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4
或者是陪同来的家属。队伍已经快要排到门口了,好家伙,前面起码有三十多人。
这都已经这个时辰了,还这么多人,可见这一天来找叶大夫看病的得多少人。
见到这个阵仗,陈氏吓了一跳,然后小声道:“这个叶大夫是神医吗,这么多人来找他看病?”
前面也正在排队等候的人听到,就回道:“叶大夫可不就是神医,声名远播,就连府城都有人专门赶过来找他看病的。”
“啊,竟然这样厉害。那可好了,我们家大丫的手一定能治好。”
陈氏顿时双手合十,小声的感谢观世音菩萨呢。
几人就在这里排队等着,等了约莫一个多时辰,可总算是到了他们。
前面是林悠悠抽空出去买了点干粮,让大家先吃了,垫垫肚子。否则,这个时候,让大家出去吃饭也是没心思的。而且,这边也得有人排队,就将就一下,吃点馒头包子了。
吃的时候,陈氏还很是可惜,念叨着早知道这样,就家里带点馒头花卷来吃了。自家做的省钱还好吃,县城的东西太贵了,比镇子上的贵了一半。陈氏很是心疼,如今钱更是要省着点花,还不知道闺女的手要花多少钱。
终于轮到了大丫,陈氏连忙将她扶到前面去,在叶大夫对面坐下。
叶大夫年纪很大了,头发胡子全白了,但看着慈眉善目的,很是平易见人。
叶大夫先是问了几个问题,然后就让大丫拆开纱布,仔细检查了一下大丫的手指。期间,更是伸手按了按,捏了捏,痛得大丫眼泪哗哗的。
一通看诊下来,却是没有说怎么样,可是将刘家人给急得。
“大夫,我家闺女的手怎么样?”陈氏等不及,眼睛红红的问着。
“可以治,也能恢复如初,但是花费不少。这需要用到我独门调制的白玉膏,里面用的都是珍惜药材,一管要三十两,她这个要想恢复如初,需要连续用三个月,一个月一管。”
三十两,要三管,那就是九十两。
这就是将近一百两,就给大丫治手,陈氏和刘大郎的心顿时慌了,忙去看刘老汉。
第42章
需要将近一百两, 就为了给大丫治手,陈氏和刘大郎的心顿时慌了,忙去看刘老汉。
他们不能不慌, 毕竟在乡下地头的,很多人家都是不待见闺女的。厚道一些的还会准备一些嫁妆, 不厚道的怕是还想着嫁了闺女,好给儿子娶媳妇的。而刘家在村子里面算是挺厚道实在的人家了,对闺女也是很好的。虽然不能跟孙子比,但在乡下已经是顶好的了。
虽然前面刘老汉说过多少钱都要治好大丫, 但定然也不知道要花这么多钱。在乡下人家看来,要花十几两, 那已经是天价, 高不可攀了。
此刻刘老汉也是有些为难, 虽然是孙女, 但大丫是第一个孙女, 也是疼爱得紧的。但这要九十两, 将近一百两,也委实太多了些。家里好些事情都等着要用钱,老四要念书,这就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家里虎子也大了, 现在也可以准备相看人家了。到时候定下了,办婚事要钱。而虎子成亲的话, 房间就不够了, 得翻新两间,这也要钱。
刘老汉一时有些为难,没有立刻做下决定来,没有说话。
他这一沉默, 在刘老大和陈氏眼里就等于是默认了,两人顿时面如土色。一股巨大的悲伤席卷上了他们心头,他们只觉得难过得窒息。
而大丫此时也是含着泪,哽咽道:“娘,我们回去吧,不治了。绣花也没什么好的,如果我不会绣花,就没有这样的祸事了。这样也挺好的,只是不能做精细的事情,其它的并没有影响的。”
听了这话,陈氏的眼泪顿时落下来了。她立刻抱着大丫,不敢哭出声,只是不停的掉眼泪。她不知道该恨谁,该怪谁,心里就是难受,堵得慌。
而刘大郎一个男人,也是眼睛红了,里面有泪光在闪烁。
林悠悠在一边看着,很是不忍。她去看刘老汉,不相信刘老汉真的不给大丫治手。明明来之前,刘老汉那样说过了,无论多少银子都要治的。
只是,林悠悠才转头,就听到了刘老汉的答案。
“好,我们治的。只是,大夫我们这会没有这么多银钱。大夫你先给开一些药,让大丫的手不会恶化。然后我们回去再继续攒钱,一攒够了就来买你说的那个药膏。”
刘家才将欠的钱给还了,这下也才攒了几两银子,真是没钱。但他们肯定是会治的。如今码头上生意好,如意酒楼那边商量好了一月结算一次银钱,距离一月也快了,到时候就有钱了。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刘家再努力努力,多做些吃食去卖,肯定能攒够的。
听到这话,叶大夫倒是很震惊的看了看刘老汉。没想到这个乡下老汉倒是很实在的一个人,也没有放弃孙女,这真的很难得的。
他就缓和了语气,道:“我先开一些便宜的膏药,先用着,虽然效果不是很好,但手指的伤不会恶化的。等你们攒够了钱,再来拿白玉膏。”
“好的,谢谢大夫了。”
刘老汉连忙道谢。
而刘大郎和陈氏则是愣愣的,有些没反应过来,只是愣愣的跟着伙计去抓药。而这边刘老汉也是跟着去交钱了,陈氏和林悠悠则是留下来陪着大丫。
大丫此刻也是满眼感激,一双眼眸也有了光亮,她心底还是喜欢刺绣的,喜欢那种将心中喜欢的图案绣出来。
这边付完钱,抓了药,具体问了叶大夫怎么用后,几人就离开了医馆,赶紧赶了牛车回去了。不快点,怕是天黑前都赶不回家了。
几人才出了城门,就听到城里有敲锣打鼓的声音响起来。
刘老汉顿时道:“这是来了戏班子吗?这样热闹,都隔这样一段距离了,还能听到敲锣打鼓的声音,以及各种喊声。这要是不着急赶回去,也能去看看热闹了。”
其余几人也有几分好奇,不过还是赶回去要紧。他们乡下人极少进城,就算进城了,也是抓紧将要办的事情办完了,然后快些赶回去。不然耽搁了回去的时间,难不成还在城里住下,那得平白花多少冤枉钱。或者赶夜路,那也是让人犯怵得狠。虽然如今是太平世道,但夜路总不是那么好走的。
刘家的马车正快快的往回赶,而此时县城里确实是热闹得很。因为今日,是县试放榜的日子。
不过,这些刘家人都不知道。
待到黄昏的时候,刘家人终于赶回了家中。
众人早就翘首以盼了,此刻看到人回来,当即忙活了起来。去还牛车的还牛车,做饭的做饭。
郑氏招呼着众人进了堂屋,然后赶紧问道:“如何,大夫怎么说,大丫的手能治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