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0


他们讲起自己出洋的经历就有些刹不住车,看着哪幅画儿都像在外国见着的景:那山头顶雪的小矮山也像,那碧湖峻峰也像,那大片生着芦苇的镜湖也像,那连片水田……那倒不像了,外头没有大明这样的好田地。

他们遭到了没能出洋的同僚们一致的嫉妒和鄙夷,夸不下去外头的景了,又夸他们买的器械和炮药好,贼忒兮兮地笑着说:“我们回来路上,还遇上挂死人骨头的外国海船哩。那么点儿小船,敢拿炮轰我们,咱们船上装的可都是上千斤的重炮,敢轰咱们,咱们就轰过去,一炮就把那船砸烂了!”

王佥事挑了挑眉道:“那挂死人骨头的还算好的,回来时在浙江外面还遇上倭寇了,你们猜怎么着?那倭寇船连个正经炮都没有,炮弹又小又慢,都打不到咱们船上!根本不用上炮,就咱们福船略略一撞,那些倭寇船就散了!”

船上还真有金银,可惜太重了捞不起来,只能由得它们和船一起沉了。

三人一脸可惜,听他们讲过这故事无数遍的同僚们又嫌弃又隐约心生羡慕,不知何时自己也能驾船出海,破几条寇船,平了那将军幕府,弄些金银宝物,风风光光地回来向天子报功。

谢瑛身为指挥使,又认得翰林学士,还连着内阁,总能多知道些消息,悄悄告诉他们:“如今朝廷策略在北,一时顾不上这么个弹丸小国,不过近年来朝廷不是常得‘新大陆’来的好粮食蔬果么?听说圣上有意再派船队下西洋,这回却不只是在欧罗巴绕两圈就回来,还要去传教士们说的新大陆,却不知谁有这胆气,敢过万里汪洋,去那片土地看一看了。”

那片新大陆据说有连绵千里的好土地,土人有的是黄金、珠宝,地里到处都产番薯、御麦这样的珍奇粮种。他们若能远怀土人,令他们国王感大明天恩,请求封贡,可就不只是赚钱、赐官这样的小事了——

哪怕千百年后,史书上也要记他们一笔!

作者有话要说:

“利名途祸患端”“常记三缄口,常怀一寸丹”“怕人情翻覆波澜”——杨廷和【双调·水仙子】

“昌时盛世奸谀蔽”——康海【仙吕·寄生草】

“报不尽皇王圣,剥不尽英气豪,尽忠孝正当吾曹”——常伦 【双调·水仙子】

“……青萍一剑抬,寒芒两刃开,谁许奸雄在!”——李开先 【南吕·一江风】

“人固堪愚,天岂堪欺”——忘记记原作是谁,找不着了

“心肠儿窄,气性儿粗……尚兀自拨火挑灯,一密里添油加醋……”“筛破的锣,擂破的鼓”——白屿【锁南枝】

“非是英雄豪放,还是斯文未丧……经邦,绵绵万国昌;安邦,元元四海康!”——薛论道 【商调·山坡羊】

顺便科普一下玉米,我原来只看了美洲传入中国的作物相关的论文,不大清楚玉米传入中国之前的状态,一直有点心虚,今天又看了一篇《新大陆玉米在欧洲的传播研究》,作者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导张箭,这篇文章里写到玉米起源于中美洲,早在七八千年前,玉米就已被驯化成了长19-25毫米不等,有4-8竖行玉米粒的型态,和它们的野生亲属蜀黍已经不像了。

考古发现,从公元前3600年到公元1500年,玉米在当地人驯化下,已经长得和现代玉米差不多了,体型增大了十几倍,并和野生近缘植物(可能就是玉米的祖先,我看了个玉米起源的文章,没看太清楚)墨西哥类蜀黍杂交,已经定型成为各种食用类型:有甜玉米型、爆米花型、面粉型、凹齿型、燧石型。

引进欧洲时,欧洲小麦的种收比在1:5,玉米已经有1:25-100了,绝对丰产粮食。

后面的我不再抄了,只想说玉米不是中国人驯化的,而是当地人已经驯化好后才传入欧洲,再由欧洲人传入中国的,而且很早之前就和类蜀黍分化开,外型完全不同了。

第309章

大明土地广大、物产丰富, 几乎不需要对外贸易,所以封贡一事, 对大明朝廷来说, 其利不在边贸,而在礼教。中国自古以来对盛世的要求就有能使四夷来宾这一点,并不是通过战争吞并, 而是以德行、礼仪教化远方国家,使其成为安附于明国之下,接受中国礼仪教化的文明之国。

因不需要外国物产输入,所以中国对于远方蕃夷诸国的要求,仅仅是各国承认大明宗主国的地位, 和穆安顺,不擅开边衅。而大明则册封其王的方式定下两国君臣之体, 将本国文化、礼教推行至属国, 并厚赐封赏、开放边贸以奖励这些臣顺之国。

洪武二十八年,太·祖《谕祭暹罗国王敕》中便夸耀过“朕自即位以来,命使出疆,周于四维, 历邦国,足履其境者三十六;声闻于耳者三十一。风俗殊异, 大国十有八, 小国百四十九。”

而到成祖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在海外平定巨盗, 救亡扶危,带了无数小国国王来朝天子。当时海外咸称大明之力,番人得以安居乐业,云南、交趾金银源源输入中国……也是后世再未能有的盛事了。

直到如今,大明才有了再出洋怀远的底气和财力。

这两年泉州、福建船厂拆了几条欧罗巴那种带轮带舵的竖帆船,又造出了些带轮舵的新样式船;再加上落地在西班牙的锦衣卫探子采买来的星盘、罗盘,哪怕出远洋,也没甚么风险。

那些海外来的传教士、商人,不也都是拿着那些东西,就平平安安到了大明么?

锦衣卫当中又兴起了一阵学看海图、用星图算航行角度、距离的热潮。因听说欧罗巴多鼠疫、天花、梅花等烈性疾病,有不少立志要去新大陆的人去找医官接种了人痘,还去佛寺里求了符,以防染上化外之疾。

谢瑛回家后跟崔燮说起此事,怜惜地叹了几声:“看孩儿们这样子,也怪可怜的。王佥事他们去欧罗巴那次就叫当地人吓着了——城里到处是烧死人的,他们棺材还跟大明的不一样,一头儿是带尖儿的,还钉个十字架,送丧的也不穿孝。他们初撞见还以为是什么宝贝,后来才知道是装死人的,吓得一身冷汗。”

那欧罗巴诸国看着文明,听着有知识,却脏得不得了,好些个地方他们船队里洒扫的下人都下不去脚。要不是为了朝廷大事,众人都恨不能住船上不下去了,每次进城谈买卖时,简直都是冒着性命危险去的。

当时去的还只是去一趟,受够了苦还有回来的时候。近几年留守欧罗巴的船员,都是在沿海的地方租一片空地,种地、网鱼、自养些猪羊吃,可怜见的,都不敢吃那城里卖的吃食。

那城里的胡姬穿得再勾人,扭得再厉害,他们也不敢碰,生怕这些人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