇到这种情况。

因为青龙对唐玄宗李隆基的印象很差,再加上此时唐玄宗那个糟老头子还阻碍了明君典范的前路,那青龙就更气了。

当即青龙就轻蔑的冷笑道:“敢做天可汗的亲爹,李隆基他是有八条命吗?!”

金龙对李隆基观感也十分不好,很是赞同道:“能让他有跟唐高祖李渊差不多的待遇就不错了,再胆大包天的像历史上那样过来强抢政权,那就剁了他!”

或许是考虑到李世民的感受,青龙赶紧替金龙勉强补充道:“我们偷偷的剁,然后再放一个假人进去,保证神不知鬼不

觉。”

还什么都没有说的李世民:“……”

一旁保持沉默的凤凰:“……”

天幕之外的历朝历代众人:“……”

唐朝,贞观年间。

太上皇李渊默默的用双手抱紧自己,决定以后得少在二郎(神龙)面前晃。

——还有,务必请神龙记清楚,办了坏事和闯下大祸的人是唐玄宗李隆基,和他李渊没有半分关系!

凤凰皱眉,指责金龙和青龙这样的行为很是不妥,然后又着重推出自己新学的巫蛊针灸之法。

“只要做个小人,然后贴上生辰八字,我再用针轻轻一扎,就可以让他不举让他中风让他全身瘫痪在床!所以说杀人才是下下之策,还会连累自己,这兵不刃血,还能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办法才是上上之策。”

青龙和金龙对视一眼,对这个巫蛊针灸之法明显就是很感兴趣,问询凤凰是从而学来,便得知是跟绿龙学习的。

至于绿龙是跟谁学的,那就不知道了。

青龙学明白之后就一脸恍然大悟:“神仙不可以杀人,却可以伤人,这件事我以前怎么就没弄明白呢?白白让李隆基活得太舒坦了!可恶!”

金龙表示这个办法好啊:“那该死的李渊在做了太上皇之后,居然一口气生了三十多个孩子,还只生不养,全部都丢给二凤养,当真是可恨!”

凤凰也是哀叹,只感慨当时还未曾学会这一招,所以才让李渊逍遥快活那么久。

“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先从李隆基这个王八蛋身上尝试一番。”

金龙和青龙都表示很可。

一旁听着的李世民:“……”

眼看着太宗皇帝一言不发,还疑似保持默认态度,还没有弄出安史之乱就主动升职为太上皇的李隆基慌了。

但最后还是被新帝李亨的一句话给劝了回来——既然父皇还未曾犯错,又何必担心被神仙惩罚?

太上皇李隆基想到自己确实没有出现不举现象,那当即就是大大松了一口气。

当然除此之外,那就是他再也不敢沾染政权和朝事了,那万一神龙误会了给他来一针,那就真的一辈子都毁了啊!

这边

没了太上皇李隆基的拖后腿,新帝李亨也总算是能够认认真真的向太宗皇帝学习为君之道了。

神龙和凤凰的讨论暂告一段落,而已经登基为帝的李世民确实决定立即北上去跟郭子仪和李光弼会合。

这一个事情自然也是有跟神龙凤凰,乃至于群臣商议过的。

首先对于李世民的领兵打仗能力和文治武功,神龙和凤凰那都是一百个放心,而此时能愿意跟着太子留下来安抚百姓和辅佐太子登基做皇帝的臣子,自然也是爱国且忠心的。

再者大唐王朝的军队勇猛程度,那就是路人皆知,此时之所以会被那安禄山和史思明压着打,只不过是因为有汉奸和软骨头在里面。

李世民却看得很开:“连皇帝太子都不带犹豫的从长安向西逃亡,若是要求文武百官和将士们誓死守卫国土,却也是强人所难了……只是想到国破家亡之后,那来昭陵哭诉的一茬茬人,和死守城池的颜氏一家,太守张巡,还有大唐的安西都护府,我这心里就郁郁难平……”

而李世民坚持要北上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作为新君,是要积攒功绩来树立帝王威信。

否则在李隆基和‘李亨’之间,文武百官会选谁,却都是不好说。

可若是‘李亨’能带领大唐各路军队平定安史之乱,那绝对就是比李隆基这个昏庸之相的皇帝要更有威望和民心。

而且这个皇帝也是李隆基亲自派人过来让李亨做的,大概就是真正很害怕自己会成为亡国之君。

此前李隆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