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7
悦:“朕又没问你,让他自己答。”
裕王连忙诺诺应是,不敢再开口,索性杵在一边装哑巴。
皇帝不待见儿子,连高拱和陈以勤也是前几年才进了王府讲学,所以老爹不能指望,裕王和李氏原本早就商量好了,打算等赵肃得了功名,就请高拱上疏让他来裕王府当将讲官,专门教授小世子。
可谁能料想计划赶不上变化,还没等殿试,就出了这档子事,连带整个裕王府都被拖下水,裕王差点没愁白了头发。
要说他宁可待在王府里安居一隅,高高兴兴过自己的小日子,也不愿意跑到这里来看自己老爹的冷脸。
裕王在底下默默发愁,嘉靖帝却似乎对考校孙子起了兴趣,一连问了几个问题。
寻常人家讲究含饴弄孙为乐,到了嘉靖这里,所有正常人的兴趣全部被他换成修炼成仙,但这并不代表他内心没有对亲情的渴望,此刻看到聪明伶俐的朱翊钧,这种情绪自然都调动起来了。
“看你模样,莫不是成日像只猴子似的净贪玩了?”
“孙儿很乖很听话的!”朱翊钧在嘉靖身上扭股糖似地扭着,对上嘉靖含笑戏谑的眼神,有点心虚地低头,“只是偶尔玩一会儿……”
照理说祖孙二人几乎从没这么近说过话,以朱翊钧的年纪来说应该怕生而且拘谨,但他挺自来熟,对待嘉靖的态度就像普通人家的孙子对爷爷撒娇一般,偏偏嘉靖还挺吃他这一套,对两个儿子都很淡漠的他忽然觉得有这样一个孙子也很不错。
嘉靖大笑起来:“那你说说,平日里都学了什么了?”
朱翊钧开始一个个数:“肃肃给孙儿讲故事,孟母三迁、精忠报国、闻鸡起舞,还讲秦朝二世而亡,汉朝休养生息,三国很多英雄,两晋偏安一隅,南北朝很乱!”
嘉靖扑哧笑出声:“那么多朝代,兴亡多少年,怎么就给你讲成七零八落的一句话了,教你这些的人是谁?倒还有几分见识,没有一味让你背那些书。”
别看嘉靖帝现在成天修仙,他当年继位的时候年方十四,就已经读遍经史子集,嘉靖帝的父亲兴献王博学多才,嘉靖在他的耳濡目染之下,在学识方面的基本功还是非常扎实的,所以在他对两个儿子失望之后,又看到孙子小小年纪便有他当年的影子,不由越发惊喜。
却听朱翊钧兴高采烈地回答:“都是肃肃教的啊!”
裕王暗道不好。
嘉靖帝奇道:“肃肃又是谁?”
“就是现在被关起来的赵肃。”朱翊钧眨巴着眼睛,“皇爷爷,你放了肃肃吧,他是个好人!”
嘉靖的脸色沉了下来:“你说的赵肃,就是那个会试舞弊的赵肃?”
裕王连忙跪下:“钧儿年纪尚小不懂事,随口胡言,请父皇息怒!”
嘉靖冷哼:“随口胡言,竟胡言到朕这里来了,若不是有人教唆,他小小年纪懂得这些?”
裕王有嘴难辩,只能连连叩头。
朱翊钧不惊不惧,声音依旧清亮:“皇爷爷,父王说,做人要知恩图报,肃肃对我有恩,所以我来替他求情。”
嘉靖不怒反笑:“喔?他对你有何恩情?”
“当日孙儿在外面贪玩迷路,是他带孙儿回来的,还教了孙儿很多道理。”
嘉靖喜怒不辨,也没接话。
朱翊钧不甘寂寞,摇着他的胳膊:“孙儿要先问皇爷爷一个问题!”
“你说。”嘉靖被气笑了,没想到他还会反客为主,怒气倒被好奇冲淡了一些。
“父王的师傅曾经说过,爱钱的读书人,都不是真正的读书人,这么说是对的吗?”
嘉靖心头一动,面色却仍是淡淡的。“乍然一听,像是有些道理的。”
“但是肃肃说,只要用光明正大的手段去取得,就是君子。真正的读书人,才更要想着怎么为国家,为百姓,为皇爷爷赚更多的钱。”
最后那个“为皇爷爷”纯粹是朱翊钧自己加上去的,更难得的是,他还能把赵肃的话记了个七八分,虽然说得颠三倒四,嘉靖也大致听得懂。
嘉靖不动声色:“他还说了什么?”
朱翊钧绞尽脑汁,努力地回想:“还说,还说……有钱了,才能吃好吃的馄饨,才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大家吃饱穿暖,不会冻死饿死,也不用为了抢一块饼打架,天下就太平了。”
“天下太平,”嘉靖微微冷笑:“说得好,连一个举子都知道的道理,怎么满朝文武就没人明白!”
他这句话,并不是在回应朱翊钧,纯粹只是自己的发泄。
在一旁的裕王与黄锦知道他的心病,越发不敢吭声。
追根究底,这位皇帝其实是在为钱发愁。
去年,太湖大水,农民起义,倭寇进犯浙江。
今年刚刚入春,又传来福建瘟疫的消息,十户死其九。
嘉靖三十六年,三大殿毁于大火,去年万寿宫失修,因为没钱,这些宫殿至今都没修缮。
除此之外,供奉神仙香火,甚至养活那些为皇帝炼丹祈祷的道士们,哪一样不需要钱?
嘉靖素来是宁可委屈别人也不能委屈自己的主儿,最后两项加起来,尤其令他难以忍受。
朕不就想住得舒服一点么,不就想对神仙虔诚一点么,连这点愿望你们都不能满足吗?
国库空虚,只好伸手向户部要钱,结果户部苦着脸搪塞:陛下,今年连北边的军费都不够了,南方那边还嗷嗷待哺呢,臣等实在挤不出钱了。
所以嘉靖觉得自己当这个皇帝,实在当得太憋屈了,省吃俭用,为国事操劳,居然连个住得好点的地方都没有,每年收上来的税,被六部尚书一瓜分,就像那流出的水,哗啦啦一去不复返。
没钱这个问题,就成了嘉靖帝最大的心病。
在嘉靖的印象里,那些书生大多只会口若悬河夸夸其谈,嘴上说要报效国家,要为民请命,可真做起来,能臣干吏却没几个,要像严嵩、徐阶这样既会办事,又会写青词,还能与他心有灵犀的贴心臣子实在是凤毛麟角。
所以当他冷静下来,再思索朱翊钧转述的话,便有些意动了。
“这个人,他真是这么说的?”
朱翊钧点头如捣蒜,瞪大眼睛表示自己的诚意。
“那他有没有说,该如何赚钱啊?”嘉靖漫不经心,抱着朱翊钧的手臂有些酸了,黄锦察言观色,忙从天子手里接过人,小猪包子也乖乖地没有挣扎。
这个问题太有难度了,朱翊钧想了半天,急得满头大汗,也说不出答案,还是裕王在下面期期艾艾地回答:“回父皇,儿臣与赵肃相交,一开始是因为他于翊钧有恩在先,后来才发现此人确实有些才学,也曾与他讨论过国家财税的问题。”
“儿臣记得,记得他说过……”裕