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
佳人的死亡。
随着《霓衫羽衣舞》的奏乐声响起,天幕的画面被分割成三等份:一份是杨贵妃的自缢场面,无数逃亡的人都在注视着;一份是昔日欢歌笑语奢侈糜烂的取乐场景,那里有着华衣美服珍馐佳肴;一份却是在安史之乱中为国战死的战士。
无数的人倒下,最后变成白骨累累,他们身后守护着的便是泱泱大唐。
天幕里的画面已然消失,巨大的棋盘再度出现。
当神女的身姿再度显现时,专心致志观看天幕的众人方才回神。
【在这场安史之乱中,吾认为非常值得一谈的就是香积寺之战。】
【这是安史之乱的决战。当时对战的唐军十五万,叛军十万。那是大唐最为精锐的军队,却是在做自相残杀的对战。】
【双方都是唐军,战术、战备和人员都差不多,所以想要分出胜负,就只能用人命去拼。】
【原先大唐这边的士气低沉,不愿再战。毕竟皇帝都选择
带着他的贵妃和宰相逃走,他们作为曾经被抛下的将士,如何能有捍卫一个已呈现亡国之兆的国家的信心和军心?】
神女说到此处,神情是非常庄严的,直接就把众人的心,尤其是贞观君臣的心都给提起来了。
【在此吾不得不提一下《秦王破阵乐》(2),因为这一首破阵乐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听到这一句话,生活在安史之乱之前的众人都有点不理解了,为何一首破阵乐能起到至关重要的的作用?
连李世民本人都觉得有点不可置信。
【《秦王破阵乐》是唐太宗李世民作为秦王时,率军大破刘武周,于军中所作之乐,即位之后也时常是每逢宴会就演奏。】
【这是大唐著名的歌舞曲之一,同时也是唐军稳固军心和提升士气的最佳军队破阵乐。】
【当时唐军根本无心迎战,一心只想投降。】
【但唐军的先锋李嗣业高声大唱《秦王破阵乐》,咬牙脱了上衣,手持长.枪冲进敌人队伍解决了几个将领。】
【看到这一切的唐军士兵也跟着高唱《秦王破阵乐》,跟着先锋一起冲锋陷阵杀敌。】
【“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为何他们眼中常含泪水?只因他们对大唐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香积寺之战(3)持续了四个时辰,在这场战役里并没有任何与孙子兵法上相关的计策,因为它拼的就是人和刀剑。】
【短短四个时辰,整个香积寺尸横遍野,白骨深深,到处都是被鲜血染红的路。】
【最后唐朝胜利了,在付出一命换一命的惨痛代价后,十几万的将士性命,成功为唐朝多延续了一百五十余年。】
【而这便是一代天可汗的魅力,亦是盛唐的魅力。】
【即便是在唐太宗死后的一百零六年,他的余威仍在保护着大唐,保护着他的将士,保护着他的子民。】
【这正是验证了一个道理:有的人死了,但他永远活着;有的人活着,但他早就死了。】
【这说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
【香积寺之战虽然胜利了,但大唐也输了。】
【因为从此之后,盛唐衰落,备受欺负的晚唐拉开序幕。】
【晚唐国力衰退,民生凋灵,曾经让万国来朝的盛唐啊,却是虚弱到让外敌频繁侵扰。】
【而这就是因为那些能为大唐保家卫国的将士,几乎全部都战死在那八年的安史之乱中。】
【后世无数悲伤盛唐落幕的人都会有这样一个想法,那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为何不死在开元二十五年?他们认为只要唐玄宗李隆基死在强占儿媳前,死在晚年昏庸前,死在安史之乱前,会不会盛唐就能一直延续下去?】
【但这仅是无数后世之人的妄想。】
【但吾认为妄想也未必是永远都不可实现,尔等听了吾这一课,想必心中已然燃起许多抱负,那边遵循本心去做吧。】
【有的命数早已天定,但能窥见神迹者,你们的命数方才起步。能在这未知命数道路上走多远,只待尔等选择如何。】
神女神情略带悲悯的说完此言,随后再留下“三日后吾将为尔等上第二课”,便翩然离去。
独留下被香积寺之战震撼到失语的众人。
而天幕之中的巨大棋局还是没有下完,就像是众人的命数一般。
此时已经在局中,却还不曾走到最后一步。!
第7章 抽江山社稷图
唐朝,长安。
在听完神女所述的香积寺之战,还有那首《秦王破阵乐》在战场上奏起,李世民根本就压抑不住眼中的泪水。
“我李世民居然能有这样的境遇,当真是让我受之有愧……”
李世民哽咽到难以言喻,连‘朕’之一字都不愿自称,想到那为了大唐而不幸战死的英勇将士,他这心里就心酸不已。
“是大唐对不住他们!是我李世民对不住他们!居然留下那不肖子孙危害国家,让那些忠心的将士无辜战死!”
长孙皇后双眼也是湿润,更是偏头过去用手帕擦去眼角的泪水。
中书令房玄龄也不由酸涩得落泪,其他的臣子也是如此。
房玄龄:“是臣等殿前失仪,只是香积寺之战太过让人悲痛不已,故而难以……难以……”
性情外放豪迈的尉迟敬德却直接嚎啕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还肆意谩骂那玄宗不干人事。
“那么多的忠心将士,结果这玄宗还仓皇出逃,是他对不住大唐,对不住将士,非陛下您之过也!”
所有近臣皆是这样想法,长孙无忌更是婉言宽慰妹夫。
在诸多爱卿和心爱观音婢的安慰下,太宗李世民这才满满止住了眼泪,只是脑海之中稍微想到香积寺之战,想到安史之乱,就始终又悲又怒。
不要让他知道这李隆基是他哪个儿子的后代,否则定要让李隆基的祖宗受罚!
他教训不到李隆基,难道还不能教训李隆基的祖宗?!
当然他作为神女都夸赞的一代天可汗,自然就是也要以身作则,定要努力杜绝后代子孙出现这样的昏庸君王来危害大唐。
不过按照神女所言,继位的既不是长子承乾,亦不是青雀,李世民很确定自己绝对只会把皇位传给和观音婢所生的孩子。
所以李隆基的祖宗就是他和观音婢之后生的孩子吗?
若是如此,那这个孩子要不要,他可就得好好思索一番。
可神女也说那李隆基前期是一代明君,大唐也是盛世风景,会不会这个孩子同样是一位大唐明君呢?
李世民睁着一双泪眼,左思右想还是未能琢磨出个合适的法子。
这个事情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