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8


烦,领一份薪水,拿整套福利,少贪心妄想,尽好本分,便大家好聚好散。

【作者有话要说】

明清两代的王爵制度略有不同。

明朝的开国皇帝老朱同志,疼爱自家人,便规定凡是皇帝的儿子,一律亲王开档,然后依次下去郡王等等,但是基本上所有嫡出的儿子都会有个王爵,而且规定了非常高等级的享用,什么每年银钱多少,绸缎布匹多少,王府的仆人护卫多少,一应开支都有朝廷来买单,一开始就开了坏头。

朱元璋生了26个崽,后来建文和永乐搞家庭战争中死了不少,但是之后的两百多年日子里,朱明皇室不断繁衍,形成了庞大的蝗虫集团,到嘉靖年间,国家依然穷困不堪,一年的收入有三分之一要用来供养皇室,不少历史学家说,如果张居正能够成功削藩,或者最少降低皇室的消耗,那明朝可能就不会亡了。

下面是摘自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的一段海瑞台词,我个人认为这部电视剧还是很靠谱的。

“从大明朝开国至今,亲王、郡王、皇室宗亲遍于天下。按照规制,一个亲王每年就要供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缎四十匹,纻丝三百匹,绢五百匹,纱罗一千匹,冬布一千匹,夏布还要一千匹。其他各种开支更是不胜繁举。你们算过没有,一个亲王耗费国帑便如此之巨,那么多的皇室宗亲耗费的国帑又是多少!这些皇室宗亲、宫中宦官、各级官吏所兼并之田庄占天下之半皆不纳赋,小民百姓能耕之田地不及天下之半却要纳天下之税,这些更是人人皆知,人人不言!就拿浙江而言,每年存留粮米六十二万九千石,可供给皇室宗亲府衙禄米却要一百二十三万石。以两年存留之粮尚不能供皇室府衙一年之禄米。北方俺达年年侵犯,东南倭寇年年肆虐,危及天下,可将士的军饷粮草却要东挪西凑!”

……

清朝吸取了这个教训,于是爱新觉罗家的皇子不是各个都封王的,先从母族高贵程度来排比,然后靠各位阿哥自己的表现来挣爵位,九龙夺嫡时便是典型代表,贝子——贝勒——郡王——亲王,好像是这样的,而且大都是降级袭爵。

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养皇室的费用,腾出了大量的银钱给国库。

但是最近,作者翻查了一些资料,发现这个目前似乎有历史学家不同意这个观点,因为满清皇室虽然省钱了,但是八旗男丁却没有,按照多尔衮入关时规定的,满洲八旗反是男丁,从成年起就可以领一份钱粮,虽然不多,但可以保证在失业的情况下,他们也不会饿死,有了这种衣食无忧的保证,所以后来晚清才出现了许多提鸟笼斗蛐蛐的八旗子弟。

在某本争霸题材的穿越文里我看见过一份资料,好像是《远东狂人1908》哦,里面说明了满清繁衍二百年后,八旗男丁的数目也十分可观了,因此如果把这个算上,那么明清两代豢养皇室或旗人的费用其实是差不多的咯?

偶找不到精确的数据,所以没法说。

其实汉朝也很厚待皇室,不过太厚待了,以至于这些藩国有力量和中央叫板,所以被拍了好几次,削藩了许多,费用反而降低了。

偶在天涯上煮酒上看见一片帖子,是某个历史强人写的,他/她认为,比较好的宗室制度,应该是唐宋时代,依次袭爵,直到庶民,让皇室子弟自由发挥,爱读书读书,爱经商经商,爱仗剑走天涯也行。

好像是这样的,偶也弄不清楚。

PS:偶不是学历史的,只是喜欢而已。

第50回 华兰来访

明兰冷眼旁观,见尤妈妈多少还知道好歹,这几天里只热心照料明兰的饮食起居,并不曾插手进箱笼细软等财帛,不过……不知是在外头庄子里待久了还是原本卫姨娘就是缺乏管束,尤妈妈行止有些跋扈,三天两头就打人骂狗,逮着错处就骂骂咧咧,除了翠微是老太太给了她不敢,其余自丹橘以下全都被训过,若眉和绿枝脾气冲,好几次险些要打起来。

明兰也不说话,只暗暗记下,这一日院里的小丫头偷懒,不曾按着规制值勤,便被尤妈妈揪着耳朵在院中骂了半天,一边骂还一边打,撵的小丫头满院子鸡飞狗跳,明兰坐在里屋看书并不言语,一旁的翠微看不下去要去制止,被明兰一个眼神拦在当地。

明兰翻过三页书,等尤妈妈骂痛快了才叫小桃去叫人,尤妈妈掀帘进屋,明兰正端坐炕上,翠微坐在炕角做绣活,丹橘在书案上收拾。尤妈妈见明兰神色淡然,心里多少有些不安,这几日服侍下来,她知道这位六姑娘是个有主意的,不好拿捏,便先笑了笑,明兰不待她开口,先转头道:“小桃,给妈妈沏晚热茶来,妈妈,请坐。”

尤妈妈自己拉了把杌子,只坐了个边角,然后笑问:“姑娘唤我何事?”

明兰和煦的笑了笑,道:“妈妈来我这儿几天了,做事管教无不尽心,但有一处我觉着不妥,我当妈妈是自己人,便直说了,妈妈可莫要恼了。”

尤妈妈心头一沉,扯了扯嘴角:“姑娘请说。”

明兰放下书卷,细白柔嫩的十指交叠而握,语气缓和,神态悠然,道:“妈妈瞧着小丫头淘气,指点管教一二是好的,可妈妈回回发作都闹的满院子鸡飞狗跳,弄的人尽皆知,就不好了。”

尤妈妈心中不服,直起身子反驳道:“姑娘年轻心软,不知道其中的厉害,这起子小蹄子心肠好,整日的躲懒耍滑,好言好语的说不顶事,非得给点儿厉害瞧瞧!”

明兰挑了挑眉,目光一闪,直接回击:“妈妈此言差矣。我虽年轻,可也知道‘家丑不可外扬’这六个字,虽说都是一家人,可也都分管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哪个院子里的小丫头不淘气的,可人家都是拉进屋里去慢慢调教的,哪个像妈妈您,恨不能敲锣打鼓绕世界都知道了,知道的,是妈妈您有能耐,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这小院多不太平呢!”

尤妈妈心头一惊,知道明兰说的在理,可当着三个大丫鬟的面挨了明兰的训,脸子也放不下,便不服气的嘟囔道:“人家只有妈妈说姑娘的,哪有反过来让姑娘教训妈妈的,老婆子我倒好,进来没几日便惹了姑娘的嫌。”

明兰耳朵尖听见了,轻笑一声,道:“是了,我原是不该说妈妈的,这样罢,我这就回了老太太和房妈妈,让她们与妈妈好好说道说道。”

说着作势欲起身,尤妈妈立刻丢下茶碗,慌忙把明兰按住,陪出一脸勉强的笑容,道:“姑娘别介,是老婆子糊涂了,姑娘有话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