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5
【而张彭祖也是其中之一,但张彭祖却是十分的谨小慎微,做事无所亏损。但张彭祖的下场就是被自己的妾室毒死。】
【当然这里的重点并不是张汤,也不是张贺张安世,更不是汉初的张良。】
【这里面的重要人物是张汤的玄孙张放,作为西汉时期的宠臣,同时也是汉成帝刘骜的表弟和男宠,驸马都尉张临的儿子,母亲为敬武公主。】
吃瓜突然吃到自己家里的驸马张临和公主敬武:“……??!”
虽然天子家养男宠已经成为了常态,但皇帝你对自己的表弟下手,这不合适吧?!
【张放容颜俊美,开朗聪慧,这个大概就是源于祖宗谋圣张良。】
汉初的张良:“???”这种时候就没必要提他了吧?直接当他死了不好吗?!
【张放迎娶许皇后的侄女,任职侍中、中郎将,同时监平乐屯兵,还可以设置幕府,袭封富平侯。】
【但在他随从汉成帝微服出游时,引发太后王政君不满。后来迫于丞相压力,坐罪免官,返回封地。】
【绥和二年,张放得知汉成帝去世,哭泣而死。】
少年神仙说到这里时,神情很是微妙。
【汉成帝和张放这一对,也算是被拆散的苦鸳鸯,但你们喜欢归喜欢,不要带上汉武帝和卫青霍好吗?你们之间根本就是情况不同,而且也完全没有可比性啊!】
【你们知道这样的事情传到了地府下面,会发生什么不太好的事情吗?!】
酷爱通过刘卫cp的圆满来寄托自己对爱情向往的汉成帝和张放:“……”
请不要告诉他们刘卫cp是假的,他们真的会哭!
但少年神仙就是那么的冷酷无情,甚至还给了他们致命一击。
【汉成帝刘骜并不是一位好皇帝,字太孙,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汉元帝刘奭的儿子,生母为王政君。】
【汉成帝一向爱读经书,喜欢文辞,宽博谨慎。初元二年四月册立为太子。竟宁元年,执政期间沉湎酒色,荒于政事,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和铁官徒起义。同时任由外戚专政,朝廷大政为太后王政君一族把持,最终埋下了王莽篡汉的祸根。】
【绥和二年去世,终年四十四岁,庙号统宗,但后面被革除,谥号孝成皇帝,葬于延陵。】
少年神仙神色很是不耐烦,并开始对皇室贵族的糟心情.事指指点点。
【汉元帝不适合做皇帝,他的儿子汉成帝也是真的不适合做皇帝,你们大汉这是直接就在走下坡路,甚至是又走回与匈奴和亲的老路。】
【玩的这么开这么乱,怎么不直接嫁一个男人给匈奴啊?毕竟这都是你们大汉皇室的传统了!怎么?是匈奴不喜欢吗?】
被神仙指桑骂槐的大汉皇帝们:“……”
神仙好像有点不满意他们和亲的妙招哎!这是为何?明明送出去一个女人就可以避免的战事,这不是一笔十分划算的买卖吗?!
【我觉得嫁公主也太不尊重匈奴了,大汉就应该嫁皇子过去,随便哪一个吧,反正就都那么废物,连一个国家都治理不好。】
【若是你们愿意的话,还可以把用不上的废物皇帝嫁过去,为了大汉和匈奴的友谊长存,大汉愿意出一个皇帝!】
【这才是大汉王朝应该有的气度和胸怀,如果你们觉得有点屈辱的话,那就先忍着,反正也不是没忍过。】
【还有反对的人,我不需要你们的反对,也不需要你们觉得如何如何,我只需要我觉得!】
少年神仙神情傲然的说完,随后就又在众人难以言喻的神色中开始出主意。
【像汉元帝和汉成帝我就觉得很合适去和亲,若是你们真的觉得皇帝和亲不好听,那就先找一个合适做皇帝的储君登基,随后再将已经没有用的太上皇给送去和亲。】
【这一招就叫做废物重复利用,很
管用的,想必匈奴一定感动到泪流满面。】
汉元帝和汉成帝:“!!!”
他们不要去和亲啊!
而且一国之君去和亲,这根本就不是合适不合适的事情,而是一件极为屈辱之事。
若是要他们去和亲,那还不如一根白绫吊死算了!
所有大汉的臣子也是这般想的,但明面上谁也不敢直言神仙的这个提议有问题。
于是群臣只得将目光放在皇帝身上——神仙要让去和亲的可是皇帝你本人,不赶紧站出来说话,那就是得生米煮成熟饭了!
皇帝你真的不着急吗?!
汉元帝和汉成帝何止是着急啊,他们都快要急到气火攻心了!
汉成帝刘骜更是连飞燕合德姐妹俩都没心情宠幸,一心就扑在要如何打消神仙这个危险的念头。
【都不敢让皇帝去和亲,也不想去和亲是吧?!那你们为何要让一个女子去和亲?大汉的脸面呢?汉人的脊梁呢?都被你们这些卑躬屈膝的小人给吃了吗?!】
【和亲和亲,你们就知道一个和亲!站起来很难吗?为何汉武帝时期汉人能站起来?为何汉昭帝和汉宣帝时期汉人也能站起来,却偏偏在你们这时候站不起来?】
【这一切不是要怪皇帝昏庸无能吗?亦或者你们还有别的原因?】
【有什么原因就在此畅所欲言吧,否则皇帝可就得启程和亲了!】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让一个女子去和亲就觉得很好很安稳,让一个皇帝去和亲就大声嚷嚷着这个不行那个不行。】
【你们的自尊和傲气还分对象的啊?还真是大汉忠心耿耿的臣子哦!】
大汉君臣:“……”
话说到这里,大家总算是明白神仙的想法,那就是匈奴可以打,但绝对不能和亲。
而且谁敢提出和亲,那就得谁出去和亲。!
第130章 辨明君与昏君
因为有了少年神仙的这一通骂,可以说汉朝的氛围就都变得很古怪,原本准备好的和亲事项也都被暂且搁置下来,至于下一步应该如何走,就得进行慎重的商议了。
神仙的态度很坚决:若是选择和亲,那就让男人去跟匈奴和亲,最好这个男人还是不中用的皇帝。
而被神仙提到的两位皇帝,他们的情绪也很痛苦:不当皇帝,做太上皇可以,但他们绝对不要去和亲!
于是就出现这个诡异情况,皇帝想要和亲,用一个女人来换取和平,息事宁人。但神仙又说要和亲就得谁提议谁上场,这皇帝都去和亲了,那提议和亲的人当然就是得作为陪嫁一起送过去给匈奴了。
这样一来,还有胆子提和亲那就是一个都没有。
以往想要和亲的人能大放厥词侃侃而谈,那是因为刀没有落在他们自己身上,甚至是都没有落在他们亲朋好友身上,否则反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