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1


难怪李陵这么蔫儿。

不过,这也是好事,至少飞将军不用为此而丧命了啊。

卫无忧安抚几句,卫伉点头,正想回应,叫忧儿别替他们这几个年长者操心。

刺儿从外头小跑进来,喘着粗气兴奋道:“小公子,太原郡、西河郡传来好消息啊!”

卫无忧抬眸:“什么好消息?”

刺儿:“就前些日子,您不是给云中画图纸时,特意在咱们并州图纸上圈了几处地方,叫底下的人去挖一挖嘛?”

卫无忧想起这茬了。

他纯粹是想到了后世山西一带的矿产资源,有些馋了,这才画出大概方位叫人去试一试,难道真的出了?

卫无忧激动地眼前一亮:“真挖出来了?挖出什么?”

刺儿:“是石墨(煤)矿!而且有两三处呢!”

卫无忧:?

他难道得了刘彻的天选金手指了,照着印象里的地点大致一圈,就能中标三处?

这么说,他如今,高低也是个煤老板啊!!

第114章 114(二合一)

战国时期,石墨便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

等到了西汉帝国,陕西凤翔、巴蜀双流等地已经成为主要的石墨产出地。

技术的发展向来都是在广泛需求中飞速进步的。

卫无忧听府中的匠奴和墨家两位前辈说起过,如今的采煤技术已经颇具规模,采用的是煤井技术,一般来说是沿着煤矿露头处挖掘矿井,但也有下挖直井的做法。

总而言之,暂且还用不着他插手人家的开采流程。他也得趁着这个机会,尽快从光幕中学习有关挖煤的知识,以备不时之需才行。

卫小四这么盘算着,点头跟刺儿道:“知道了。你去跟南风讲,叫太原郡和西河郡准备募集一批矿工,按照之前说好的工分制发放工钱,开采煤炭。”

刺儿应声退出去,跑远了。

卫伉兄弟俩还是初次见到小无忧调兵遣将,为一方黎民筹谋的样子,哥俩互相对视之后,都难免有些惊讶。

就连李陵这个闷骚,都用余光多瞄了卫无忧一会儿。

卫伉轻咳一声,端出大兄的架势来。探出半个身子问:“忧儿啊,你这手气可绝了,随便圈了几个地儿便能出了处石墨矿,要是去赌一定很厉害!”

卫不疑无奈瞥一眼卫伉:“大兄说什么呢,忧儿这么大的本事就拿去赌,这不是暴殄天物嘛!”

李陵也难得赞同的点点头。

卫伉不好意思笑着:“口误,口误。话说忧儿你同时开采个矿,是都要拿来烧吗?这才刚刚春日,距离入冬还远着呐。”

卫无忧摇摇头:“也不算是,反正大部分不是用来取暖的。”

煤矿的主要作用可不能局限在取暖上。

在后世,甚至在唐朝时候,它就已经被用于炼焦技术,至宋代炼焦技术已臻成熟,北宋朝廷“官卖石炭”“设置石炭场”,都成为一笔重要的经济入项。

而这种炼焦后得到的焦炭,才是最适合用于冶铸的,十分省力出效率。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被卫无忧深深藏在心中。

那便是利用煤炭进行发电。

理论上来说,只要把煤炭压碎成小粒,将其放入煤气炉中,由燃烧产生的热量便

会催生大量水蒸气。

假设蒸汽机已经被他研制使用,那么,蒸汽将通过蒸汽机经汽轮机转换成机械能。由此便可以再度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这些工业化的进程,卫无忧不打算告诉任何人,先慢慢一步步发展再说。

小家伙想的多,位兄长由此联想的也不少。

在卫伉他们的概念里,粉煤挖出来之后,顶多也就是加工成煤饼再烧了。

这种饼状煤又被称为“香煤饼”,相比原煤更为耐烧,也不会在空中飘得煤渣到处都是,搞得烧个煤十分呛人。因而,自打煤饼在汉朝出现后,它的使用价值大大提升了。

卫伉忍不住猜测:“你是要制作成煤饼去窑炉里头烧吗?”

小萝卜丁微微怔住,继而眼前一亮,被他兄长提醒着想到了另一种用处。

如今大汉所制作的煤饼,至多不过是煤炭混了些土,加水弄成的实心煤饼,这东西它既浪费原料,还不好燃烧啊。

若是日常使用,蜂窝煤虽然有不少缺点,但是相比煤饼是好出不少的。

于是,小家伙又弯着眸子露出了豁牙:“不是的。不过大兄倒是提醒我了,这日常的煤饼可以加点旁的料,一起混制成另外一种蜂窝煤。”

卫不疑打从进了诸侯邸就蔫蔫的,此时终于来了精神:“蜂窝煤?听起来可以捅马蜂窝了?我先举手参加,不然憋着太无聊了。”

卫伉连忙也道:“那大兄我也去!”

李陵默默把手举得老高。

卫无忧:“……”

卫小四叹气,拿阿兄们没办法,遂凶巴巴科普道:“蜂窝煤不是真的叫你们去捅个马蜂窝回来拌煤!那得多费人!”

“只不过是这种煤上面有许多窟窿眼,长相酷似蜂窝。其实就是用煤末、石灰、黄泥、碳化的锯木屑、木炭粉给混合起来,放在打好的煤型模具里制成的。阿兄们要是想看,咱们府内炼钢的窑炉边上就有煤,我们待会儿就能叫人制出来瞧瞧。”

不仅仅是煤,连着烧蜂窝煤用的小铁炉子他也可以一并叫人制出来。

旁的不说,往后要是想加个宵夜小餐的,也就不用再叫大灶上烧火点燃灶膛了,直接两块煤搭在炉子里就行。

个少年因为没有上战场,多少有些失落和坐不住,就跟屁股上带刺儿一般,在椅子上来回扭动着。

听到卫无忧这提议,也甭管“蜂窝煤”到底是蜂窝还是煤了,能有个事情做也不错,连忙一个接一个起身,简直是抬着忧儿就往外头奔。

殿外日光当头,一株杏花开得正好。

蜂蝶忙于当下的春光中,于是,个风风火火的小子们也托举着无忧,一道飞奔往窑炉区域。

卫无忧将西北角上的一大片都做了冶铸区。

大约是怕发生事故,借着诸侯邸内天然的观赏活水,将这一个小角落和整片府邸隔离开,这样,即便烧起来也不会蔓延到居住区。

匠奴们和方术士各自忙活着手头的事情。

见几位小公子来,他们也只是躬身恭敬的问候一声,很快又沉浸在自己的活计中。卫无忧自己没察觉到这种奇妙的氛围和变化,反而是头一次正儿八经参观的人发觉了。

卫不疑回眸:“你的人倒是随了主子,都是办实事的,没有什么阿谀奉承之辈。”

卫无忧听过这话,瞧起来特别开心:“也没有,这里大部分人只不过多了一份追求真理的愚。”

他若是能一直护着醉心于此道的人,向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