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


一条已经过时的裙子,这时候物质匮乏,她们经常会把样式过时的裙子拆了重做。

莉迪亚见了,走过去看,“简,你要把裙子拆了吗?”

简点头。

莉迪亚歪头看着那条裙子,忽然说:“能给我看看吗?”

简:???

这可奇怪了,莉迪亚活泼开朗,她的性格是向外的,很少会坐在家里做手工。

但简还是将手里的旧裙子交给她。

莉迪亚双手拿着裙子,举高,她跟简说:“这条裙子还是很好看,你不如修改一下腰身,在袖口的地方加点装饰,领口加点蕾丝,这样就很好看啦!”

伊丽莎白忍不住笑,“说得你好像很懂。”

莉迪亚:“我本来就懂,每次去舞会的时候,打扮得最漂亮的人是不是我?”

简觉得莉迪亚说的有道理,她对妹妹们从来都温柔,莉迪亚说的改动又不是多费事,改一下看看也无妨。

本来安静看书的玛丽倒是抬头看了莉迪亚一眼,忽然问:“前天的那本书好看吗?”

莉迪亚不爱看书,但是玛丽丢给她的那本书一开始看得很不情愿,后来看看,又觉得挺好看。

都是说服装的,从历史到样式到装饰等这些小细节。

虽然莉迪亚觉得不算枯燥,但是比起小说来,还是差远了,所以看完五十页完成了任务就没再看。

昨天玛丽心里有点烦,又跟简和伊丽莎白说维克哈姆先生的事情,没顾上跟莉迪亚这个小赌鬼玩牌。

玛丽想了想,将手里的书放下,问莉迪亚:“玩牌吗?”

莉迪亚眼睛噌地亮了,“来!我今天一定能赢!”

伊丽莎白:“……”

简:“……”

凯瑟琳虽然比莉迪亚大,但是她没什么主见,喜欢跟着莉迪亚玩。

不管是去梅里顿,还是找军官们,都是莉迪亚做主。

凯瑟琳十分羡慕莉迪亚在军团里吃得开的模样,被那么多穿着红色制服的男人们捧着哄着,令人无法抗拒。

可是她虽然同样活泼开朗,却没有莉迪亚聪明灵活。

玛丽拿出扑克牌,“今天玩二十一点,可以吧?”

莉迪亚点头,小女孩撸起袖子,坐在桌前,十分豪爽,“可以,来!”

玛丽:“……”

正常的情况下已经这样了,喝了点酒跟军官们玩嗨了会是什么样?

玛丽想象着在内瑟菲尔德的舞会上,喝了酒又在一群红大衣的起哄下,莉迪亚玩嗨的模样……

她倒是没什么接受不了,在从前生活的世界,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就是她有点担心宾利先生和宾利小姐他们的接受能力。

在达西先生和宾利小姐看来,她们都是简和伊丽莎白微贱寒酸的亲戚,不成体统,上不了台面。

——她也是微贱寒酸的亲戚。

玛丽暗中叹了一口气,眼角余光看到凯瑟琳看着她和莉迪亚。

洗牌的动作一顿,玛丽看向凯瑟琳,问:“基蒂,你要一起吗?”

凯瑟琳:“我可以吗?”

“可以呀,但是你要跟莉迪亚一样,如果输了就得听我的话做一件事情,如果我输了,也是一样的。”

莉迪亚个性非常强,没有长辈的强力管教,短期内是掰不回来了,凯瑟琳倒是可以试试。

玛丽一边洗牌一边惆怅,她觉得现在的自己肯定很像是道上的少女,打着最酷的牌,做着最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拯救失足少女。

能不能成功,还得打个问号。

玛丽脸色很酷地发牌,当一个毫无感情的玩牌机器。

算了。

就死马当活马医吧。

一局下来,毫无疑问,玛丽赢了。

她赢得很有技巧,就赢一点点,总给别人只要再来一局,自己就能逆风翻盘的错觉。

但她又很狡猾,让人看到希望之后就不玩了。

莉迪亚缠着她再来一局。

玛丽找出前天给莉迪亚看的那本大砖头,冷酷无情地说:“说好了就玩一局的,看书去吧,五十页,我明天要检查。”

莉迪亚瞪她。

瞪瞪瞪。

玛丽不为所动,然后看向凯瑟琳。

凯瑟琳不像莉迪亚,她脸上甚至有些期待,“玛丽,你想我帮你做什么事情?”

凯瑟琳不觉得自己输了牌做事是什么不好的事情,她为自己加入了莉迪亚和玛丽的游戏而兴奋。

玛丽看看挎着脸的莉迪亚,又看看眼前这个兴奋地脸都红了的凯瑟琳,就很无语。

这两人的反差也太大了。

玛丽知道莉迪亚喜欢打扮,时有别出心裁的时候,可她不知道凯瑟琳擅长什么。

相处将近一年,玛丽为自己这么不了解凯瑟琳而汗颜。

她暂时没想到凯瑟琳该干什么,干脆也扔了一本书给凯瑟琳,幸好她那天在图书馆借书的时候,看到关于欧洲服装的系列图书,就将几本大部头借回家了。

还费了好大劲搬呢!

玛丽将两个妹妹打发去看书,简和伊丽莎白安安静静地做起手工,柯林斯先生无处可去,也窝在休息室一角看书。

玛丽的书稿好几天没写,心里惦记着这事。

可是她不想在这里写,人太多,她们问起来她也不知道怎么说。

八字还没一撇的事情,她不是很想跟她们说。

玛丽干脆去班纳特先生的书房。

在伊丽莎白和简在内瑟菲尔德住的那一个星期,玛丽就是在班纳特先生的书房写稿子的。

后来伊丽莎白从内瑟菲尔德回来,她时不时喜欢到书房去找班纳特先生,玛丽就不去了。

但是今天伊丽莎白已经去过书房了,应该不会再去。

玛丽去了书房,班纳特先生正靠着躺椅在窗边听雨。

他见玛丽拿着纸笔进来,有些意外,但他并没有将自己的意外之情表现出来,只是笑着问玛丽,“小玛丽,你的小菲比现在怎样?她又交到新朋友了吗?是不是依旧想家?”

菲比是玛丽故事里的主人公。

玛丽走到班纳特先生旁边的书桌,她将纸笔放在书桌上,“爸爸,我的小菲比交上了新的朋友,她适应得很好,过得也很开心,但是依然想家。”

“不管她有多少新朋友,过得多么快乐,她都会想家的。”

家是她力量的源泉,不管她身在什么地方,曾经享受过的爱都会化为力量。

总有一天,她会和另一个世界的家人再相见。

那或许会是下一辈子的事情。

但是没关系的,她相信终有相聚的时候。

天堂不在头顶,而在心中。

而曾经享有的爱是她横渡时间的小舟,会送她到达天堂彼岸。

班纳特先生侧头,他觉得很奇怪,玛丽从来没有对他或者班纳特太太表现出过多的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